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第一书记四千字日记“认识”陈辉

常德日报记者 罗琳 12月2日上午,跟随鼎城区双桥坪镇大桥村驻村第一书记段斌走近陈辉烈士故居遗址。4天前,在“常德交通”微信公众号上段斌发表了他四千字的《驻村日记:认识陈辉》,他写道:“一块300多平方米的空地里,立着一堵残墙,房屋早已不在。2020年,鼎城区政府在这里竖了一块石碑,刻上‘陈辉烈士故居遗址’,并把从大桥村街道通往遗址的一条小道进行了硬化。显然,纪念陈辉烈士还大有文章可做。”

今年5月,段斌被市交通运输局委派到大桥村协助和推进乡村振兴工作。驻村一个多月后,在陪同第九届常德原创文学奖获得者、长篇小说《归去来兮》作者桑凯走访搜集创作素材时,意外从陈辉家的后人、4组组长陈长付口中听到了烈士的名字,大致了解到了陈辉的生平,并在陈长付家中首次读到陈辉的诗集《十月的歌》。

“陈辉的一生很短暂,牺牲时不到25岁,但活得精彩、热烈。他18岁就上战场,在堪称华北日占区‘心脏’的平西抗日根据地与敌人真刀真枪地战斗,挖地道、布地雷、摸哨卡、端炮楼、杀汉奸,为八路军护粮征粮,把拒马河一带搅得天翻地覆,留下许多传奇故事。”“陈辉最后的牺牲也很果敢而决绝,他被几十名日伪军包围在韩村的一座院子里,敌人想活捉他,经过1个多小时的激战,在打完最后一颗子弹后,他伤痕累累地冲出院外,拉响手榴弹,和敌人同归于尽。”“最为难得的是,虽然常常面临生死考验,但他却豁达乐观,随时随地写诗,在行军途中写,在战斗的间隙写,在乡村的草垛上写,在憧憬爱情时写,在思念家乡母亲时写,在畅想未来时写……短短六七年时间写下近万行诗。”“人民文学出版社美术编辑室主任刘静完成《陈辉诗选》装帧设计后,在《再一次被诗歌感动》中写道:‘他的诗,昂扬时不做作,质朴时不粗糙……从他这些诗里,我们看到了一个眷念故乡和母亲的儿子、一个邻家的兄弟、 一个流浪的歌手、一个执着的圣徒、一个善良的人、一个坚强的战士……一个朴质的陈辉。’”。段斌在日记中不仅细说烈士为国捐躯的英勇事迹,也努力从陈辉的诗作中探寻他高尚的精神世界。

“我和桑凯很惭愧,惭愧于自己的浅陋,身为常德人,对这样一位出生于常德的青年英雄一无所知……即便在他的家乡,也有相当多的人不了解他。”在日记中,段斌毫不掩饰自己对陈辉的无知和羞愧。

站在烈士故居的遗迹前,段斌说他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无法对身边的英雄视而不见,希望故居可以修复,并建成陈辉烈士事迹陈列馆,使大桥村成为红色教育基地。

编辑:唐文洁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