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胶唱片是数字音乐时代的文艺复兴吗?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疫情的影响下,2020年全球音乐产业收益都呈下滑趋势,实体专辑销量更是雪上加霜。但黑胶唱片像是颓势之中的一匹黑马,带着新兴的商业力量闯进了我们的视线。

据Billboard报道,去年12月,美国黑胶唱片销量第二次创下历史新高。从12月11日到12月17日,共售出了144.5万张黑胶唱片,这是自1991年Nielsen Music / MRC Data开始统计音乐销售以来黑胶唱片的最高点。英国2020年的黑胶唱片销售额达到1亿英镑,是1990年以来的最好成绩。

数字音乐盛行的当下,黑胶唱片是否真的迎来了“文艺复兴”?同时,当黑胶作为一门生意,它又该如何在情怀与商业间找到未来发展的方向?

是文化,也是生意

在世界范围内,黑胶唱片几乎流行了整个20世纪。但在中国,黑胶唱片并没有形成大规模普及的局面。

据相关资料显示,19世纪末,法国人乐浜生(E.Labansat)将留声机带到上海,以沿街设摊播放唱片为生,留声机第一次出现在平民的视野中;1908年,在完成初步的资本积累后,他在上海成立柏德洋行,销售法国百代公司的各式留声机、唱片、电影机械、影片等。两年后,柏德洋行改名东方百代唱片公司,并与大中华、胜利唱片公司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唱片市场形成了三强鼎立的局面。

但即便如此,由于消费门槛较高,黑胶始终未在大众层面落地生根。

20世纪90年代起,数字信号代替了黑胶的模拟信号,音乐的发展进入数字时代,黑胶唱片生产线被大量淘汰;1992年,我国进入了“CD时代”,再后来,随着MP3技术的诞生和互联网的发展,音乐的传播几乎不再需要任何物理介质,CD和实体专辑销量持续下滑。1998年,我国最后一个黑胶生产线宣布关停,国产黑胶进入了断代期。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影视剧的影响,国内掀起了怀旧风,黑胶市场出现回潮的趋势。

2015年,永通唱片在广州番禺区恢复了国内第一家黑胶生产线;2017年,永通音像与整合型黑胶服务公司嘿哟音乐合作推出黑胶定制项目,为国内独立音乐人及品牌提供黑胶唱片压制服务;同年,在黑胶唱片生产线上投入生产的还有太平洋影音公司和中唱上海公司。摩登天空也倡导全新黑胶生活方式,在2017年宣布了100张黑胶唱片的发行计划。

唱片公司的加入为黑胶的制作发行提供了有力支持,音乐人在发行实体专辑时,出于情怀需求也会选择黑胶这一载体,甚至不少黑胶唱片都延伸出了收藏价值。比如,李健2013年发行的《李健·拾光》黑胶版由著名音乐制作人Ian Cooper进行唱片压制,价格一度涨到2600元;2015年,邓紫棋发布第五张专辑《新的心跳》黑胶版,每一张都有独立的唱片编号,发行后受到粉丝追捧,价格迅速被炒到定价的三倍。

去年11月,周杰伦在出道20年之际,将他出道至今的14张专辑制作成28张唱片套装,全套售价近7000元,唱片一发行就引发抢购热潮,一举成为当周的唱片销量冠军。

其实,在偶像经济的影响下,不论是数字专辑还是实体唱片,粉丝的购买力都不容小觑。去年,华晨宇的实体专辑《新世界NEW WORLD》在发行首周就获得了“五大金榜华语榜”周冠军,销量占比高达91.02%;肖战一首单曲《光点》卖出四千多万张,销售额突破一亿。

可以预见,庞大的粉丝群体“用爱发电”,如果自家偶像也发行黑胶唱片,势必会引发抢购热潮。尽管提到粉丝经济时总有种“割韭菜”的嫌疑,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众对于黑胶唱片的认知度,也能加快其商业化进程。

伴随黑胶市场的回暖,相关销售渠道也不断拓宽,亚马逊、易贝等在线销售巨头都有专门的黑胶销售页面,黑胶播放器、唱机修理及唱片清洗等衍生服务也重新出现在市场上。

黑胶爱好者、唱片公司、艺人等主体的参与让黑胶文化再次活跃在公众的视野中,粉丝文化的加持更在大众层面上普及了黑胶文化,同时也推动了黑胶唱片的产业化、纵深化发展。

黑胶复兴是伪命题吗?

黑胶唱片在全球呈现回潮的趋势,但相较于英美等国家而言,中国的黑胶文化由于缺乏深厚的文化基础,市场发展并不成熟。毕竟,中国并没有经历黑胶大规模流行的时代,所谓的“黑胶复兴”其实是一定程度上的“消费复兴”。

在数字音乐时代,黑胶唱片在更多的时候是一种文化符号,主打的是收藏价值。2015年英国调查机构ICM的报告显示,在购买黑胶唱片的消费者中有34%的人根本没有用过黑胶唱片播放机,这说明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消费者并不会使用黑胶唱片听音乐,而是为了收藏。

在国外,黑胶唱片作为一种音乐载体,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中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在耳濡目染中进行传播,这也是他们购买唱片时的文化动因。而在中国,家用音乐设备的普及和使用是从磁带和CD开始的,黑胶唱片完全被跳过。因此,国内的黑胶文化只能是一种小众文化,最早的黑胶群体还是来自于“打口一代”。

某种意义上,黑胶唱片可以看作是中产阶级的消费符号,是经由时间发展和历史沉淀而来的文化产品,并不只是形式上的“复古”。

更何况,正版的黑胶唱片并不便宜,要想用黑胶唱片听音乐,还需要配备一台黑胶唱机,其价格一般在数千元,贵的要上万元,还要配备刷子、唱针等专业工具。从使用体验上看,唱机在播放时会有跳针的风险,而且黑胶唱片必须要按照顺序听,不能像移动设备和音乐app那样随意切换。

尽管对于发烧友群体而言,黑胶唱片的音乐更“有温度”,不同于被压缩过的数字化音乐,听起来会更有层次。但实际上,黑胶的模拟声与数字音乐相比,在频响和动态范围、信噪比、失真等等方面都差很多。

另一方面,黑胶唱片更多时候是一种主动收听音乐的过程,因为不能随身携带想听就听,它只适用于相对封闭的独立空间。在快节奏生活压力大的当下,当音乐成为上班通勤路上的“陪伴式”消费品,这样的使用体验也很难让黑胶唱片得到大众化普及。

数字时代的黑胶唱片将走向何方?

在国内,黑胶唱片在大众化传播的过程中很多时候是借由标签进行商业化变现的。虽然“复古”“保真”等形式主义的标签并不能传达出黑胶唱片的精髓,但却能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去接触和了解这种音乐文化。而在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标签”成为小众文化走向大众的必经之路。

目前,很多强调格调的店铺都推出了黑胶唱片挂画,将黑胶唱片放入画框,同时加入其他的艺术元素,作为壁挂装饰品来销售。主打黑胶唱片的“颜值”虽然有些喧宾夺主,但是其背后特有的仪式感和年代感,让消费者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了黑胶唱片的文化价值。

当然,黑胶唱片不能仅仅是符号,作为一种文化的积淀,它只有适应数字音乐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将自身的元素与前沿的技术相结合,才能在网络时代重新焕发生机。

2006年,索尼推出了可以数字化输出的黑胶唱机PS-HX500;2015年,嘿哟音乐运用现代科技结合数字音乐与实体专辑,研发出既能播放黑胶唱片也能连接手机蓝牙播放数字音乐的硬件设备,创立HYM原创黑胶智能音响品牌;2018年,黑胶生产服务商茉莉花Jasmine也发布了可以随时连接音箱耳机的MORE黑胶唱机。

对于年轻的消费群体而言,价值认同、有趣好玩和体验感是他们接纳一种新兴音乐文化的关键。黑胶唱片的“复兴”,必须要结合具体消费场景,顺应年轻化潮流趋势打入大众市场。

位于各国黑胶唱片销量榜首的皆是“Z世代”们喜欢的歌手,如碧梨、Lady Gaga、哈卷等。2019年英国黑胶销量榜单中,Billie Eilish的《We All Fall Asleep Where Do We Go》排在第二名。

而国外已经出现了集音乐、舞蹈、设计、餐饮于一体的多元唱片店,如美国洛杉矶的Mount Analog、日本的Tower Records等。这种黑胶唱片文化集合空间能够将黑胶元素与流行文化进行融合,同时打通了消费场景,延伸了消费链条,为黑胶的商业化提供了更多可能。

国内许多线下唱片店也逐渐增加了黑胶唱片和播放器的商品种类。一些黑胶唱片店还提供录音室、演出场地、乐团T恤周边及下午茶甜品等服务。除了专业乐迷,也吸引不少文艺爱好者,成为了网红打卡地,无形中扩大了黑胶唱片的受众接触面。

黑胶唱片在中国究竟是“升温”还是“低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把握这一极具文化魅力的音乐符号,让其在数字消费的趋势下焕发生机。当黑胶消费跳脱出单一的“发烧友”群体,从收藏、情怀变成一种生活方式,黑胶唱片才能迎来真正的“文艺复兴”。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