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曼德勒的夜
城市的喧嚣早已沉寂
唯有倒塌公寓的废墟上
灯火通明,机械轰鸣……
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跨国救援正在紧张进行
来自上饶蓝天救援队的10名队员,蓝色身影在探照灯下格外显眼,他们已在这片废墟上连续奋战8个小时。
高温天气下,曼德勒当日最高气温飙升至43摄氏度。即便夜幕降临,热浪依旧肆虐,救援队员们的制服早已被汗水浸透。
“我们刚刚从搜救现场撤下来,昨天搞了一个通宵。我们在第78大街的一个位置用生命探测仪搜到有两处疑似有生命迹象的信号,昨天晚上就开始对他们进行搜索。”上饶蓝天救援队副队长朱海庆介绍。
3月28日14时20分,缅甸发生7.9级地震。29日,上饶蓝天救援队10名队员分两个批次携带PPE装备、医疗急救包等物资前往缅甸参与救援。3月30日、4月1日他们分别抵达曼德勒重灾区,并立即着手搜救工作。跨国驰援,只为每一个生命。
“我们的队员已经持续工作整整一天了,现在还在现场全力搜救疑似的幸存者。”朱海庆的声音沙哑而坚定,“希望有一个好结果,尽早挽救生命,这是我们蓝天救援队来到这里的使命。”
从朱海庆发回的照片中,曼德勒市区地震后的惨状令人触目惊心:曾经的繁华街道,如今满目疮痍,多栋公寓底部完全坍塌,瓦砾堆积成山,周边大量建筑墙体开裂,玻璃碎裂。
“我们营地在灾难核心区曼德勒的一所华人援建的师范学院里。地震给城市环境影响同样严重,道路龟裂,交通拥堵。受灾情影响,本地出现部分‘三断’(断水断电断信号),为了确保搜救通联顺利进行,到达灾区的当天,我们冒着余震频发的风险,把U频段全模式中继电台架设到了当地的一个制高点楼顶,它能够覆盖到灾区附近七百平方公里左右的区域,这样就可以让我们的搜救顺利地进行。”上饶蓝天救援队长朱海庆介绍,“这里的衣食住行,都有我们的华人志愿者给予支持。这边地震之后条件很艰苦,他们搭建的遮阳帐篷都是给我们住,我们非常感动。”
救援队员每天只休息三四个小时,马不停蹄地在多个垮塌现场进行调查询访探测,冒着余震和碎渣垮塌风险,攀废墟、登危楼、钻孔洞。为了尽快搜索幸存者信号,便于后续的行动组队员和其他救援队根据我们提供的测绘数据尽快展开科学营救。“每到一处,我都要求所有队员务必反复认真搜索。生命至上,刻不容缓,所以在生命面前,我们必须做到专业和尽职尽责。我们今天的搜救仍在继续,为了生命,我们不抛弃不放弃。”朱海庆说。
来源:大美上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