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蒸花馍画脸谱看皮影 将活态博物馆搬进孩子身边
蒸花馍 画脸谱 看皮影 将活态博物馆搬进孩子身边
西安新闻网讯非遗雨露润幼苗、民俗妙韵慧童心。“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西安的孩子们学会了蒸花馍、画秦腔脸谱,这不得不说是让古老技艺进行体验式传承的最好方式。连日来,碑林区非遗保护中心的专家走进东木头市幼儿园、东厅门小学、大学南路小学,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的专家则分别走进了西安市第二聋哑学校,周至县集贤镇中心小学以及长安区太乙宫街办中心小学,让数千中小学生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陕西拳法让孩子们大为惊叹
连日来,西安市非遗保护中心精心挑选秦腔板胡手工制作技艺、关中秦腔戏剧脸谱、路氏白猿通背拳、雁塔结绳技艺、周至剪纸、陕西红拳、戏剧盔帽制作技艺、打草鞋技艺、陶埙制作技艺、户县社火、太极、形意六合刀、左手剪纸等活跃在西安的非遗项目,传承人走进多座校园,丰富多彩的非遗传承活动,赢得了孩子们阵阵掌声、叫好声。
在聋哑学校,孩子们在哑语老师们的翻译协助下第一次了解到《非遗法》的意义,而民间艺术家则将各自的拿手绝活一一施展开来。长期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的孩子们,看到流星拳、子午鸳鸯钺、滚龙剑、通背扇等各路武术项目表演得虎虎生风,尤其是路氏白猿通背拳,表演者犹似莲上舞蹈,气质飘逸非凡,让孩子们大为惊叹。这是他们第一次看到这么完整、种类如此丰富的武术表演。大家用手语点赞:“关中拳法了不起,比在武侠大片里看到的还惊心动魄!”
9年培育200余西安鼓乐小小传承人
在周至县集贤镇的非遗展演中,一群12岁左右的孩子化身唐朝乐师,吹笙、击鼓、敲云锣……合奏起千年前的盛唐遗韵。
在这次活动中,西安市非遗保护中心和周至县非遗保护中心挑选了40多名高年级的孩子,让他们身着唐代华服,组成了一支“唐朝宫廷乐队”,共同演奏了4首西安鼓乐乐曲,音色清丽婉转,仿佛让人置身于唐代宫廷盛宴之中。据介绍,从2009年西安鼓乐被列入世界非遗名录之后,集贤镇中心小学就设立了鼓乐班,从民间鼓乐社聘请老师来培养孩子们,孩子们从4年级开始学习,进步很快。9年时间,集贤镇中心小学共培养了200余名西安鼓乐小小传承人,目前孩子们已经可以表演出相当完整成熟的乐曲,令人欣慰感慨。在孩子们身上,人们看到了西安鼓乐传承的希望。
娃娃们爱上做花馍画脸谱
用糖稀画出的小猪佩琦让孩子们乐不可支,皮影戏令孩子们看得目不转睛……31日在东木头市幼儿园,孩子们在民间艺术家的帮助下,蒸出了一锅各种造型的彩色花馍。更令人赞叹的是,孩子们利用团扇,画出了一个个精妙的秦腔脸谱。尽管孩子们是第一次蒸花馍、画脸谱,但他们用稚嫩的小手做得有模有样。此外,碑林区非遗保护中心还带着剪纸等项目走进了东厅门小学和大学南路小学,剪纸、传统插花、绳结成为最受孩子们欢迎的技艺。
据介绍,西安市“非遗保护校园行”活动已在全市连续开展了十年,可以说为我市非遗保护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这项举措,使得孩子们从小就体会到关中农耕文明的独特魅力,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古人巧夺天工的匠心智慧。
文/记者 职茵 图/记者 尚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