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90后一掷千金不求回报,还津津乐道?
又是什么让90后散尽万贯只为一张白纸,还满心欢喜?
是“欧气”吗?是房产证吗?是“爱”吗?
None。是保险!
一、90后已成买保险主力军
不知不觉中,“秃头”、“失眠”、“肥胖”、“健忘”、“怕死”……
这些“丧气”的标签已经成为90后的专属。
身体素质日益下降的他们,开始了——自救。
火锅配酵素、保温杯泡枸杞、黑芝麻当饭吃……
健身,补充营养,关注身体数据……还有买保险。
刚到而立之年的90后,已经有了别具一格的养生生活。
有小伙伴可能会说,小贝,你骗人!我才不信,90后那么年轻怎么会去买保险。
这还真不是空穴来风。这些90后早早就从冒险主义变成了求稳主义。
9月1日,中国新经济研究院联合支付宝保险平台发布了《90后保障报告》。报告通过对5546位90后进行问卷调研,发现90后正在成为新一代“保民”。
1、超过半数90后认为除了社保外,需要至少3份保险;
2、六成以上的人认为自己可能“有病”;
3、超过三成人每年保费超过1000元;
4、八成以上会为家人买保险。
二、疾病越来越年轻化
工作压力大,生活作息不规律,经过了三五年社会的捶打,仅仅二十几岁的身体已经大小毛病不断。
高血压、脱发、焦虑、抑郁、中风……
这些本该属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的病症,已经在90后里盛行了。
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最新的研究显示,第一批90后已经是中风高发人群了。35岁以下人群发生中风占总数的9.77%,以缺血性中风为主。
北京律师协会组织5000多名律师进行健康体检,他们的年龄集中在20~40岁,其中体检结果完全正常的仅有134人,分析汇总结果时,在医生提到的疾病病原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心情紧张”和“精神压力过大”。
上海外服联合《大众医学》发布调查研究,在90后的体检报告中,身体异常排名前5的分别为:体重超重(36.9%)、脂肪肝及脂肪肝浸润(33.7%)、外痔(14.1%)、血尿酸增高(13.7%)和甲状腺结节(12.0%)。
尤其是甲状腺异常、肾结石及结晶和超重,同往期相比,这几年在90后人群中发病率增长迅猛。
……
年纪轻轻就“英年早病”,一项项真实数据使得90后慢慢变得不敢看体检报告,很多小伙伴调侃,买了保险才敢看。
三、90后投保指南
相对于成熟稳重的70后、80后,90后对于保险还是存在一定盲区。
小贝给大家准备了一份90后投保指南:
1、重疾险
重疾险主要提供了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塞、脑中风等重大疾病的保障。
处于事业奋斗期的90后,一旦患上重疾,不仅要支付昂贵的治疗费用和后续的康复费用,还会导致长期无法正常工作。将会面临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
为了减缓这些压力,最好的办法便是提前买一份重疾险。它不仅可以解决治疗疾病的相关费用问题,还可以补偿因治病造成的经济损失。
有了这笔重疾险赔付金,90后人群将会有底气重新出发。
2、医疗险
医疗险是一种为了补偿疾病所带来的医疗费用的保险,一般分为国家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
国家医保是国家给的福利,基本参加工作的人,单位都会有五险一金的福利,其中就包括医疗险。但国家医保报销有起付线,还有报销上限,很多特效药、进口药医保不能报销。
而商业医疗险可以很好的弥补社保的不足。一份合适的百万医疗险与社保搭配使用,就可以解决90后人群生病的高额治疗费用问题。
3.意外险
意外险能够保障我们在保险有效期内发生意外事故。它的作用就是转移意外风险,降低意外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未知风险,90后人群常常需要外出工作以及社交,而无论是搭乘交通工具还是自驾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为了转移风险,购买一份几十万保额的意外险就显得尤为重要。
4.寿险
寿险是以被保险人死亡为保险事故的人身保险。
如果在买完重疾险、医疗险和意外险之后,还有些可支配资金,可以再买一份定期寿险。
正值学业或事业上升期的90后,除了需要考虑自身外,也需要为家人负责。购买寿险的出发点就是:万一遭遇疾病或意外不幸离世或全残,寿险可以来分担“照顾家人”的责任。
小贝有话说
房租、水电费、物业费、取暖费……对于大多数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交完这一笔笔费用,工资卡已经所剩无几。可还是有人选择拿出一部分,来为自己买份保险。
因为人总有长大的一天。90后已经在慢慢地摘掉叛逆、不知天高地厚、不能吃苦、垮掉的一代等被“时代”赋予的标签。惜命、求稳成了90后中的潮流。
可随着疾病年轻化,很多90后小伙伴的身体,可能已经不能支撑他追赶“买保险”的这股潮流,“买保险要趁早”已经是老生常谈,在自己身体出现异常之前,提前给自己做好保障,也是我们拼搏道路上一项重要的人生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