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国内的土豪们来说,买跑车、买游艇、买私人飞机,这些都不在话下。不过坦克可是他们花多少钱也买不到的,即便是退役的也不行。
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管理条例》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文化装备管理规定》,武器装备退役以后必须交由指定机构处理,不得出售给私人。那么,当坦克行使完历史使命,被宣布退役之后,它们的命运结局又是怎么样的呢?
一般情况下,坦克在退役之后,都要将它们身上的战斗装置,如坦克炮、高射机枪、车载通讯设备等拆掉,防止造成社会安全隐患和泄密。之后,这些坦克一般会有以下这几种“晚年生活”方式。
第一,进入博物馆和爱国教育基地。能获得此项殊荣的,要么是一些参加过战斗的功勋坦克,要么是作为“典型”,即代表各个年代生产的不同型号,以供参观。
图注:部分坦克退役后会进入军事博物馆,供游客参观
第二,进坦克技术院校,或军队专门的教学训练机构。作为教学的“活教材”,这些退役坦克可以让学员们借助实物进行实装训练,锤炼抢修保障技术和驾驶、训练指挥等技能。
第三,被直接“肢解”,变为废铁,进入钢厂,作为新武器的铸炼材料。这是大部分退役坦克的最后归宿。在此方面,由于国情不同,有的国家在具体处理退役坦克时还会有所不同。比如美国就时常将这些“钢铁垃圾”用大型舰船运到某一指定海域,扔进海里进行“海葬”。而有时中东一些国家则是将暂时销毁不了的坦克埋到沙漠里进行“沙封”,等以后有时间,有能力销毁了,再实施销毁工作。
一般来说,坦克的设计使用寿命在30年左右。而一些性能优化、防护功能强的坦克,比如美国的M1A2、德国的“豹”式坦克等,其使用寿命则可以更长一些。需要指出的是,坦克等装甲设备的实际服役年限大都比设计使用年限长,因为它们是重型装甲装备,其造价都比较高,一般不会轻易被宣布废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