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 大董先生夸拾久,段誉乐了

2020/06/07 星期天 北京

下午看了闫涛老师写的一篇文章,感触颇深,仔细看完,明白了我们怀念八零年代的原因,那时上升通道是宽敞的,后来呢?我配了一张图,图片上是茂盛的韭菜。

闫涛老师的清醒让我有了淡淡的沮丧,还是把话题转到食物上吧,说食物,我可能会自在一些。

昨天参加了“中国优质麦产业发展论坛”回到北京,放下行李换了衣服就去了拾久开在蓝色港湾那里的新店。十天前,和段誉去大董那里吃饭时,确定了这一晚的饭局,大董和团队的几个人去拾久吃饭,段誉要我作陪。

段誉手写菜单,字还不错哟。

菜单:

山楂鹅肝

姹紫嫣红

青瓜大墨鱼

19种蔬菜沙拉

小葱豆腐

捞汁蛰头螺片

麻酱茄子

麻辣小龙虾青荞面

汤:醋椒大黄鱼

热菜:

葱烧花胶

段式绝味鱼头

毛豆龙虾汤豆腐脑

京城牛街全羊杂 芝麻烧饼

芫爆胶东鮮鲍

六月黄烧丝瓜

干烧辣子肥肠

猪油渣家烧老豆腐

鱼汤鱼腐煮春菜。当时设计师刘道华先生过来敬酒,觥筹交错就忘了拍了。

主食:海肠煲仔饭。

鱼子酱油条

手工老姜糖油饼

大董先生吃完对段誉说,菜品就是要变化发展,立足传统勇于创新,不新就会死,只有持续创新,才能推动餐饮业发展,才能让企业有生意做。没有一成不变的菜,更不要听什么正宗不正宗的争论,正宗这种说法不具备发展观念,人在变,社会在变,烹饪工具、原材料也在变,菜品怎么可能不变?拾久定义为新京菜,与时代发展趋势相吻合,坚持走下去,必有好结果。

我赞同大董先生这番议论,变化是永恒的,不变只是暂时的,古人言“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有动态才是健康的。只是口味的变化是一个过程,也许在某个节点上会被多数人体会到,只是与变化过程相比,我们生命短暂有限,无法完整感受、体验变化的过程,生有涯识有限,变化无限,以有限对无限,认识有短板有偏差也是变化中的必然现象,坚持做好自己就是了。

今天中午占胜约饭,去了他在798格瑞斯酒店新开的餐厅。李浩、昌荣、朝晖等朋友也在,几个人边吃边聊,试了占胜为这家酒店餐厅设计的新菜。占胜说,酒店里的餐厅开就不能再是胡同里的那种私房菜了,人均要降下来,还要让客人觉得好吃。因此这家餐厅人均大概在260元左右。几个菜都不错,除了菜单上的还给我们做了帝王蟹和象拔蚌。我和占胜开玩笑说,有了这两样人均消费估计500元都未必够了。

叉烧

鹅肝

芥末鸭掌

用虹吸壶做的番茄清汤

马拉盏帝王蟹,下饭极佳。

来碗饭

葱烧猪手

烧海杂鱼,北京家常做法

龙虾汤汆象拔蚌

八带红烧肉

酸菜白肉

红烧老豆腐

清水煮黄花菜

熏鸡

几个菜都挺好吃,大部分宜酒宜饭。这种饭吃的轻松舒服,没有大菜的压迫感,比家常菜又高级许多。和木这家餐厅是与格瑞斯酒店合作的,酒店的环境不错,餐厅是西餐的装修,调调洋气时尚,260元的人均消费在酒店餐饮消费中算是比较便宜的了,疫情完全恢复后,应该有不错的生意。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