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追剧人分两拨,
一波是“扫黑粉”,一波是“乔家粉”。
正午阳光最近带着一部“市井家庭群像戏”《乔家的儿女》回来了,果然是高质量作品输出机,开播没几集就在豆瓣拿下了8.5分。
这部剧横跨年度有点大,是以1977年到2008年这三十年的社会发展变迁为背景,来讲述乔家五个孩子:一成(白宇 饰)、二强(张晚意 饰)、三丽(毛晓彤饰)、四美(宋祖儿 饰)、七七(周翊然 饰)的故事。
乔家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极其普通的中国家庭缩影,几兄妹的成长与生活经历堪称一代人的生活回忆录。
而剧中的场景也尽量做到了还原,大到矮屋、窄街、大字招牌这些上个世纪的建筑与街景,小到吊灯、搪瓷杯、竹蜻蜓等老物件,都呈现出了过去那时代独有的气息。
每个造型都是根据人物性格设计的。
比如三丽朴实一些,所以可以看到她的衣着基本都是很简单低调的素色,头发也 是简单扎成两个小刷子,至多是会别个黑卡子或是彩色的小头绳来点缀。
四美性格闹腾,自身又很爱美,所以造型师在她身上下的功夫是最多的。
格衫、荷叶领、背带裤、手打红围巾,复古的服装与妆发,更是顿时勾起了一代人的复古热。
7080发型热潮
那个时候少女们多数都会把头发像剧中三丽那样把头发梳成两个小刷子,或是辫成三股辫。
图源:微博@FUNer视频 摄影:任曙林
而长大后,去烫卷发更像是一种走向成熟的标志,女孩们会在找到工作或者独立生活后走进理发店,在墙上的海报中挑选一款心仪的卷发。
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已经有了大型理发店,并且也招收了一批精通烫发技术的理发师。
图源:微博@FINEWE 摄影:Jamie Fouss
当时的理发店旁边往往都会开一家照相馆,很多人烫完头发后就直接去照相,和我们现在做完头疯狂自拍是一个道理。
刚开始理发师们大多使用火钳烫发,用生好火的铁炉子加热铁钳,然后把头发卷上去,原理有点像是卷发棒。
图源:微博@FINEWE 摄影:Guy Le Querrec
用铁钳烫发对于理发师的要求很高,因为钳子太热头发会变焦,甚至会烫掉一部分,钳子太冷又没法造型。
图源:微博@FILM94 摄影:Peter Turnley
并且,这样烫发对于客人们的心理素质也有一定要求,毕竟烫发 过程中你能看到缕缕白烟,闻到头发烧焦的味道,搁谁谁不害怕啊。
后来烫发工具逐渐从铁钳变成了电热帽,人们开始用烫发药水、卷发棒和电热帽来完成烫发,和现在基本一样。
之后烫发这项活动开始变得普遍,而且接受度也很高,还有不少人自己买卷发棒在家烫,用热毛巾来加热定型。
只是由于技术有限,使用的工具也没有太多选择,所以烫出来的头发都大同小异。最流行的应该是菜花头,也就是偏短一点的卷发。
与70年代相比,80年代的审美变得大胆,1984年时中国女排在美国洛杉矶奥运会上实现“三连冠”,全国就兴起了“女排风”。
大家开始剪去长发,扎起小辫,烫着茂密蓬松的小卷,看上去更轻盈也更时髦。
菜花头就是如此。刚烫出来是满头的小卷发,可以垫高颅顶,让头发看起来更蓬松,人也更上镜。
同时这样的发型也属于“越留越好看”的类型,随着头发越来越长,烫出来的卷也就越来越大,逐渐变成成熟感较强的波浪头。 花一份钱,收获两种发型。
现如今,当我们逐渐对气垫烫、法式烫失去兴趣的时候,一股复古卷发潮流正在袭来,不少博主都钻进历史悠久的小巷子里,寻找最早一批民营理发店获得一头真·复古卷发。
这种理发店的优势很明显,一是老师傅们一种发型连做几十年,发挥特别稳定;
二是即便在北上广深这种大城市也能花一百多就烫出满意发型,经济实惠。所以你,心动了没。
80年代女性化妆时,不会把眉毛修理的太过夸张,其弧度和宽度远远不及民国时期以及美国上世纪二十年代那样夸张,所以如果把眉毛画得太细太弯,反倒不像了。
那时候的弯眉,是顺着眉毛原有的弧度描弯,贴着眉骨的形状来画的,虽然精致感不足,但也同样明艳亮丽。
眉头宽,眉尾细,营造出一种楚楚可怜的蹙眉感;眉毛的颜色比起现代会稍浓一些,眉头眉尾的过渡较弱,看起来更有神、也上镜。
总的来说,当时内地女孩们化妆的方式很受香港演艺圈启发,你看当时的香港女演员们的眉毛,都是较粗且浓的。
不同的是,香港女演员很少强调自己的眉型,整体看上去较为柔和,但内地女演员却很喜欢描出锐利的眉峰,妆容看起来更有力量一些,就比如当时杂志封面上的刘晓庆老师⬇️
所以剧中宋祖儿的妆面其实不太符合那年代的审美,眉型过于粗平且眉尾锋利,眼妆处理的也相对太现代了。
而且如果你翻过家里的旧相册就不难发现,那一年代的女人们非常喜欢在腮红上下功夫。
大面积的扫刷上近似于珊瑚色的颜色,呈现出一种日晒后的健康肤色。
同时圆弧状的腮红会衬的脸蛋红扑扑的很饱满,脸型看上去也会更为圆润,给人一种很积极向上的感觉,而这也正中那一时代的审美趋势。
相信弄潮儿们已经开始寻找剧中同款单品了。做个复古美少女,从这个秋天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