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沙特国籍的机器人“索菲亚”(Sophia),一个是亚马逊的智能助手“艾莉克莎”(Alexa);一个拥有美丽迷人、足以登上时尚杂志封面的姿容,另一个则会对人的一句“Alexa I love you”抱以嘲讽的笑声。作为当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尖端案例,当她们在一个艺术展上狭路相逢,会产生什么奇妙的化学反应?
7月12日,探索AI与人的一场艺术之旅“撒谎的索菲亚和嘲讽的艾莉克莎”在位于798艺术区的现代汽车文化中心(Hyundai Motorstudio)启幕。本次展览是Hyundai Blue Prize 2018“创新未来”获奖人龙星如的策展作品,旨在解读科技变革对人类意识与社会带来的深刻影响。
“索菲亚的谎言是诗意想象的投射,艾莉克莎的嘲讽是算法黑箱的裂痕,她们共享一种不明朗的处境。”龙星如说。
“在科技更迭里,我们很少遇见像AI一样内含重重悖论,刺激心智,进而指向未来的多种可能的课题。哪怕今天AI已经普世地运用于芯片、处理器、数据收集与分析层面,形成全球技术竞争的新战线,对一个普通人来说,它依然不直接可知、模棱两可,是一个在大众媒体的信息包裹里最好讲也最难讲的故事。”
据介绍,此次参展的12件作品兼容了索菲亚(光明、诗歌、媒体想象)和艾莉克莎(阴翳、黑盒、技术批判)的视角。克里斯蒂安·米欧·洛克莱尔的《自恋者》是一件雕塑装置,在工智能算法的前方有一面镜子,AI一边自我分析,一边不断地看向镜子里的自己,企图获知自身的形象。它就像希腊神话里自恋的Narciss,着迷于自己在水中的倒影,可惜它看向的镜子里永远是一片空无。
刘昕的《眼泪套件》是一台会哭的机器,它能流出艺术家根据自己的眼泪准确配制的人工眼泪。通过科学分析,可以将人的情绪量化吗?如果可以,AI是否也能流泪呢?刘昕连续30天每天哭泣,把眼泪样本送到布朗大学的实验室。在那里,她和研究者们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质谱仪,两道BCA蛋白检测法,干涉发等方式检验其眼泪成分。最后,用纯净水、盐、蛋白质、羧甲基纤维素和糖分进行化学配比。于是,代表人类情感的眼泪成了一种复杂情感和冷漠批量生产的混合剂。
展厅现场
拉比特姐妹创作的《数据油田:快闪流量税和黑客运动》是以一个基于互联网的装置,一个批判性的工具。艺术家认为,用户在网络上产生的每一点流量,都可以向网络科技公司收税。通过收取“比特税”,可避免财富集中于一些大型科技公司,重塑数字经济的平衡。
穿行在展厅空间中,在作品与作品之间,你能听见两个女人在不停地窃窃私语,她们是索菲亚和艾莉克莎,她们在为观众导览,对作品做出个性化的评论。她们的话语是由GPT-2模型[1]生成的人工智能剧本。
策展人龙兴如
在开幕式现场,由龙星如带来的策展人专属导览将其对艺术与科技的解读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在“索菲亚”和“艾莉克莎”两个“角色”的相互对话中感受心理世界的交织变化,进而激发他们对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未知世界的思考和反思。
正如龙星如所言,她一直以来研究的领域是技术环境和人的关系,因此她希望通过这个展览呈现一个现实与未来交叠的世界,通过艺术形象力,向观众展示未来。
在参观完整个展览之后,Hyundai Blue Prize 2018和2019年度的初评评委和专家评委代表邱志杰不吝啬对本次展览的赞美,他强调:“此次展览在内在哲学逻辑与观众感性体验之间平衡得非常好,并没有一味追求高科技沉浸式体验,展览动线设计也非常精彩,一条路走到底的路线设计正好呼应了时间的不可逆性。” 同时,他还表示:“在我看来科技与艺术其实是相通的,艺术是一种科学,科学亦是一种艺术,我们用艺术创作过程去进行科学实验设计,最后用科学来证明艺术猜想。”
展览持续至10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