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泼、顽皮、好动是每个孩子自小就有的天性,相信很多爸爸妈妈对熊孩子都不陌生。 有时候家里出个熊孩子的话,父母就像是化身唐僧般每天碎碎念地唠叨、管教,而熊孩子就是上天下地、无所不能闹腾的孙悟空。
很多父母在面对熊孩子的时候觉得很头疼、束手无策。当孩子调皮的时候,不吼的话根本与其无法好好沟通;而如果吼的话,你会发现面对过于淘气的孩子那也没用!
其实,大多数孩子所表现出来的捣蛋、调皮,是为了吸引家长注意、博取家长关心的一种沟通方式。而我们父母要做的,就是读懂孩子想要传达的讯息,与孩子建立亲密、友好的亲子沟通语言。
记得我小时候也比较调皮,爬树、打洞、下河游泳等,明明是个女孩子家家,但一切在父母眼里看起来极为冒险的事情全都做尽了。 那时候我经父母及爷爷奶奶等一众长辈观察论证,最终被评为,熊孩子无疑。
但其实我在每做一件“熊事”时,都会偷偷关注大人的神色,故意在大人在场的时候搞出惊天动地的“大事情”。他们越是关注我,我就越是开心。
但如果他们把注意力放在另外的小朋友身上(我的堂姐堂妹等),我就会觉得失落、不开心,因而一个人偷偷逃离,又在父母看不到的地方继续搞出“大事情”。
比如在墙上涂鸦、将房间弄乱、跑到河边玩却不小心落水(真不是故意落水)......其实这都是我想引起父母关注,想被他们温柔地关心和呵护的另一种方式,但在父母眼里却成了调皮。
因此换来的要么是父母噼里啪啦的训斥、说教,要么就是不发一言的不耐烦和嫌弃。
熊孩子往往外表上看起来很调皮,但TA们的内心实际比谁都要敏感又多疑。
因此家中若是出了这样一个熊孩子的话,做父母的先别急着一顿训斥,找出孩子调皮、捣蛋背后的动机。
可以先温柔地指出孩子所犯的错误,再一边观察孩子的反应。如果孩子很快承认了错误,则说明TA只是想借此来获得父母的关注。
此时父母应该多反省自己,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多用心关心孩子。
而如果孩子仍然调皮,不承认自己的错误所在,父母这时也不应该发怒,更应该学会从其他角度来让孩子间接地明白错误。
不要总是一副大人的姿态高高在上、大声的训斥和责骂只会更容易引起熊孩子的逆反心理。
试着用孩子的方式去与其沟通,温柔、平和地与其说话,与孩子一起玩、体验,了解孩子内心的感受,走进孩子内心的世界,这样才是与TA们最为有效的亲子沟通方式。
尊重、理解、关心、爱孩子的父母,是不可能教出来一个多么犯浑的熊孩子的。
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做父母,也可能是生平唯一一次做父母,很多人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马虎对待,但其实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如何做父母也是大有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