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两个月翻倍!双轮电动车龙头雅迪业绩大增的秘密何在?

“编者注:雅迪控股2019全年销量达609万台,国内市场份额排名第一;新国标之下合规厂家数缩减82%,利好市场集中;公司手持现金达74.6亿元,财务状况健康”

作者:charlie

近两个月恒生指数的表现可谓是较为疲软,整体呈现下跌的走势。但在庞大的港股市场,总会冒出一些牛股逆势而上的身影。比如有一只股票从3月30日至5月28日,股价一度由最低的1.76港元强势飙升至最高4.2港元,区间最大涨幅高达138.64%,市值一度达到历史新高的125亿港元!

这家公司也就国内老百姓非常熟悉的双轮电动车品牌雅迪电动车。

来源:华盛证券

究竟雅迪控股股价的强势走势是源于其公司的强劲业绩还是源于炒作题材概念,其身处的双轮电动车行业未来前景又如何呢?

营收、利润快速增长,电动车销量行业第一

根据4月28日雅迪控股公布的年报显示,雅迪控股在2019年实现营收119.68亿元人民币(单位下同),相较于2018年同期的99.17亿元,同比增长达20.7%;2019年实现毛利润20.78亿元,同比增长28.3%。2019年雅迪控股的归母净利润为5.2亿元,同比增长20.35%。

来源:财报

根据雅迪控股年报中的表述,在2019年全球宏观经济环境挑战重重的背景下,雅迪仍然实现了创纪录的销量,在2019年总共售出609.37万辆两轮电动车,同比增长20.9%,在中国电动两轮车市场份额达到16.7%,位居行业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雅迪电动车大部分销量是在2019年下半年实现的,其2019年下半年销量为407.8万台,相较于上半年的201.6万台实现了环比翻倍增长。

来源:财报

雅迪控股的毛利率由2018年的16.3%上升至2019年的17.4%;由于销量增长良好同时雅迪在2019年并无任何银行借款,让人难以置信的是雅迪截止2019年末的账上现金和现金等价物高达74.6亿元。这体现出雅迪控股有着非常健康的财务状况。

来源:财报

业绩大增源于两大因素

关于雅迪电动车业绩大增的原因,首先第一个方面是电动车行业新国标的颁布实施。

从2019年4月15日起,《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开始施行,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不符合该技术规范的车辆不得销售。新国标中,电动自行车的各项参数与标准均被严格界定。

比如电动自行车必须具备脚踏板、时速不得高于25公里、整车质量不得超过55KG、电机功率不得超过400W等。

在新国标之下,整个行业都遭遇了一次大清洗。不合技术规范的车辆无法再销售,意味着电动两轮车车企要淘汰不合格的产品,并且还要花巨资研发新产品。

根据统计,有生产资质的厂家从过去超过1000家迅速缩减至目前约180家,过去盘踞乡镇市场、专攻低端产品的小作坊被迫关门,市场集中度进一步加强,这给像雅迪这样的头部企业带来抢占市场份额的机会。

第二是雅迪电动车把握住了行业机遇,扩大了销售网络,同时投入研发提升了产品技术。

由于雅迪电动车在2019年下半年营销活动增加,对销售网络进行了进一步的扩大;雅迪分销商数量从2018年1824家增加到2019年2155家;销售网点点从2018年的9000个上升到12000个,遍布我国每个行政区域;同时雅迪致力于通过各类电商渠道如天猫、京东、拼多多以及苏宁,实现2019年线上销售超过17万台,而2018年同期只有7719台,线上销售有了大幅提升。

雅迪电动车还致力于对产品技术的提升,在2019年10月雅迪在南京举行的工业展览会上展示了其在石墨烯电池上的技术突破。雅迪的石墨烯电池有电包括电池寿命长,充电周期可达1000次以上,并解决的高电流快速充电、更大储电量,以及与高低温下的耐冲击能力。这些对于带动雅迪新款式电动车销售有不小帮助。

行业前景看好,当下估值或过高

如今的两轮电动车日均骑行需求普遍增大。数据显示,中国是电动车王国,我国自行车日均骑行需求超2亿次,而两轮电动日均骑行需求超过7亿次,体量是自行车的3倍以上,两轮新能源电动车目前处于蓝海阶段。

此前据苏利文统计,2018年中国电动自行车的总产量达到3300万辆,超过480家电动自行车企业,产品种类丰富,产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并且根据数据预测,中国电动两轮车从2017年-2020年,还将以高于全球达7.5%的复合增长率维持销售额增长,这说明行业未来前景仍然具有较高的增长空间。

来源:天风证券

作为行业龙头的雅迪控股,拥有强大的销售网络、过硬的研发技术以及较好的行业整合机会。根据券商第一上海预期,雅迪控股在2020年的总销量有望再上一层楼,达到730万台。不过鉴于目前雅迪控股短期涨幅较大,其动态市盈率已经超过20倍,与雅迪业绩增速预期基本一致。

在新冠疫情对于全球经济有所影响的背景下,雅迪也或许会面对业绩上有所影响的风险,当下位置投资者或许要警惕风险。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本文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

免责声明:本文不代表凤凰网港股立场,不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