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庙,原名精忠庙,后称“宋岳忠武王庙”,是人民群众为纪念我国著名民族英雄、南宋抗金名将岳飞而建。始建年代无考,今址是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重建,以后历代屡有增建,逐渐成为一处完整的古建筑群。距汤阴县城东16公里的程岗村是岳飞故宅,相传这里是古相州汤阴永和乡孝悌里。村头有六角攒尖式碑亭一座,亭内矗立清咸丰六年(1856年)立“宋岳武穆王故里”碑。
作为岳飞家乡的汤阴县,县城里到处都散发着精忠岳飞的气息。
汤阴的百姓对岳飞的崇敬可以说是溢于言表。无论是岳飞庙的庙里庙外,还是故宅的院里院外,都有好多人从早到晚地守候礼拜。
岳飞庙后的文化街是一条保存尚好的古旧老街,据说近期就要保护性开发。徜徉在这里,能深深地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悠久的历史文化气息。
转街的过程中我发现,这里绝大多数人家门口都有一块耀眼的小牌子,显示这是军人家庭或是有成员曾经从军的家庭,这让人联想到岳飞和精忠报国精神的传承。
是幸运还是概率太高,清晨来到这里遇到的人居然都是复转军人。与他们聊天能够感受到一种深深的自豪感。经询问,门上挂“光荣之家”牌子的是复转军人家庭,挂“军属光荣”牌子的是现役军人家庭。
街坊说,这家姓岳,现在已经搬到新区的楼房。门上对联“常为国事披金甲,不因家贫卖宝刀”非常震撼人心。岳飞庙中清同治年间翰林院编修何金寿根据岳飞语“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则天下太平”语,题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第一功名不爱钱”在汤阴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这户家庭门楣上有一副“人民功臣”牌匾,主人似乎有隐藏之意,但门侧墙上醒目的“光荣之家”牌子已经说明了一切。据街坊说,这条街上还有一家曾经挂“功上加功”牌匾,现在已经看不到了。
汤阴县的新区以及汤河国家湿地公园非常现代,并体现出原生态环保理念。老城区改造依然保持了传统文化和风格,一条条街道就是一道道靓丽的风景,已经成了网红的打卡地。
清晨逛街被这块牌子吸引,正看着,门里出来一位晨练长者,问他,回答很简单,指指牌子“那是党员,党员就得什么都干在前嘛”。我听出点儿什么,追问“这是应该你吧?”他开心地笑了,并欣然让我拍下了这张照片。我在他身上感受到了“精忠报国”的精神和汤阴人民的自豪感、幸福感。
刘波:吉林省吉林市人,现居住上海。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士。
曾在津门网发表《接地气的魔都》《上有老下有小》《苗家稻香》《尊重大自然的苗家杰作——石上人家》《老邓“猫冬”》《庚子门神》《解禁第一天,重启快乐的孩子们长大了》《“北国江城”吉林市的庚子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