烟花三月看“新质”——写在2024扬州“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开幕之际

今天,2024扬州“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隆重开幕。在这个最美的时节,心头不禁涌动“两会擘画”!

做好发展新质生产力这篇大文章,号角已吹响,奋斗正当时。在次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头版上,扬州市委书记王进健说:“我们要以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锚定科技赋能,积极融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深入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行动、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行动。”

向“新”而行,以“质”致远。“烟花三月”节——扬州重要的城市盛典上,一大批项目签约开工、一系列论坛大咖汇集、一群群嘉宾纷至沓来,指向鲜明:升级创新“发动机”、 驶上产业“新赛道”、抢占市场“新蓝海”,扬州开启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征程。

扬州,总书记寄予期望的“好地方”。“好地方”具有怎样的特质?不仅是“颜值高”,而且骨子里总有一股追求优秀、追求卓越的自觉与自省,总有一种自加压力、奋力向前的惯性与姿态,总有一股实干的持久力和争先的爆发力。

今年“烟花三月”节,注定在扬州发展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这个最美的季节来到扬州,不仅可以赏美景、品美食,还可以看到一幅播种、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图景。

厚积“城载力” 把“新”“质”刻入城市基因,变成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烟花三月”节,扬州每每在最美的春天邀约世界,真可谓奋牛犁春,踵事增华。

接过新时代接力棒的我们,如何为已享誉海内外的节庆活动再添华彩?如何把扬州“好地方”建设得好上加好、越来越好?

回答好这一命题,不妨从今年的节庆签约项目和论坛名称讲起。

看项目签约:高性能锂钠电池、柔性超薄机器人、裸眼3DLED显示屏、高端功能性薄膜、医院物联网、3D打印智能云工厂……个个“新质”感十足,将为扬州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看产业推介: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性能合成材料、人工智能等产业招商、供需对接会聚焦未来产业,为扬州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提供新引擎、开辟新赛道;

看论坛讲座:生物医药、工业母机、航空工业、氢能、数字赋能服务等论坛将前来“论剑”,为扬州发展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提供智力支撑……

细微之处有乾坤。翻阅烟花三月“节目单”,无论是签约、开工的项目,还是发力、奋进的方向,都散发着“新”的气息、彰显着“质”的力度。

节庆大幕开启,回首历年“烟花”之旅,人们看到了扬州不断超越自我、攀高逐新的铿锵足迹。

一届届节庆,变的是主会场。这座城市有着蛰伏已久的复兴渴望:从历史上的三次辉煌到一度沦为偏居一隅的“江北小城”,一边是辉煌的过去,一边是美好的未来,开拓连接两者的道路,必须靠勇气与智慧、实干与争先。从瘦西湖、润扬长江大桥,到“双东”历史文化街区、运河三湾,主会场的转换,见证了发展中的“扬州速度”,展示着历史文化名城的秀美芳姿。

一届届节庆,不变的是创新,这是刻在这座城市里的基因。公元前486年,大运河在扬州挖下第一锹,人类开凿出一条纵贯南北的人工运河,将黄河、长江、淮河等水系沟通起来,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经济地理。

2500多年,运河精神滋养着扬州,改变着扬州。在登过高峰、见过低谷之后,今日扬州比任何时候都更呼唤开放、包容、创新的精气神,更需要以科技创新为主的新质生产力引领。

而今,扬州更有底气和心胸热情拥抱新质生产力: 2023年,全市工业开票销售超800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左右;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000家,有效发明专利总量同比增长27%,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1.5%。

新图景、新目标、新征程。 扬州提出“双万亿”目标,即:工业开票2025年突破万亿大关、地区生产总值“十五五”迈上万亿台阶。王进健说:“早日跨进万亿GDP行列、努力在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全国城市前列,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重大使命和奋斗目标。”

扬州携手“新质”,正翻动一座城市的热忱:像春牛般奋蹄躬耕,像春水般肆意奔涌,像春草般向阳而生。

挺起“强支点” 沉浸在“新”“质”的运用场景中,感受高质量发展的铿锵步点

这是经贸、文旅的盛会,也是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的聚会。

一条文昌路,半部扬州史,烟花三月,正值文旅旺季,一辆辆101路氢能公交穿梭在文昌路及周边景区之间;万里长江东流,千里运河纵贯,初唐张若虚、北宋王安石皆曾“泊船”的瓜洲渡口已成热门“打卡地”,16路氢能公交满载一批批游客慕名而至。

乘坐静谧、环保的氢能公交,穿行在景与城、诗与画间,游客们感慨:“精致的城市调性,让人很难不沉醉!”

如今,在行驶中无尾气排放,实现了“零污染”的氢能公交已成为扬州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全市氢能产业规划中,氢能公交只是首个示范应用场景,扬州还前瞻布局了覆盖制氢、储氢、电堆、发动机到整车的完整产业链。

何止氢能公交。这个春天,扬州造车载HUD(抬头显示)设备“过五关、斩六将”,制造商泽景科技跻身小米SU7轿车主供应商之列,赋能全市智能驾驶产业新突破;一季度,全球每3支牙刷就有1支产自扬州,全市牙刷产业向“新”而行,牙刷塑形、上色、插毛多由工业机器人自动完成,在智能工厂加持下,逐步摆脱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标签”。而这些,仅仅是扬州构建科创新场景的一个个缩影。

在更前沿的行业、更尖端的领域、更隐蔽的角落,扬州愈来愈多的新质生产力应用场景,亦在悄然开辟城市发展“新路径”,扩充科技创新“新体量”,塑造产业经济“新版图”。

在扬州国家高新区,智能AGV小车穿行如梭,稳如“老司机”;在新能源产业园,AI机器人、机械臂运行自如,进行半导体验片封装,俨然“好把式”;在大数据产业园,一排排算力设备齐刷刷地闪烁着绿光,云计算液冷机房建设规模令人惊叹……扬州大地上,越来越多的科幻场景成为现实,生动诠释着科技创新的无限可能与无穷魅力。

跃迁之道,要在创新。长江运河上,扬州船舶大放异彩。中远海运、金陵鼎衡、中船澄西等企业建造的全球首制700标箱江海直达大型纯电池动力集装箱船、新型低碳高效波罗的海客滚船、15000吨风帆/甲醇新一代混合动力化学品船等一艘艘高科技加持的船舶陆续下水,驶向海洋,通达全球。回望眼,扬州造船业亦曾经历技术的“傻、大、笨、粗”与市场的“挤、压、碰、撞”。通过扭住创新“牛鼻子”,厚植发展“绿底色”,去年扬州全市造船完工量达70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9.7%,完工量创十年新高。造船业的破茧成蝶,是扬州企业依靠创新闯出新路的生动实践。

创新一子落,发展满盘活。浩瀚天空中,扬州航空产业亦已崭露头角。沈飞设计研究所、中航机载、新扬新材料、扬州智能视觉等一批企业为国产C919大型客机、国防重点领域进行研发配套。从无到有、重点培育,航空产业已逐渐形成发展强磁场,目前有50多家航空企业在扬州集聚。

看海天,破浪前行;看陆野,开疆拓土;看长空,振翅翱翔……从广袤原野到繁忙都市,从生产车间到研发场所,从辽阔大洋到浩瀚太空,你可以感受今日之扬州,对高质量发展的梦想与追求,从中读懂一座城市的精心设计与精巧落子。

展望“新图景” 深挖“新”“质”发力点,开启高质量发展的再出发

在扬力集团车间里,一台新型压力机正在生产制造。这台新型压力机可以实现高端汽车大型覆盖件一次冲压成形,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更提升了制造精度。在行业内,它还有另一个称呼——工业母机。

工业母机乃国之重器,是制造机器的机器,是制造业的基础。作为扬州优势特色产业之一,其产业链关联企业有100家左右,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协会数据显示,国内金属成形机床制造10强企业中有4家在扬州。

今年“烟花三月”节期间,工业母机产业创新发展交流会在扬州举行。从一家企业到一条产业链,再到全国性的行业重要大会,一条扬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径清晰可见:紧扣“613”产业体系发展,点燃发展“新引擎”,力争今年6大主导产业集群总产值突破7000亿元。

踏上新征程,如何深挖“新”“质”的发力点?立足“昨天”的坚实基础,拓展“今天”的宽阔赛道,把握“明天”的科技脉搏,锻造“后天”的全新动能。

产业攀高逐新,科技创新引领是关键。市长潘国强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增强新动能新活力。聚焦产业科创名城建设,加快构建创新主体活跃、创新人才集聚、创新活力迸发的创新生态体系。

向“新”图强,聚“链”成势。今年,扬州计划新招引科技型企业700家,力争800家;高新技术企业力争达到2500家,认定技术合同26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52%;确保实施智改数转网联项目1000个以上、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实现“一个片区、一个产业、一支团队、一支基金、一个平台”;全年新招引亿元以上现代服务业项目200个以上,打造市级以上现代服务业示范载体30个,加快形成协同共生的产业生态圈。

使出“关键招”,牵住“牛鼻子”。创新浪潮不停息,“绿杨城郭”向绿行。

新质生产力的本质,就是绿色生产力。扬州从制度保障上入手,制定《工业百强企业评选办法》,低碳环保成为一票否决的“门槛”;在项目招引上,市委、市政府坚决守牢环保红线并出台政策,由环保部门先行把关、一票否决;在企业减碳上,实施重点企业节能降碳、重点行业碳达峰等行动,确保全年实施绿色化改造项目100个,新增省级以上绿色工厂10家。

结构“调绿”、产业“降碳”、发展“增绿”,厚植“绿底色”的扬州,赋予“绿杨城郭”时代新内涵,争当绿色发展的示范生、优等生。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征途上,能走多远“跃”多高,还取决于营商环境的优化和人才引擎的打造。

今年的新春第一会,传来这样的好消息:2023年,扬州县(市、区)营商环境评价首次全部高于省均。抓营商环境久久为功,新一年“大礼包”已经发放,三大类57项政策措施,每一类都饱含对经济的发展利好,每一项都体现对企业的关爱呵护:

——市场环境上,坚持“非禁即入”,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全面清理废止含有地方保护、市场分割、指定交易的政策措施,坚决破除招标投标等各种“隐性壁垒”……

——政务服务上,坚决做到无事不插手、有事伸援手,让更多的“一件事”由“能办”转向“好办”,让更多的好政策由“免审即享”转向“直达快享”……

——要素供给上,首次明确市级财政专项资金、政策性金融产品贷款、政府性融资担保业务80%用于支持民营企业,项目用地、新增能耗70%用于保障民间投资项目……

——权益保护上,坚决防范不规范行政、不正当竞争等对民营企业的侵害……

连续11年出台优化营商环境“2号文件”的持续“恒心”,践行优化营商环境的不变“初心”,铸就了人才来扬发展的坚定“信心”。

3月25日上午,东部湾(扬州)生物新材料有限公司举行朱美芳院士首席科学家聘任仪式。新材料产业是扬州“613”产业体系的重要板块,朱美芳院士团队的加入,将进一步引导更多人才向扬州聚集,促使更多科研成果在扬州转化,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向“新”而行的扬州,正成为吸引人才奔涌而来的“强磁场”。 一组数据显示,2023年扬州进一步构建创新人才矩阵,入选国家级引才计划47人、省“双创”人才(团队)25个,数量均创历史新高。

运河、长江联通海洋,这是扬州对话世界的重要窗口;烟花、三月幻化美景,这是扬州邀约世界的魅力名片。沉浸在今年的“烟花三月”节中,你会感受到产业因“新”而活,城市向“质”而进。

来源:扬州发布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