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逆行”乡村振兴“逆袭”

新华社长沙2月2日电 题:CEO“逆行” 乡村振兴“逆袭”

新华社记者谢樱

位于长沙北部的黑麋峰,重峦叠嶂,“80后”邓魁峰离开大城市后在山村里安了家。清晨起床,用水洗了把脸,出房门穿过走廊,仅仅几米便进到办公室。拿上包和笔记本,沿着蜿蜒山路一路向上,邓魁峰不时观察着上山的车流,在手机上监控景区的运营实况。

新春伊始,长沙的气温骤降了十来摄氏度,这让邓魁峰欣喜又紧张:“黑麋峰是长沙最高点,山上温度更低,如果一下雪,就要马上启动‘第一场雪’的线上推广、雪景直播等活动了。”

山脚下的游客中心前,有一片宽阔的空地,邓魁峰把它称作“黑麋峰的会客室”。熟悉地产运营的他,尝试着将城市的一些“新潮”元素,创新性地“移植”在这片空地上。

去年七夕,这片空地是“流星高山音乐节”的舞台。搭起时尚的炫彩布景,镭射灯光在秀峰田野间扫射,演唱、欢呼的音浪回荡星空,村民和游客的心一起澎湃。

“这是我不曾见过的黑麋峰。”从小在黑麋峰长大的村民罗家润非常惊喜。伴随而来的,是千余名游客在音乐节当晚将周边民宿、餐馆挤了个爆满。

专业品牌运营让长沙市望城区杨桥村党总支书记易泽宏看到了乡村旅游的“另一种可能”。

“以往黑麋峰举办活动,都是伸手找镇里要经费,不赚钱只赚吆喝。”易泽宏没想到,在邓魁峰的张罗下,空地上搞起土味稻草节、萌宠嘉年华,通过新媒体矩阵宣传“一炮而红”,“不仅门票卖得好,网络流量高,村集体、合作方、百姓都赚了钱,还把黑麋峰的新形象打出去了。”

把“市场思维”融入乡村振兴,正是望城区创新引入乡村运营职业经理人(乡村CEO)的初衷。“乡村有资源、有风景,但村民、村干部缺乏时尚触觉,要发展产业、吸引游客,离不开专业的运营人。”长沙市望城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黄燕说,2024年6月,望城区成功引聘了5名乡村CEO,为乡村振兴注入新血液。

望城区乔口镇广袤的田野间,建起了一座崭新的“新荷青年人才荟客厅”,这是望城区乡村CEO运营的人才驿站与开放窗口,也是蓝塘寺村乡村CEO杨海亮忙碌其中的“乡村田野创意部”。

蓝塘寺村地处望城区乔口镇西北端,有着瘦身鱼、荷花虾等特色农渔产业基础,还拥有长沙最大内陆湖——团头湖约5公里自然风光湖景线。把这些村庄潜力点转化为发展的源头活水,成为村民们共同的期盼。

“蓝塘寺村在品牌运营方面还相对空白,我要做的就是‘从0到1’的建设。”杨海亮曾在文化传播公司任职,在传媒和文旅行业深耕多年,文旅品牌创意策划与运营等正是他的“老本行”。

去年9月,以“湖上升明月 灯塔耀乔江”为主题的中秋灯塔游园会在团头湖马转坳美丽宜居村庄片区举办,2天的活动吸引游客6万人次,为当地村民增收约40万元。

“名气打出去后,游客自然更多了。”时值新春,杨海亮操办着百姓大舞台、新春文旅招商等多个活动,经常连饭都顾不上吃,“就是要趁热打铁,忙一点是好事。”

在36岁的钱莉看来,做民宿是一场“能量转变”。她从浙江杭州到望城乡村,从民宿主理人变为乡村CEO,“需要跳出一个房间、一所院子的小视野,将生活情趣、独特审美融入大乡村建设,这是更广阔的舞台。”

现有的民宿、餐饮品质不高,她精巧构思,包装、点亮“庭院经济”;小镇文旅景点小而散,她组织团队绘制地图,将景点紧密串联;文旅产品形式老旧,她设计各种体验活动,碰撞出乡村跨界新“玩法”……

“我们正在打造乡村美食会客厅、乡村自然美术馆、乡村艺术文化集市和民宿慢生活街区,目的是让片区不仅能够实现经济上的增长,还能够提升文化影响力。”钱莉满怀期待,她将一封封“合伙人招募令”发布在各个社交平台,“在未来,新乡村里将诞生很多不可思议的业态。”(完)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