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飞入寻常百姓家,是谁帮医疗黑科技放下了身段?
一些徐汇区枫林街道的居民可能还不知道,从2018年11月10日开始的每周三下午,当他们去社区卫生中心房颤门诊就医的时候,除了真人医生,一款人工智能系统也将为他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严格说来,这款人工智能也算是“竞争上岗”的:12月19日,在上海举办的一场社区房颤“AI管理模式PK传统管理模式”的比赛中,一组配备了中山医院全科和平安智慧医疗联合开发研制的全科智能医疗辅助决策系统的社区全科医生团队,对战另一组以传统方式对社区房颤患者进行诊疗的全科医生团队,从房颤患者的病情评估到给予患者个体化用药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比赛。经过30分钟的比赛,配备了AI辅助系统的社区全科医生团队平均得分86.2,比另一组没有使用AI辅助系统、平均得分51.5的全科医生团队明显更胜一筹。
基层医生:我们想管但不敢管
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明显增加,根据2018年房颤指南数据,80岁的发病率高达7.5%。
如果这些数据还不足以让人重视的话,今年12月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刚刚发表的一篇重磅研究可能更让人警惕。这份研究显示,对全球25岁以上人群终生脑卒中患病风险进行研究后发现在全部195个国家中,中国以39.3%的脑卒中患病风险高居所有国家榜首,尤其是中国男性,高达41.1%。而房颤正是导致脑卒中的重要原因。目前中国约有1000万房颤患者,每年会导致52万人次的脑卒中,不仅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更会导致高达49亿元的卒中治疗负担。
“粗略统计,每位卒中患者每年的治疗相关费用高达3万元,其中,有60%都用于了住院治疗,20%是药物花费,用于二级预防,治疗房颤的费用仅占很小一部分。”四川省人民医院的心内科医生陶剑虹表示,“所以,房颤患者在发生卒中之前,如果可以有效预防的话,就可以降低大部分的治疗成本。”
另一方面,房颤能很好地体现中国基层医疗的重要性以及尴尬现状:作为社区常见病基层患者多需求高,亟需来自身边的医疗干预;管得好收益大,管得不好会造成后续巨大的医疗资源浪费;社区医生常常想管但不敢管。
徐汇区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易春涛就直言,以往基层医生较少接诊房颤病人,对快速心室率的处理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大多干脆直接转诊给了上级医院。
让人工智能在社区用起来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不光是房颤,近年来人工智能在各个医疗领域的大杀四方,可能几乎每个普通老百姓都听过它的威名。但是当问到它和自己的切实关系时,能说出的人却寥寥无几。对大多数普通人而言,人工智能依然是触不可及的“王谢堂前燕”:远远见它们在天空飞过,却无缘在自家门廊前听见呢喃。
随着医疗领域越来越多的“人机对战”。人们对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突飞猛进已经习以为常。但是有一个疑窦始终存在?这些高大上的医疗黑科技真的跟普通人有什么关系吗?
事实上,这些“王谢堂前燕”正在通过分级诊疗飞入寻常百姓家:它可能就在疾控中心发给你的一条流感疫情短信上,可能就在你社区医生出具的一份转诊报告里,可能就在楼下药店的一份疾病预测报告中。
2018年初,无数人被“流感下的北京中年”的故事刷屏。从那时起很多人才突然意识到,小小一场感冒,可能就让身边人在几天之间阴阳永隔。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再此之前就有传染病预测模型。在2017上半年,由平安科技研发的全球首个人工智能+大数据流感预测模型已落地。这个模型能够精确预测流感趋势,精准预测个人和群体的疾病发病风险,帮助公共卫生部门及时监控疫情,并指导民众进行疾病预防,有效降低国家疾病与防控工作的成本。如今,这套疾病预测智能系统已在深圳、重庆等地落地。在智能疾病预测上,针对传染病预测和慢性病危险因素筛查,可以提前一周预测传染病发生情况,流感和手足口病预测模型的准确率均达到86%以上,高发季预测准确率达到90%以上。
事实上,除了传染病,人工智能正在公共卫生等基层医疗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监管层也在为日新月异的变化做好了准备,2017年9月4日,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发布的新版《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已经新增了与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对应的类别。自2017年7月,以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批准相关医疗人工智能产品9项,在今年5月更是批准了首款诊断辅助类AI产品。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医疗科技的星辰和大海就在广阔的基层应用。在分级诊疗推进过程中,重中之重的一点是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医技水平,只有看病水平提高了,三甲医院看病爆满的现象才会减少。毕竟,即使在英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到2020年基层医生的缺口也高达12000人。
燕子低飞,谁是推手?
不少业内人士都认为,分级诊疗喊了好多年,但效果不尽如人意,这其中原因很多,但关键的一点在于基层医疗机构的诊治能力、服务水平达不到群众的基本要求。在有限的诊疗能力下让基层医疗机构留住患者,关键在于赋能基层。
大专家不可能长期蛰伏基层,诊疗能力下沉如何不成为一句空话?将医疗科技下沉基层看来是一个光明的选项。正如在房颤人机对战中使用AI系统获得最高分的宝山高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谭诚炜所言,“感觉有了AI以后,就像手边放着教科书,心里更有底了。”
近年来国际上燃起了一股“医疗科技”热,从谷歌、苹果到微软、IBM等科技巨头都对医疗和健康行业展现了极大的兴趣,纷纷瞄准了医疗科技市场。中国也有这样的巨头,为中国最大的综合金融集团,平安集团现在也成为分级诊疗建设中的一支生力军。
在10月17日深圳举行的2018平安云发布会上,平安集团副首席执行官兼首席信息执行官兼首席运营官陈心颖在介绍平安集团在医疗生态圈布局时,屡次提及了“以科技驱动智能医疗服务”的平安医疗科技当前打造的联结政府、医生、患者的医疗科技生态圈。
陈心颖口中的这个生态圈并不是一个凭空而画的“饼”。今年以来,公众过往对平安金融服务提供商的印象正在被刷新,因为后者在医疗人工智能领域创下和赢得了一系列的记录和奖项:在LUNA排行榜上刷新“肺结节检测”和“假阳性筛查”世界纪录;在IDRiD国际眼底图分析竞赛上,获得三个项目的前三成绩;胃癌病理检测在全球大赛中综合排名第一……
平安在医疗科技领域的这些成绩并不是一蹴而就。中国平安(601318.SH今年的公告显示,平安集团过去十年在医疗科技等领域的累计科研投入达到70亿美元,还将在未来十年持续投入150亿美元。目前拥有7大研究机构25大研究实验室,技术人员超过23000名。目前平安集团旗下的医疗业务已经覆盖超过3000家医院和2万家诊所。
更重要的是,平安不想让这些技术成为年报上的抽象数字,而是不遗余力地将其切实落地。目前,平安智能医疗平台已经和近百家医院达成合作。特别是在与基层医院的合作中,已经显现出AI读片的巨大价值。以平安科技推出的智能影像筛查辅助诊断系统为例,在贵州省龙里县人民医院上线4个月,扫描病患约4000份影像报告,发现约300名患有肺结节。目前已覆盖24种AI疾病模型储备,覆盖2亿病患、 6亿潜在筛查人群每年15-40%的读片需求。利用该平台,阅片速度提升15倍,每个病例AI阅片+智能报告生成仅1分钟。
在商业模式上,平安也通过其旗下的多个医疗业务板块验证其可行性。平安好医生首席产品官(CPO)吴宗逊在不久前的第80届全国药品交易会上就表示, “基于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平安好医生正与医药企业联手构建全新的‘医药新零售’模式,为中国各地慢病患者提供包括便捷复诊、高效续方、专病管理、24小时患者随访等在内的持续性、个性化的医疗健康管理服务。”
据平安好医生(01833.HK上市后的首份财报显示,其家庭医生业务的收入达到1.86亿元,同比增长91.4%。这部分业务将线上咨询、线下就医、闪电送药融于一体。以慢病患者为例,通过这种全新的商业模式,他们就可随时随地享受全国最好医疗资源,同时还能降低医疗成本。目前中国有3.6亿的慢病患者,其中1.8亿人属于长期服药患者。如今,中国正在大力推进“医药分离”,处方外流将带来万亿级别的潜在增量市场规模。
从电视知识竞答到围棋“人机大战”,从电子游戏竞技到到预测蛋白质三维结构,人类在和人工智能的各种PK中节节败退。人类似乎越来越沮丧和焦虑:我们还能赢下什么?但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这个问题或许就豁然开朗了:至少在医疗领域,人类和人工智能的竞赛并不是零和博弈,人类要赢下的是对健康和生命形态的终极探索,而不是一场比赛的输赢。从这个意义上说,能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医疗科技,绝对不是冷酷的敌人,而是温暖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