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党代会】金川集团项前冲 走"新"锻造全球竞争力

从夏日哈木镍钴矿脉到印尼群岛冶炼炉火,从井下5G+无人驾驶智慧之光到4.5微米“黄金膜”的科技之光,每一个重大项目都是向世界一流企业迈进里程碑,每一次技术突破都是对“中国智造”生动诠释。

写在前面

新跨越——

“无边光景一时新”。金川集团党委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团结带领全体干部职工有效应对困难挑战,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主要目标,各项事业发生历史性新变化,取得巨大成就。

新征程——

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在接续奋斗中前进。今天,我们站在了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新征程、新起点上。

新蓝图——

时光不负奋斗者。即将召开的集团第十次党代会将擘画中国式现代化金川实践新的宏伟蓝图,我们仍将信心满怀,一往无前。

金川集团微信公众号推出“喜迎党代会”栏目,刊登喜迎集团第十次党代会工作巡礼报道,集中展示集团胸怀“国之大者”“省之要者”,踔厉奋发、锐意进取,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的辉煌业绩,激励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牢记产业报国使命,向新而行、向高而攀,在新时代新征程争取更大的胜利和荣光!

项目驱动全链升级

创新赋能锻造全球竞争力

——喜迎中国共产党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第十次代表大会工作巡礼·项目篇

产业转型升级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金川集团坚定不移抓项目、干项目、兴项目,以项目促投资、以投资促增长,依托重大项目引擎不断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实现从“原”字号向“材”字号的华丽转身,交出“十四五”收官亮眼答卷:2024年营业收入达4237亿元,连续6年入围世界500强。

资源保障:筑牢产业发展根基

资源保障是稳健发展的根基所在。金川集团牢固树立“资源是金川的生命线”理念,积极探寻境内外矿产资源,参与设立海外矿产资源投资基金,推进全球矿产资源开发。加速推进矿山开发、改造及接替工程建设,深入挖掘潜在储量,有效提高资源自给率,为持续生产提供充足的“资源储备”,增强在资源领域的话语权。积极开发“城市矿产”,开展二次资源回收利用,开辟全新的资源供应渠道,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稳定可靠的资源保障。

图片

相继建成多项贫矿开采和深部开采工程。IV矿区贫矿资源开发加快,8项地质找矿项目探明新增镍、铜金属量可观,境内外矿山深边部地质找矿成效显著。广西金川重大原料保障项目、印尼寰宇、考拉海项目建成投产。穆松尼铜钴矿、思威铂矿试生产。刚果(金)金森达铜矿达产达标,日出矿量稳定保持在4000吨以上。

图片

青海夏日哈木镍钴矿是我国第二大镍钴矿床,也是全球近20年来发现的最大硫化镍钴矿床。金川集团以56%的持股比例成功主导运营,新增镍、铜、钴资源量146万吨,有效提高了自有资源保障能力。目前,夏日哈木镍钴矿已建成投产。

兰州金川科技园子公司金科资源循环科技公司废旧电池回收利用项目每年处理5000吨废旧锂离子电池,产出镍钴产品1600余吨、粗制碳酸锂约500吨,实现变“废”为“宝”。

这一系列举措,使金川集团形成以本部为核心,辐射东南亚及非洲的全球资源网络,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智造升级:激活传统产业新动能

面对资源环境与要素成本挑战,金川集团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导向,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批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在巩固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转型升级达到新水平。

贵金属一二次资源综合回收利用项目投资1.5亿元,采用金川集团自主研发的工艺技术,铂、钯直收率分别提高2.07%、1.39%,成本降低超60%,成为国内工艺流程最完整、产品种类最齐全、自动化程度最高、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贵金属示范生产基地。

图片

作为金川集团铜产业链条“延链、补链、强链”战略中的核心环节,25万吨铜材深加工项目引入全球领先的连铸连轧生产工艺,总投资7.18亿元,2024年11月成功实现达产达标,电工材料产能达70万吨/年,推动了金川集团向铜的深加工领域快速转型升级,扩大了深加工产品规模,提升了产业竞争优势。

2024年,金川集团完成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投资45.9亿元,建成5千吨电子铜箔等项目,新增产值51亿元;研发智能磨矿系统,劳动生产率提高3.2倍;推进绿色化改造,电解镍和阴极铜综合能耗分别下降1.05%和2.08%,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图片

技术革新引领产业升级,产业链延伸带动集群效应。作为“十四五”省列重大战略项目,金川铜冶炼工艺技术提升项目总投资55.2亿元,采用行业最具优势的“三联炉”炼铜工艺,流程短、能耗低、环保优。同时,项目将智能装备与有色冶炼生产有机结合,引领铜冶炼行业转型升级,实现全要素数据可视化、自动化、智能化,打造绿色、安全、高效的冶炼工厂。

铜冶炼工艺技术提升项目是金川集团以项目建设为着力点,以“三化”改造为抓手,做大做强传统产业的生动缩影。金川集团通过技术高端化,不断提高镍铜冶炼工艺水平。谋划实施氯化电积镍、高品质电积镍等重大项目,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纵深推进金川智慧矿山、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建设,加大5G+、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在复杂场景的推广应用。

图片

实施高品质镍基新材料、闪速炉车间转炉系统优化改造、镍精炼电解系统装备自动化提升改造等一系列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项目,优化生产流程,提升产品质量,巩固了金川产品在市场的优势地位。

2025年初,金川镍钴龙首矿首例井下5G+定制网无人驾驶电机车正式投入使用。操作人员只需在集控室轻点按键发出指令,电机车就自动完成放矿、拉运、卸矿等工序。随着龙首矿有轨运输系统主要运输中段全部实现5G+电机车无人驾驶,5G技术应用逐渐覆盖龙首矿各个角落,金川集团“智慧矿山”的发展进程又迈出一大步。

创新突破:培育新兴增长极

金川集团发挥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目标,紧盯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布局高技术、高成长、高附加值项目,不断开辟新赛道,塑造未来增长极,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

图片

金川集团铜贵公司年产3万吨铜箔项目采用国内领先的电解铜箔生产工艺,关键装备与智能化、数字化水平均处于行业前沿,生产的厚度仅4.5微米的锂电铜箔广泛应用于新能源领域,并凭借卓越性能和高附加值,被称为“黄金膜”。曾经以生产铜阳极板、阴极铜等“大块头”产品为主的传统企业,如今已成功转型为充满“科技范”的创新型企业。

图片

28万吨动力电池用硫酸镍项目引入国际领先的高冰镍氧压全浸技术和VSF垂直稳流萃取技术,是金川集团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具体措施,也是扎实推进“强工业”“强科技”行动和以实现镍产业链延伸为目标,推动镍钴产业加速迈向新能源电池材料领域转型的重点项目之一。项目的正式投产,标志着以高冰镍为原料生产镍盐溶液的关键技术取得突破,进一步提升了金川集团镍产业链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2025年4月,金川集团、兰石集团合作的1万吨高端装备用镍基合金先进材料生产线项目在兰州新区兰石集团高端装备产业园正式开工。项目总投资3.76亿元,是金川集团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打造国产高端材料新标杆,以规模经济构筑省内产业链协同优势和区位优势,不断提升金川镍合金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大产业升级项目。项目建成后,将实现金川镍合金产业规模化、高端化和省内镍钴新材料产业链相关企业协同发展。

管理赋能:项目建设跑出“金川速度”

金川集团创新项目管理方式,强化投资、安全、质量、进度、合法合规等管控,不断提升项目管理水平,提质提速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40万吨/年智能铜电解项目成功打破进口垄断,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控,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为传统铜冶炼产业数字化转型树立了典范。一期工程14个月建成投产,不仅实现了“铜矿阳极铜—阴极铜”的全产业链闭环智能运输,更与新能源、化工循环等产业形成协同联动。

25平方米侧吹熔铸炉项目以“78天建成点火,半个月达产,三个月达标”的“金川速度”,让金川的镍熔铸工艺实现了脱胎换骨的变革。

这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背后是金川独创的高效项目管理模式。

图片

金川集团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持续深化安全生产“五大体系”建设,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新建项目、智能设备安全风险管控水平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护航重大项目建设提速增效。优化管理体系、规范内部建筑市场、创新实施可研、设计、施工、采购“四同步”推进法,持续提升项目建设效率。同时,数字化管控平台的搭建为项目管理装上“智慧大脑”:引入BIM技术减少设计变更,运用数字化设备实现现场管理、安全监督的实时化,推动项目建设向标准化、智慧化迈进。2万吨/年高端PVDF树脂产业链项目一期和人才公寓建设项目两项工程被评为2024年甘肃省建设工程文明工地。

图片

从夏日哈木的镍钴矿脉到印尼群岛的冶炼炉火,从井下5G+无人驾驶的智慧之光到4.5微米“黄金膜”的科技之光,每一个重大项目都是向世界一流企业迈进的里程碑,每一次技术突破都是对“中国智造”的生动诠释。

站在“十五五”的起跑线上,金川集团以新型工业化为帆,以新质生产力为引擎,在政策机遇的潮涌中破浪前行——将资源禀赋锻造成产业优势,将技术创新转化为核心竞争力,让“万亿金川”的目标照亮接续奋斗的前进之路,以“金川速度”全面开创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新局面。

作者丨张爱玲

(金川集团客户端)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