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孟凡霞 吴限)9月20日,普华永道发布《业绩回暖,居安思危:2019年半年度中国银行业回顾与展望》分析报告。报告指出,上市银行在2019年上半年盈利状况总体良好,50家银行实现净利润9912.27亿元,同比增长7.60%。
据悉,报告以截至2019年6月末的半年度业绩为基础,将调研范围扩展至50家A/H股上市银行,占中国商业银行总资产的82.09%和净利润的87.46%。按照资产规模和经营特点,报告将50家银行划分为6家大型商业银行、9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35家城市商业银行及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城农商行”)进行归类分析。
从净利润来看,2019年上半年,50家上市银行整体净利润增长7.6%至99912.27亿元,增速较去年同期的6.84%略有回升。其中,大型商业银行的净利润增速略有放缓,股份制银行和城农商行的增速整体都有所加快,但后者的增速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差异。
净利差和净息差方面,大型银行出现收窄,股份制银行有所扩大,城农商行出现反弹。对此,报告认为,存款付息率上升推动负债端成本增加是大型银行净利差和净息差呈收窄趋势的主因。股份制银行和城农商行净利差、净息差持续扩大,一方面贷款配置增加以及零售转型提升了生息资产收益;另一方面,近年来中小银行纷纷缩减同业负债规模,同时同业融资成本有所下降,使得净息差及净利差扩大较明显。
普华永道中国北方区金融业主管合伙人朱宇分析指出,利息净收入增加、手续费净收入回升,以及其他非息业务增长,促进了上市银行的整体利润增长。可以看到,在净利润增速回升的同时,上市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ROE)出现了下行迹象。
值得一提的是,9月20日,最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报价出炉,1年期LPR报4.20%,较上一次下调5基点,5年期以上LPR为4.85%,与上次持平。对于一年期LPR报价的下调,普华永道中国金融服务合伙人邹彦表示,考虑到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微企业对于流动资金贷款的需求更为旺盛,为了配合短期的融资成本达到传导的效果,所以有所下调。预计未来一定时期,在LPR机制引导之下,商业银行贷款端利率逐渐向LPR靠拢的情况下,再加之存款成本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也会有一定的上升,会给上市银行的净利差和净息差带来一定影响。
此外,在信贷质量方面,报告显示,大型及股份制银行在信贷质量方面相对稳定,城农商行面临挑战。截至2019年6月末,大型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9232.4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32%;不良贷款率与逾期贷款率持续下行,不良贷款与逾期贷款剪刀差进一步收窄。股份制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增长3.84%至4146.76亿元,不良贷款率与逾期贷款率均持续下降,但两者差距仍然较大,差距维持在2018年末的水平。城农商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752.0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7.07%,不良贷款率与逾期贷款率呈上升趋势,不良贷款与逾期贷款剪刀差扩大,信贷风险暴露持续显现。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服务合伙人王伟认为,当前上市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指标趋向平稳,总体而言,不良贷款率与逾期贷款率均有所下降。另外还应看到,信贷资产质量在不同类别的银行和地区仍然存在差异,部分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风险持续暴露,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依然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