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锦 | 中华织造瑰宝

云锦,至今已有1580多年的历史。云锦织造技艺被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中国古代最高水平织锦工艺的活化石,是至善至臻的民族传统工艺珍品。

云锦由于用料考究,织工精细,图案色彩典雅富丽,宛如天上云霞般的瑰丽而得名。

云锦的用料主要有蚕丝线、黄金线和孔雀羽毛等,极为名贵。

云锦的织造工艺极其复杂,有些织样至今仍无法用机器替代。织造时,需要提花工和织造工两人在长5.6米、宽1.4米、高4米的大花楼木织机上默契配合。即使最熟练的夫妻档,一天也只能生产5厘米左右的云锦。和其他很多传统民间艺术一样,云锦曾数度面临"人亡艺绝"的险境。

云锦发端于东晋时期,是元、明、清三朝皇家御用的高级丝织品。

当时江南织造业发达,南京的官办织造专为宫廷生产丝织品。康熙二年,改为由皇帝钦点的内务府官员兼任,明为监管织造,暗中实则是皇帝在江南的眼线耳目,为远在京城的皇帝,密报江南的最新动态与真实情况。

云锦纹样富丽优雅,颜色庄重浑厚,质地坚实柔韧,大量使用金线,如今常运用到服饰、工艺品等设计、制作中,形成独特的中式风范。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