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带和随它一起远去的那些明星与歌声

有的男女生彼此交换磁带,从音乐的精神共振开始,一步步走向全方位共振。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上世纪80年代的电视广告,天线是标配。
80年代潮人必做三件事:听歌、跳舞、烫头。
“燕舞小子”苗海忠
三洋双卡收录机。
夏普双卡收录机。不过甭管爸妈们用的是啥收录机,最终还是要来播磁带的。
天王刘欢老师。这种审美取向,令歌声慷慨激昂,能镇住一切大场面的刘欢老师,成为那个年代的歌坛天王。 许多孩子会听到爸爸伴着《少年壮志不言愁》的旋律随之高歌。
寻根文化兴起时,杭天琪《黄土高坡》等西北风,苍劲粗犷,在无数家庭的客厅里呼呼刮过。
“囚歌之王”迟志强
邓丽君成为最鲜明的时代符号。
有热播港剧主题曲的磁带十分抢手。
拥有《奉献》《思念》等金曲的毛阿敏,成了那个年代的天后。
毛宁《涛声依旧》《晚秋》,杨钰莹《轻轻地告诉你》
崔健的“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潇洒走一回》
步步高复读机,以学英语的名义赢得爸妈的资金支持。
很多人的Sony情结,始于Walkman。
科幻电影《回到未来》中的AIWA随身听,在欧美依然是抢手的收藏品。
在90年代风头不输Sony的AIWA随身听,后被Sony收购。
80年代的“绝代双骄”谭咏麟、张国荣,90年代的“四大天王”,一代天后梅艳芳,令人扼腕的陈百强、张雨生,他们的影响力在20世纪末依然强劲。
张雨生对摇滚、蓝调等风格的探索停在了《口是心非》,抱憾离去。
张信哲的《爱如潮水》《让我忘记你的脸》等一连串扎心之歌对你一顿连击
羽泉的《最美》。
小虎队
1984年春晚,香港歌手张明敏献唱《我的中国心》。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