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坐标丨武侯祠:在蜀汉遗风中踏梦寻三国

古诗词里“游”成都,武侯祠里寻“三国”。三国历史在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历史长河中,虽然只是短暂一瞬,但其间包括刘备、诸葛亮在内的风云人物不下百人,他们均被铭刻在历史记忆中。“诗圣”杜甫曾在《蜀相》中写道:“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走在成都武侯祠,历史沧桑感扑面而来,竹影在红墙之间摇曳,犹如踏上金戈铁马、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文案:实习生 张顺花、韩飞雪)姚岚 制图

成都武侯祠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始建于蜀汉章武元年(221年),原是纪念诸葛亮的专祠,亦称孔明庙、诸葛祠、丞相祠等,后合并为君臣合祀祠庙。图为成都武侯祠。图/视觉中国

成都武侯祠是以刘备陵寝所在地(惠陵)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南齐高帝萧道成(479-482年在位)诏令刺史傅琰修立先主祠,位置在惠陵东,应是今汉昭烈庙的前身。惠陵旁纪念诸葛亮的专祠——武侯祠大约建于南北朝时期。武侯祠位于惠陵东偏南、汉昭烈庙西偏南,三者呈倒品字形,各自分立,自成一体。图为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建筑风光。(文字来源: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官网)图/视觉中国

武侯祠是民众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肯定和赞誉的载体,也是三国遗迹源头,由汉昭烈庙、武侯祠、惠陵、三义庙四部分组成,属于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的文化遗产保护区。图为成都武侯祠里的《前出师表》石碑。图/视觉中国

1961年成都武侯祠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成立成都武侯祠博物馆,2008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2016年被国家文物局授牌“全国三国文化研究中心”。图为成都武侯祠内景。(文字来源: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官网)图/视觉中国

图为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武将廊道,此处的是武将廊,供奉的是三国时候蜀国武将雕塑像。图/视觉中国

图为东汉灰陶说书俑。说书俑臀部蹲坐于圆形垫上,额头四道皱纹,面带笑容,神态夸张灵动。图/ICphoto

图为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内展出的汉代铜车马仪仗俑队。中新社记者 安源 摄

摇钱树是一种在两汉三国时期流行于西南地区的器物。底座为陶制,主干和枝叶用青铜浇铸而成,枝叶上装饰有凤鸟、仙人、瑞兽、铜钱等纹样,体现祈求财富、平安之寓意。图为摇钱树。图/ICphoto

图为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内展出的铜缕玉衣。中新社记者 安源 摄

图为成都武侯祠内的小溪潺潺。图/视觉中国

图为成都武侯祠内银杏金黄,美景迷人,吸引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观光拍照。图/CNSphoto 刘国兴 摄

图为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内,红墙夹道。图/视觉中国

自宋代以来,每逢新春佳节之际,成都人就有出南门,“游喜神方”,踏访武侯祠,拜谒刘、关、张和诸葛亮的习俗。图为成都武侯祠仿古祭祀活动现场。中新社记者 安源 摄

成都武侯祠是全国唯一一座纪念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等蜀汉英雄的君臣合祀祠庙,也是全世界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图为成都武侯祠内景。(文字来源: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官网)图/视觉中国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