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2148亿元 济南加快推进403个工业项目

3月20日,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大力深化项目建设 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专场。凤凰网山东在会上获悉,济南加快推进总投资2148亿元的403个工业项目,带动产业链式集群规模化发展。

总投资2148亿元 济南加快推进403个工业项目

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魏斌介绍,2024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以“项目深化年”为总牵引,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工业强市三年行动为抓手,统筹推进稳增长、释潜力、强动能、优环境,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不断开创工业强市建设新局面。今年1-2月份,全市工业运行总体平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技改投资同比增长7.1%,实现良好开局。

聚力稳增长,持续筑牢工业“压舱石”

坚持把工业稳增长作为工信系统的首要任务,深入贯彻落实全省聚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着力促进固本兴新、稳进提质。一是强化运行监测服务。做强做实工业运行指挥部,健全完善监测机制,密切跟踪先行指标,加强定期调度和预研预判,及时协调解决困难问题。瞄准重点行业精准指导调控,放大汽车、装备、电子等快速增长行业支撑拉动作用,保持钢铁、建材等承压行业平稳运行。二是深入挖掘增量。加大上规入库培育指导力度,建立跟踪培育机制,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0家以上。完善提升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实现新突破。研究制定个性化支持政策,推动一批优质企业实现规模和效益倍增。是促进工业产品消费。深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专项行动,持续遴选发布《济南优势工业产品目录》,开展产销衔接、项目对接、新能源汽车下乡等活动20场以上。

聚力抓项目,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坚持以项目建设之“进”,固稳进提质之“基”,加快推进总投资2148亿元的403个工业项目,带动产业链式集群规模化发展。是提升谋划水平。按照“紧盯前沿、龙头牵引、创新培育、打造生态、沿链谋划、集群发展”的总体思路,建立产业项目策划储备“揭榜挂帅”机制,持续优化《重点产业链群招商指引》,深化按图索骥,提高项目谋划招引的科学性和精准度。二是加大推进力度。抢抓国家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政策机遇,接续推进“技改双千”工程,实施亿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300个,激活企业设备投资热情。加快推进爱旭太阳能电池、比亚迪二期、邦德激光全球研发生产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制定出台《济南市未来产业培育发展实施方案》,聚焦制造业主战场,布局未来产业新赛道。三是提升服务质效。持续完善提升常态长效服务企业机制,强化项目服务力度,努力为项目发展营造“好生态”,为项目服务练就“真本领”,为项目建设展现“宽肩膀”。统筹推进“五支”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培育人才引领型企业10家左右。办好中德(欧)中小企业合作交流大会、软件创新发展大会等重大会议活动,搭建产业合作交流新平台。

聚力促融合,建强数字经济发展引领区

坚持把数字提级赋能作为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一是加快数字产业化,统筹推进高端软件“铸魂”、集成电路“强芯”、先进计算“固链”、工业互联网“赋能”、人工智能“赋智”、新兴产业“跃升”等六大工程,争创首批中国软件名园。二是加快产业数字化,深入实施“工赋泉城”行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标行动,建好用好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年内为600家以上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免费诊断服务,加大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支持力度,新增工业互联网园区2家,培育5G工厂、晨星工厂30家以上。三是加快算网一体化,聚焦打造黄河流域信息通信枢纽中心城市,提升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统筹新建5G基站7000个,培育千兆城市示范区2—3个;加快城市算力部署,提高算力利用效能,新建设智能算力1000P以上,积极布局发展大模型。

聚力强保障,持续优化提升工信发展生态

坚持扮演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着力打造更加完善的产业体系、政策体系、服务体系。一是强化产业推进体系。发挥工业强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作用,建立重点目标任务台账,加密加严调度督导,推动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落实落细。二是强化政策供给体系。加快制定出台新一轮工业强市支持政策,通过制定“拨改投”政策清单等方式,进一步拓宽政策支持渠道,提升政策使用效能。实施创新型产业用地(M9)政策,加大专业园区谋划建设力度,推动制造业项目加快落地。三是强化企业服务体系。始终秉持“有事必应、无事不扰”的服务理念,持续完善提升服务企业常态长效机制,不断提升服务企业质效。常态化开展“工业强市看担当 惠企政策看落实”集中采访活动,加大名企名牌名家培育力度,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让名企名牌名家领跑高质量发展。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