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东至县木塔乡:千年古镇 诗赋茶乡

清明时节,走进千年古镇——东至县木塔乡,群山叠翠,云雾缭绕,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春茶清香。

“南有山原兮,不凿不营,乃产嘉茗兮,嚣此众氓。”北宋景佑年间,著名的文学家、大诗人梅尧臣任建德县令时,在此写下了《南有嘉茗赋》。

木塔乡位于皖赣交界,森林面积32万亩,植茶历史悠久,始于两晋,盛于唐代。唐时木塔乡与江西浮梁昌北镇交界,位于当时全国著名的昌北镇茶市中心圈内,该茶市为全国主要茶叶贸易集散地,茶叶税收占到全国的八分之三。白居易的“商人重利轻离别,前月浮梁买茶去。”指的就是昌北镇茶市。

北宋时,木塔乡的茶产业进入了鼎盛期,境内大村落众多,茶园数万亩。好山出好茶,茶禅传佳话。其时禅宗杨岐派的鼻祖杨岐方会禅师就曾多次来木塔的西竺寺、开善寺、宝山寺等大寺传法,并与梅尧臣品茶论诗。

梅尧臣来木塔督查茶叶生产和税务时,也是入住禅寺,从不扰民。他写的茶诗较多,其中《南有嘉茗赋》的表现艺术被茶文化界称为上乘之作,“一之日雀舌露,掇而制之,以奉乎王庭。”道明了这里为贡茶产地。

清末民国以来,祁红的兴盛,木塔乡即成为祁红的主产地之一,境内仍有茶号上百家。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该乡万斤红茶生产队还占全乡133个生产队的三分之一。

茶,不仅是木塔的特色产品,更是文化名片、旅游资源。近些年来,该乡聚焦“弘扬茶文化,重振茶产业”,大力推进茶产业“生态化、集约化、品牌化”转型升级发展。以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天鹅茶业”为示范引领,培育茶叶生产加工经营实体42家,生态茶园12000多亩,采摘野生茶6000余亩,茶叶合作社覆盖了全体茶农。“天鹅云尖”“云雾雀舌”“白梅云雾茶”“羽眉红”等知名品牌享誉一方,畅销全国。名茶之乡,再创新的辉煌。(汪有民)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