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人,能做什么? | 重看《沉默的羔羊》

30多年过去了,电影《沉默的羔羊》依旧是目前唯一一部获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恐怖片。在学者张屏瑾看来,《沉默的羔羊》并非犯罪娱乐电影,而是一部深刻的女性主义题材的文艺片。
点击收听本新闻
听新闻

一个女人,能做什么? | 重看《沉默的羔羊》

30多年过去了,电影《沉默的羔羊》依旧是目前唯一一部获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恐怖片。《沉默的羔羊》改编自美国作家托马斯·哈里斯的同名小说,在原著里有很多情节是关于汉尼拔的,而在电影中他却仅出现了16分钟。

而外柔内刚的探员克拉丽丝·史达琳,才是电影中真正的大女主。冷血的汉尼拔与变态“水牛比尔”渲染出来的恐慌,都转嫁到了奋力拯救受害者的克拉丽丝身上……这位女探员在影片里时刻被孤立,又被那些强壮的、上层的、危险的男性所威胁。

在学者张屏瑾看来,《沉默的羔羊》并非犯罪娱乐电影,而是一部深刻的女性主义题材的文艺片——“这个世界并没有为女人准备007那样的传奇舞台”,所以克拉丽丝“在男人的世界里”的境况,可以说是部分女性生存现状的夸张演绎。

下文中,张屏瑾带我们重看《沉默的羔羊》,分析克拉丽丝如何“击败”罪犯以及那些男同事,并且以此电影为契机,去欣赏更多女性主义题材的影片。(文末整理出了文中所有提到的电影,以解片荒。)

下文摘选自《女性影像手册》,经出版社授权推送。

在男人的世界里

(节选)

文 | 张屏瑾

“男人的世界里孤独的一个女人”

联邦调查局女探员克拉丽丝,电影史上最真实、也最令人难忘的探员形象,至今无人超越,而正是这个原因,使朱迪·福斯特拒绝了《沉默的羔羊》几部续集的邀请,她说“不想再重复自己”,她也没有接受电影成功后纷至沓来的类似角色的片约。今天看来,《沉默的羔羊》与它的续集确实不是一回事,它就不是一部犯罪娱乐电影,也不是一部假装里面还有深刻思想的犯罪娱乐电影,它就是一部深刻的文艺片,假如我们从女性形象这个角度看的话。

《沉默的羔羊》原著作者在把版权卖给制片方时,已经想好请朱迪·福斯特担任女主角,但导演乔纳森·戴米想找米歇尔·菲佛来演,最终菲佛觉得情节太过血腥,没有接受,电影还是启用了福斯特。菲佛身高172厘米,福斯特身高只有160厘米,这是两人最直观的区别。在电影里,克拉丽丝进了电梯,挤在一群男探员中间,她比他们矮了一大截,电影在这里,由下而上的角度给了一个静物式的镜头,显示鲜明的对比:在一群男人中间的这个女人,她是如此矮小、瘦弱、不值一看,而他们一个个都像天神一样健壮、完美。电梯中特有的静寂使得这种对比更显得压抑了。这一经典镜头被后世其他电影不断模仿,当要表现男人的世界里孤独的一个女人时,电梯竟成了最好的道具。

《沉默的羔羊》中的男性凝视

《沉默的羔羊》中的男性凝视

除非女人越长越高,这个电梯性别迷思可能会被打破,但我很怀疑高个子的,比男人还高的女人能否表征女性在这个社会中的位置,她们的高度足够成为米歇尔·菲佛后来在《蝙蝠侠归来》一片中饰演的“猫女”那么有视觉美感,但也仅仅制造视觉的满足而已。众所周知,视觉的观看与满足本身就是男性化的权力展示,太多的理论家已经为我们阐释过这一点了。因此,男人的世界里如果出现了轻轻松松就美貌又全能的女性,恐怕还是出于某种臆想。

克拉丽丝瘦小,其貌不扬,讲话还有口音,在罪案调查现场,清一色的男性警察,他们用好奇中带着傲慢的目光打量这位联邦调查局派来的“上级”,令她感到极为不适,但这并不能影响她的胆量和恒心。这部电影所讲的这个连环杀人案,绑架、剥皮等情节均取自现实,而向监狱里的连环杀手求教怎么捕捉另一个连环杀手,也是真实发生过的事。很多人都看出,克拉丽丝的成功在于无所畏惧,难道她能比身边的男人们更无所畏惧吗?她得到了探访汉尼拔博士的机会,是因为调查局主管克劳福运用了“男性的直觉”,觉得她身上有种气质,可能会得到汉尼拔的青睐。

克拉丽丝穿过那条长长的、集重罪与精神变态于一处的监狱走廊,走廊尽头的汉尼拔在等着她,几乎是一种召唤,他的亮相是以克拉丽丝的视角呈现的,观众看到的是她对他的第一印象:干净、优雅、彬彬有礼,他朝她微笑着。“不要对他讲任何自己私人的事情。”她想起别人对她的告诫。但他偏要用情报与她交换她的故事,克拉丽丝的童年和少女的经验因此被打开。

《沉默的羔羊》剧照

《沉默的羔羊》剧照

汉尼拔这样一个变态杀人魔,却是唯一有耐心倾听克拉丽丝的故事的人,他们俩之间构成了一种奇特的对位关系,某种程度上是互相征服,但并不是男与女之间的那种肉欲的征服,而是智力和意志力上的缠绕与博弈。汉尼拔也有一点像穷尽了人类知识的浮士德,他的生命激情和驱力释放在了生食同类的行为之上,已不再是一个普通男人。这部电影因为有了汉尼拔,从而使得克拉丽丝女性僭越的野心有了一线希望。

电影开头,克拉丽丝一个人在山地训练营里跑步,汗流浃背,穿越重重障碍而不停步,这第一个长镜头已经暗示她的毅力和能量。实际上,为了表现联邦调查局的训练实景,《沉默的羔羊》剧组实地考察了几个月,力求还原调查局日常训练的枯燥与笨拙感,这是同类题材的电影或电视剧所不具备的,既然是拍电影,多少也要求一点儿视觉效果和神话色彩吧?但也只有在这样纪录片般的场景还原中,才会有一点表达女性真实处境的可能,这样真实的世界里获得成功的女人太少,表现这种真实也就太难能可贵了

在很容易被娱乐化的警匪电影里,女性角色的存在通常是为了增加观赏效果,而欣赏过成群结队的超模打女、花瓶警官以后,竟然很难再找出第二个克拉丽丝。我绞尽脑汁,想到的是1996年科恩兄弟导演的电影《冰血暴》,里面那个平淡无奇,身怀六甲的女警察玛戈,也是凭着一股倔强而追到真凶。扮演玛戈的演员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虽然是在电影开始后半个多小时才登场的,仍因这个角色获得了次年的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在有史以来一众星光熠熠的女主角获奖者中,她似乎并不引人关注,直到2018年她在《三块广告牌》里令人震惊的表演,同时得到了包括奥斯卡、金球奖等在内的五种最佳女主角奖,人们才发现,当年40岁的女警察,成了60岁的复仇女神,在沉默中爆发的她,对抗的正是警察局。

《冰血暴》中,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饰演警员玛戈

《冰血暴》中,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饰演警员玛戈

一个女人,能做什么?

克拉丽丝内心的无力感被汉尼拔逼问了出来。童年时期,她成了孤儿,被牧场主收养,晚上她听见了待宰的羔羊的尖叫声,她想拯救她们,但只抱起了其中一只,还是跑不动,跑不远,她失败了。在充满了沉默或尖叫的羔羊的世界里,汉尼拔暗示这个问题:你怎么办?一个女人,能做什么?

哲学家解释世界,但重要的是改变世界。

我们很难想象世界由一个女人来改变。迄今为止,接近过改变世界这件事的女人有哪些呢?如果从人类的科学发明的角度看,那最伟大的非居里夫人莫属。玛丽·居里得过两次诺贝尔奖,为科学事业奉献终生,她发现了几种重要的元素,从某种程度上说,发现镭的重要性不亚于发明电。她还哺育了一门忠良,女儿、女婿都是极优秀的科学家、作家和外交家。如果没有她,居里这个姓氏将不会像今天这样,在全世界广为人知。

关于居里夫人的电影不多,1943年好莱坞拍过中规中矩的一版,这部黑白片可以入选青少年课外电影,它尽善尽美地描写了玛丽刻苦的学习,过人的天资,与居里命中注定又不乏浪漫的爱情,痛失丈夫后的发奋投身科学,等等。看完也觉得无可厚非,作为科学伟人的人物不如此表现又能如何,难道去写她的私生活,就像女导演玛丽·诺埃尔那样?她2016年自编自导的传记电影《玛丽·居里》,完全将焦点对准了作为女人的玛丽·居里。有人愤怒地问道:“我为什么要花一个多小时去看居里夫人洗澡以及勾搭有妇之夫?”“她到底哪点像个科学家了?”可见科学家的人设在居里夫人这里始终是最强大的一种。

《玛丽·居里》剧照

《玛丽·居里》剧照

的确,电影一开始,就如同是一部法国情色电影,用了五分钟表现男女之间你侬我侬的缠绵,实际这是在拍居里与居里夫人的日常生活,他们看起来不像两个科学家,倒像一对新婚夫妇,神奇的是边上还有两个穿戴整齐的孩子。电影没有告诉观众他们保持激情的秘诀是什么,但这不重要,导演只是在为刻画玛丽·居里的性格而做铺垫,由此观众可以进入如下语境:她是科学家,但她更是一个需要爱和亲密关系的女人。接下来的故事是,居里不幸死于车祸,玛丽不得不自己去面对科学家群体,在那些男人中间,既与他们分享研究成果,又面对他们各种各样的或好奇或轻慢的态度。电影的重心不是科学,科学在这里反倒成了甜点,而爱本身是苦涩的。玛丽·居里爱上了丈夫生前的学生,他们不顾一切地在一起了。女科学家就像身处这一角色里的所有女人,要承受一切一模一样的煎熬与代价,结果是最糟糕的:无法离婚,丑闻爆发,记者蜂拥而至,甚至她的波兰犹太人身份都被拿出来说事。等到诺贝尔奖的颁发也受到了干扰,居里夫人才以女人的身份说了一句话:与历届诺贝尔奖得主的私生活相比,你们如果不让我得奖,那只是因为我是个女人。

这部电影的主旨没有任何问题,波兰女演员卡洛琳娜·格鲁斯卡的身量气质与年轻时的居里夫人颇为神似。我特别喜欢片尾的设计,玛丽穿着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长袍,推着自行车,出现并行走在二十一世纪巴黎的大街小巷,没有什么比独自行走更能表现一个女人的尊严了。可惜的是,电影没能将女人与科学更好地调和起来,科学还是科学,女人还是女人,虽然把这个女人表现得足够细腻,但是,似乎越是细腻地去表现一个女人,就越觉得与她为之奋斗的东西无关了,这是一个刻画拥有杰出事业的女人时常常发生的悖论。归根到底还是这样一个老问题,她这么成功,那么她到底是男人还是女人?

在历史的书写中,各行各业优秀的女性和她们杰出的事业被记录下来,电影则将这些名字还原成形象,这样做有其重要的意义,因为人们通常总是把某种事业的伟大成果视为男性的,无论是战场上杀敌还是发现科学元素,无论是创造哲学概念还是抓住变态杀人狂。要把这些成功的女人呈现为具体的形象,那该如何将之与男性化的事业和成果结合到一起?这是艺术创作的难题,更是生活的难题。

“因为你是女人才会这么想”

稚嫩的实习生探员克拉丽丝看起来更像一个文员或秘书,当她仗着身体短小强行钻进被锁住的废弃仓库时,那不顾一切的勇气确实令人有几分担心。最后那场一对一火拼绝没有一点“霹雳娇娃”式的香艳,在切断了电源的黑屋子里,她紧张得满头大汗如瞎猫,同样持枪的对手却戴着红外线眼镜窥视她,手中枪成了克拉丽丝唯一的依靠,听到一点动静、转身连发、击毙对手,生死一秒之间,她胜在开枪快。

《沉默的羔羊》剧照

《沉默的羔羊》剧照

女人输在体能吗?热兵器发明以后,女人在战场上的作用越来越大,世界十大狙击手中有好几个是女性,以女枪手为主题的电影,东西方都拍过。所以人们的这种印象其实是错误的,真正持续地让女人走开的,不是手枪,而是哲学。这精神力量的最高形式,对性别的排斥程度,要远远胜过男女之间肉体力量的角逐,想想电影里女知识分子、科学家的形象总数能否与女武士、女特工相比。波伏娃曾经叹道,在与男人辩论时,他们总是说,因为你是女人才会这么想,而她只能回答,不,因为客观事实如此我才这么想。可见,话语的壁垒比肉体的差距更加难以打破,女人一思考……

表现女作家、女知识分子的电影并非没有,但也很少真正去表现其写作状况。要么是《成为简·奥斯丁》这样的写她们的感情故事,要么是《时时刻刻》这样的写她们的焦虑症。相比之下,2018年的美国电影《柯莱特》,算是谈论写作本身比较多的一部。

令人沮丧的是,女才子的旁边往往有一个更具实力的男才子,就像月亮和太阳,而太阳肯定是更霸气的,比如《罗丹的情人》里的罗丹与卡米耶尔,《弗里达》里的迭戈·里维拉与弗里达。

凯拉·奈特莉饰演的柯莱特,是法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女作家之一、诺奖提名者茜多妮·加布里埃尔·柯莱特

凯拉·奈特莉饰演的柯莱特,是法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女作家之一、诺奖提名者茜多妮·加布里埃尔·柯莱特

好在柯莱特身边的男人,她的丈夫是个懦弱的伪君子,她不用花太多力气就能够摆脱他。主演凯拉·奈特莉虽不算特别漂亮,却是个可塑性很强的演员,瘦削的身体,有棱角的脸廓,聪慧的眼神,十分合适表现一个几乎是雌雄同体的女作家,这不仅指柯莱特的双性恋倾向而言,也呈现在她的写作视角之中。

可惜的是,电影止步于柯莱特的独立写作展开之际,而没有涉及她之后更加戏剧化的人生,是因为其中不再有一个男主角了么?

谁在关心人类

天蝎座的朱迪·福斯特,1962年出生于美国加州,三岁就开始拍广告,十四岁参演《出租车司机》,得到奥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1989年、1991年得到两次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后一次就是凭借《沉默的羔羊》里的出色演出。

福斯特毕业于耶鲁大学文学系,主修古典文学、美国文学,拿到了文学学士学位和拉丁语学士学位,还会使用法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她的毕业论文研究的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在中年时期,她由演员转型为导演、制片人和评委,五十岁时,她获得了金球奖终身成就奖。福斯特内在的强悍渐渐融化了她外在的美貌,如果你相信星座话语,据说这是很典型的天蝎星相特点。

《出租车司机》中的朱迪·福斯特

《出租车司机》中的朱迪·福斯特

虽然拒绝了参与《沉默的羔羊》的续集,但福斯特后来所主演的电影,还是充分展现了她内在的力量,她是如此善于扮演化解危机的女性,无论是在飞机上,在孤岛中,还是在密室里。面临重重危机,她不得已既是女人,又扮演男人,细数起来,她所扮演的女性角色大多是孤身一人,丈夫不是已死,就是抛下了她,她必须自我保护以及保护身边的人。因此,在福斯特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双重性别气质。这种气质使她获得了一种雅典娜般的强大气场,更加重要的是,这种气场和感觉很难被符号化,它需要在具体的事件和场景中,依循不同的矛盾而渐次展开,而不是像一个女版007那样放之四海而皆准,这个世界并没有为女人准备007那样的传奇舞台

克拉丽丝对汉尼拔说出她童年时期的秘密,和一般人所感兴趣的那种女孩的秘密很不一样。她对羔羊的怜悯之心,她拯救它们的冲动,为何会让她感到羞耻?在《圣经》里,上帝要寻找一只离群的羔羊,那一只就成了最珍贵的一只。对克拉丽丝来说,在她听到羔羊尖叫的那一刻起,她就具有了造物主般的痛苦与慈悲,在某种意义上,她并非要与男人竞争,虽然他们以为她要竞争,就像法利赛人以为耶稣要与他们竞争一样。实际上,她有着自己的愿望、驱力与恐惧,汉尼拔看出了这一点,才对她产生了兴趣。女人为什么不能对万事万物怀有普遍的怜悯与拯救之心呢?而首先是,她为什么不能把自己放在人类的普遍问题中去思考呢?

很多人认为妇女平权运动发生在现代社会早期,甚至是属于前现代社会的。其实,大多数发达国家中的妇女投票权直到二十世纪才实现。就拿英国来说,妇女投票权的获得,既不是在唐顿庄园里喝下午茶,不知“周末”为何物的贵族妇女所为,也不是领导时尚潮流的中产阶级女性所为,而是来自于底层的纺织女工的斗争。

2015年的英国电影《妇女参政论者》刻画了这一斗争的过程,其中的女性人物个个都有原型,带有很强的传记性。这又是一部全女性班底的电影,从导演到几大主演,再到几位甘当配角的男演员,可谓星光璀璨。凯拉·穆里根演的瓦茨,原型是汉娜·米歇尔,一个底层的女裁缝,在电影中她是纺织厂女工,原本懵懵懂懂、吃苦耐劳,意外被卷入了平权运动,并成为其中的中坚力量。海伦娜·卡特饰演激进的药剂师伊迪斯,她和她的丈夫在历史上也有真实原型:古尔德夫妇。两人都是坚定的妇女参政联合会的成员,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他们经常一起上街投掷石块表示抗议。

电影中的伊迪斯身上还有另外一位女权主义者的影子:伊迪斯·加鲁德,她发明了妇女防身术训练,让组织成员学会保护自己,还在女权领袖身边成立了一支业余保镖的队伍。艾米丽·戴维森和潘科赫斯特夫人,这两个人物以真名出现在了电影中,前者为了引发公众的关注,死在赛马会的马蹄之下,后者是著名的女权主义领袖,她的公开演讲激励了许多女性加入平权斗争。

《妇女参政论者》中,梅丽尔·斯特里普饰演潘科赫斯特夫人

《妇女参政论者》中,梅丽尔·斯特里普饰演潘科赫斯特夫人

潘科赫斯特夫人这个角色由梅丽尔·斯特里普来演再合适不过了,虽然只是惊鸿一瞥的几幕戏,却包含了斯特里普本人带来的许许多多女性形象的集成,这就是优秀的演员对于塑造人物形象的贡献。而扮演睿智、沉稳、既有书卷气又有几分古灵精怪的伊迪斯,也是优秀的女演员海伦娜·卡特的强项。有这些女性角色及前辈女演员加持,八零后演员凯拉·穆里根戏里戏外都看得出成长。到了1928年,女性参政论者终于争取到了英国国内所有成年女性的普选权,电影末尾还标出了世界主要国家建立妇女普选权的年份。

在我看来,《妇女参政论者》中还有一个隐藏的问题,瓦茨的丈夫,本·威肖扮演的纺织厂工人,反对自己的妻子参加平权运动,一方面,他觉得妻子不应该去管这样的闲事,另一方面,男性工友们对他的讥笑让他难以忍受。电影里的警察局长因此很有自信地说:不要再关她们了,让她们那些粗鲁的丈夫去管教她们吧。这一幕展现了典型的现代历史中的女性困境:在性别相同的人中因为阶层的不同而彼此隔膜,在阶层相同的人中又因为性别不同而难以互通。在电影中,瓦茨与丈夫分手导致她失去了儿子,而另一位女权运动者在恶劣环境中从不退缩,有一天却突然宣告要退出平权组织,原因是她怀孕了,必须自己守护肚子里的生命。此时此刻,女人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软弱。

是拯救所有人,还是仅能看护那一只羔羊,女权运动的果实来得如此之晚,如此不完整,与这个问题的答案有关吧。

三个女人,另外还有三个

克拉丽丝穿越那条长长的走廊去见汉尼拔,有人对她吹口哨,有人说脏话,有人朝她脸上甩了一团精液,这条走廊每次都让她几乎窒息。这当然是在监狱环境中。在正常社会里,她要面对的是轻慢和不信任,没有人相信她能够破案,这种不信任让她最后孤身一人陷入险境。在各种各样的职业中,女性不仅要面对事业本身的难题,还需要应对男队友埋伏下的各种地雷。“霸道总裁”的故事延伸出各种猎奇的表述,“Me Too”运动轰轰烈烈,却正在引发一些不满,同时也在朝抽象的政治正确演变,有时候反而遮蔽了现实的复杂性。

《沉默的羔羊》剧照

《沉默的羔羊》剧照

2019年加拿大、美国联合摄制的《爆炸新闻》,又是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情节并不复杂,福克斯电视台的灵魂人物罗杰·埃尔斯,对手下的女员工长期进行性骚扰,但他同时也帮助她们获得晋升,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女主播,这些女人们从来没有想过要控诉他的行为。直到其中的一个,由妮可尔·基德曼扮演的格雷琴·卡尔森,多年来她一直收集罗杰·埃尔斯对她施行性骚扰的证据,在被调到二流节目后,她决定发声。另一位理查兹·塞隆扮演的梅根·凯利在节目中正与罗杰产生矛盾,与格雷琴不同的是,她的事业如日中天,这使她在事件刚开始时一直保持沉默。电影表现她是如何一步步自我对话,打开良知,做出正确的抉择。

格雷琴·卡尔森和梅根·凯利都是埃尔斯性骚扰案件中真实的当事人,福克斯电视台的著名女主播,还有一个由九零后的玛格特·罗比扮演的凯拉,虽然是一个虚构的人物,她的处境却最具有普遍性,作为一个职场新人,最容易被当做猎物,也可以说,她就是格雷琴与梅根年轻时的影子。电影运用了一定的化妆技术,使妮可·基德曼和查理兹·塞隆与她们扮演的两位女主播的相似之处陡然增高。这当然是为了追求纪实性,而在这样敏感的主题上高度追求纪实性,往往是为了更强烈地表现出事件的现实感。

查理兹·塞隆是能文能武的一个演员,在这部电影里,她的外貌、言谈举止几乎复刻了一个梅根·凯利,同时又再现了人物细微的心理变化。与新人凯拉相比,梅根的患得患失更多地出于她的自信,而不是恐惧,这是成功女性常常会出现的状态,她已不再过多地考虑自己的性别,她觉得既然自己和男性处于一个平台上了,性骚扰这种事就已不足挂齿,虽然午夜梦回,过去受到的屈辱还会复现在眼前,但她更倾向于将之遗忘。格雷琴对老板的揭发使梅根不得不面临选择,但想起自己是女人,等于承认自己是弱者,遭到骚扰的女人都会为这一点感到痛苦万分

《爆炸新闻》海报

《爆炸新闻》海报

电影的海报是三个女人的大幅头像组合,这很有道理,她们的主体展现是这部电影最重要的内容,然而三个人各有一半的脸沉寂于阴影,她们的头像之间也用黑色线条加以切割,表现她们虽然在同一个处境之中,彼此的悲欢却并不相通。在电影里,三个人处在不同的阶层和生活状况之中,几乎没有私下交流。只有一次偶然间她们乘坐了同一趟电梯,密闭的空间里某种奇异的气氛在发酵,她们仍未察觉,直到格雷琴与凯拉两人,都在老板罗杰的办公室那个特殊的楼层走出电梯,故事才急转直下,但她们最终也没有结成同盟,只是用各自的方式打赢了自己的仗。

与《爆炸新闻》有相似之处,又有明显不同的,是2017年的美国电影《隐藏人物》。这也是三个女人的故事,不过,是三个黑人女性。故事发生的地点也毫不逊色于福克斯电视台,《隐藏人物》讲的是发生在NASA的事。此片同样也是一部表现真实历史的传记电影,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曾经有三个黑人女性,作为数学家、工程师和计算机人员,在NASA的发展历史中起到过重要的作用。

《隐藏人物》剧照

《隐藏人物》剧照

女性,加上黑人,可以想见的沉重感扑面而来,“有色人种专用”的洗手间、饮水设备、办公室,让NASA充满了与登月这样的前沿技术不和谐的保守气氛,更不用说来自男同事的轻蔑与排挤了。不过导演西奥多·梅尔举重若轻,采用了浓烈的画面色彩和轻喜剧的风格,来表现这三位处于性别、种族的双重枷锁下的天才女性。

与白人女主播们不同的是,凯瑟琳·约翰逊,多罗西·沃恩和玛丽·杰克逊始终相亲相爱、团结互助,环境的冷酷无情被她们彼此之间的取暖和滋养消解了不少。扮演她们的三位黑人女演员也不简单,塔拉吉·汉森和奥克塔维亚·斯宾瑟都出演过多部电影、电视剧,获得多次奥斯卡、金球奖以及其他奖项获提名,加奈尔·梦奈是荣获格莱美奖的优秀歌手与音乐制作人,虽然她们在表演方面的获奖多为最佳女配角,但倘若不算肤色打掉的折扣,她们都已经是各自的跑道上接近满分的选手了。而我们终究还是不知道她们的存在。

《隐藏人物》选择正面表现这几位女性的乐观态度,面对歧视她们百折不挠,为人类的科技,不,是为美国与苏联的军备竞赛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国家主义的需要,女人,黑人,是否还能有机会将自己的力量表现出来并得到认可。无论父权制的国家主义,还是父权制的资本主义,都为女人提供了机会,又使她们陷入更深的迷惘。女人在一个他者的世界里已经获得了不小的成绩,这会让女人就此取得改造这个世界的资格,或产生出这样的意愿吗?疑问才刚刚开始。

文中影单推荐

《沉默的羔羊》

《蝙蝠侠归来》

《冰血暴》

《三块广告牌》

《玛丽·居里》

《成为简·奥斯丁》

《时时刻刻》

《柯莱特》

《罗丹的情人》

《弗里达》

《汉娜·阿伦特》

《出租车司机》

《罗莎·卢森堡》

《妇女参政论者》

《性别为本》

《万物理论》

《爆炸新闻》

《隐藏人物》

本文节选自

本文节选自

一个女人,能做什么? | 重看《沉默的羔羊》

《女性影像手册》

作者:张屏瑾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22-6-20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