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获悉,“艺者风华——浙江油画百年大展”12月12日在浙江美术馆开幕。展览通过280余件油画作品,呈现从李叔同、林风眠两位先驱始经吴大羽、蔡威廉、方干民等民国先师们传承直至关良、倪贻德等诸先生在浙江油画百年进程中的个人和群体身体力行的极致探索与追求。
1912年,旅日归来的一代文坛奇才李叔同受邀到浙江两级师范学校任教,教习音乐与图画课程。这位中国近代社会文化转型的重要英才来杭,成为浙江这片土地上油画生长的最早播种人,从而拉开浙江油画百年历史的序幕。1928年,蔡元培筹建的国立艺术院成立,油画家林风眠出任校长。一根油画笔随着李叔同、林风眠等人来到浙江,传入一代代浙江人手中。
展览现场
展览涵盖了老、中、青三代油画家的油画作品280余件,讲述了一代又一代艺术“新青年”们在不同时期的创作面貌。
展览分为“百年史诗”“大气存雄”“行健如虹”“蓄素千寻”四大版块,以浙江油画百年纪事、历史与主题性油画作品、浙江油画名家代表作品、浙江油画家艺术研究案例为线索,展示了一百年来浙江油画名家佳作、浙江油画在重大历史题材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也意在呈现近年来当代浙江油画创作中表现出的新观念,突显浙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在推动新时代文化浙江建设中的重要力量。
“百年史诗”
油画是西方绘画中的主要画种,虽然它传入中国已有数百年历史,但它在中国的生根和发展,主要是从20世纪初开始的。
浙江油画是中国油画的艺术重镇之一。百余年间,浙江油画风起云涌,艺术大家辈出,是中国油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蓄素千寻——浙江油画百年纪事年表”呈现的是有关浙江油画百余年历史长河中的主要人物、事件、作品、著述及学术活动等内容信息。
浙江油画百年的重要历史时刻
1914,李叔同首次在教学中开设人体写生课程。
1914,李叔同首次在教学中开设人体写生课程。
1928,3月,国立艺术院于杭州西湖孤山罗苑开学,“以培养专门艺术人才,倡导艺术运动,促进社会美育为宗旨”。
1928年3月,国立艺术院于杭州西湖孤山罗苑开学。
1955,中央美院华东分院撤销绘画系。油画、彩墨画、版画改科为系。黎冰鸿任中央美院华东分院油画系主任。教员有颜文樑、关良、金冶、胡善馀、林达川、费以复、王流秋、王德威、曹思明、吴德隆、周诗成、何志生等。
1955,中央美院华东分院撤销绘画系。油画、彩墨画、版画改科为系。
1960年,受罗马尼亚文化部派遣,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决定,埃乌琴·博巴和夫人哈其乌·博巴·吉娜,到浙江美术学院主持油画训练班的教学,即“博巴油训班”。该训练班历时两年。
1960年“博巴油训班”
1983年,浙江省油画研究会成立。王流秋为会长,聘莫朴、颜文樑、关良、黎冰鸿、金冶、朱金楼、方干民、胡善馀、林达川、沙耆为研究会顾问。
1983年,浙江省油画研究会成立。
1985,法籍华裔著名画家赵无极在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举办绘画讲习班。
1985,法籍华裔著名画家赵无极在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举办绘画讲习班。
1993年,司徒立来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讲学,与蔡亮、徐芒耀共同举办“具象表现绘画讲习班”,第一次在国内完整提出并实践具象表现绘画理论及方法。
1993年“具象表现绘画讲习班”
1999年,中国美术学院隆重举行纪念林风眠诞辰10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在杭州举行纪念会、林风眠故居纪念馆开馆仪式。
1999年,中国美术学院举行纪念林风眠诞辰10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
在上海美术馆举办大型展览“林风眠之路——林风眠百岁诞辰纪念展”,举行国际学术研讨会。同时出版大型画册《林风眠之路》《林风眠与二十世纪中国美术 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西湖论艺 林风眠及其同事艺术文集》。
2010年,中国油画学会进行主席团的换届选举工作。许江当选为中国油画学会主席。
许江
2014年,“我们在绘画中——中国油画国美之路”展览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展览共展出百余位艺术家的300多件作品,是中国美术学院建校86周年以来首次全面的油画回顾展。
“我们在绘画中——中国油画国美之路”展览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
“我们在绘画中——中国油画国美之路”展览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
“大气存雄”
“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惑”,凛然大气,史诗风华,“大气存雄”是也。
这一版块以浙江近现代以来的历史与主题性绘画为主线,集中展现浙江油画家强烈的使命担当精神和家国情怀,它们直接指向历史的审美叙事与图像建构,从而连贯起百年浙江油画的宏大精神谱系。
《延安火炬》,作者蔡亮
《红潮——五四运动》,作者许江、孙景刚、邬大勇
从林风眠《人类的痛苦》到新世纪以来的历次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浙江油画家始终将自我艺术实践自觉融入民族历史的发展进程,在一次次的创作与体验中感通“人民之心”,积累了丰硕的创作成果,书写了一部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奋斗史诗。展览中的不少作品已成为时代的经典,融汇成人们对于历史最为深刻的图像记忆。它们不仅具有“图像证史”的特殊价值,也展现了一代代浙江油画家对油画语言的深刻领悟力和感受力,尤其包含了艺术家们不断开拓现实主义表现语汇的巨大学术勇气。
《桥上的风景》,作者何红舟
古道照颜色,一一垂丹青。诸气萃然,积健为雄,庶几披图可现。
“行健如虹”
行健如虹展区波澜壮阔,展示浙江油画百年进程中,一百四十位艺术家的150余件代表性作品。这是个人,也是群体身体力行的极致探索与追求。
李叔同 《半裸女像》 约1909年作 修复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庞薰琹 《静物》 1947年 中国美术馆藏
吴大羽 《色草》 52x37cm 1984年 中国美术馆藏
浙江油画百年进程,历经启蒙传播、改造融合,走向开放新生、多元拓展;追溯其起点,由李叔同、林风眠两位先驱始,经吴大羽、蔡威廉、方干民等民国先师们传承、至关良、倪贻德、黎冰鸿、莫朴、王流秋、汪诚一、肖峰、全山石诸先生起承转合,及至浙江40、50后画家们薪火开拓,再到60、70、80后画家们锐意进取;筚路蓝缕、跌宕起伏,浙江油画始终强调创造性转换融合中西艺术,始终坚持对中国艺术精神与现代主义的兼容并蓄。
《3.12.86》,作者赵无极
朱德群 《希望之光》 65x55cm 1993年 浙江美术馆藏
吴冠中 《眼》 80x80cm 2009年 浙江美术馆藏
浙江油画百年进程,学术文脉深厚,群星璀璨,纷呈多彩,浙江油画人坚守艺术理想与人文价值,不断研究油画语言并开拓思考。他们或因诗性意化抒写山水韵致、彩墨生机;或深入研究油画触味本体与写实语言;他们或锁定于现实生活周遭,或反思并探讨东西方文化历史与地缘;他们或审读时代使命、面对宏大的历史叙事;或面向未来、以先锋的姿态塑造人性……
王流秋 《露宿》 73×100cm 1957年 浙江省博物馆藏
埃乌琴·博巴 《孤山秋色》 66x92cm 1961-1962年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肖峰 《娃娜大婶》 90x115cm 1957年 自藏
全山石 《英勇不屈》 233×216cm 1961年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蓄素千寻”
“巫峡千寻,走云连风,饮真茹强,蓄素守中”,浙江油画的百年路途中曾涌现出无数恪守真我、独具风华的身影。这一单元正聚焦于此,通过四个案例——“艺履峥嵘”、“博巴之训”、“具表研究”和“乡土深根”来打捞起往昔岁月的剪影。
艺旅求索,透过饱含风霜的笔触,我们见到身陷囹圄的王流秋使用简陋材料坚持创作;可见金冶孜孜以求探索印象派绘画;可见朱金楼先生不断试验如何将色彩注入墨纸;亦可见胡善馀和林达川先生沉浸在抒情的写生世界中……
这片土地不仅铭刻着一个个筚路蓝缕的身影,更记录下一声声泽被深远的艺术惊雷。
《林风眠》,作者金一德
1960年秋,博巴油训班自浙江美术学院始,以其独特的教学方法,打破了许多思想上的清规戒律,为形式与内容、写实与表现、西方与东方等众多话题留下可资考察和研究的线索。
司徒立 《二十四诗品之流动》 200x178cm 2017年 光达美术馆藏
具象表现研究是另一极具代表性的艺术现象。自司徒立先生在中国美院传播绘画方法的批判式体验开始,具象表现绘画就跬积着知行合一的力量,三十年来重构了绘画词典,并将之深嵌于绘画课程体系,进而重塑绘画方法论。
《雁荡风韵》部分,作者侯传芳
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还有一批青年艺者深耕于田畦陌上,孕育出的作品具有坚守原乡的人性特征和精神力量,代表着当代艺术创造的民间生态。
(本文据浙江美术馆公众号、《浙江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