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8日,中美两国将在时隔四年后恢复双边战略对话。
对话高层是中国的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
这也是自美国总统拜登上任五十余天以来,中美两国之间的首次高级别、面对面会晤。
中国进入美国人的视野,最早可以上溯到19世纪。1776年宣布独立的美国,经过几十年的扩展,到19世纪中叶成为世界舞台上崛起的新大国。
1844年,美国与清政府签订的《中美望厦条约》被认为是中美关系正式开始的标志。这一条约,使美国与当时的世界霸主英国一样获得了同等的在中国通商、外交等方面的权利。
1858年,美国又与清政府签订《中美天津条约》,确保“清朝有何惠政、恩典、利益施及他国及其商民,美国官民一体均沾。对传教习教之人,地方官当一体保护,他人毋得骚扰”。
1868年,双方签署了《中美天津条约续增条约》。这一条约被认为是晚清时期外国与清政府签署的第一份相对平等的条约,也为双方民间往来奠定了基础。根据条约,两国人民可以自由往来居留,美国准许清廷派学生赴美留学,可互设学堂,中国劳工可以移民定居美国。
1872年,第一批中国幼童乘船前往美国留学。清朝著名外交家伍廷芳曾经表示,在所有国家中,中国最信任美国。
1872年-1875年
10-16岁120名幼童分四批到达美国
部分幼童出发前留影
然而好景不长,由于美国国内对华工的激烈排斥,美国在1880年修改了《蒲安臣条约》中的移民条款,又在1882年通过了《排华法案》。该法案连同其他歧视性法案禁止华人在美国拥有房产、禁止华人与白人通婚、禁止华人妻子儿女移民美国、禁止华人在政府任职、选举等等。该法案是美国历史上唯一针对某一族裔的移民排斥法案,直到1943年二战期间才被废除。
从1899年到1900年,美国提出了有关中国的“门户开放”政策,确保在中国通商的包括美国在内的强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俄罗斯“利益均沾、机会平等”的同时,“保持中国的领土与行政完整。”
此后40多年,“门户开放”一直是美国对华政策的最核心部分。
也正是基于这一政策,1937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美国一改以往支持日本的态度,转而支持中国。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陷入内战。有历史学家认为,内战中的国、共对立背后,也是美国和苏联两大政治阵营开始角力的表现。
1949年,中共建立政权,国民党政府败退台湾。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卷入了持续3年的抗美援朝战争。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自二战后,中美两国长期隔阂。彼时,中国人称美国为“美帝”,美国人则认为中国是一片遥远、神秘的东方异土。两国之间没有任何外交或民间往来。
进入70年代,中苏边境冲突让中国如芒在背,奉行扩张主义的前苏联同样让美国感受到巨大威胁。
1970年12月的一天,巴基斯坦驻美大使来到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亨利·基辛格的办公室,带来了一封既无抬头又无署名的密信。
手写密信的正是周恩来总理,正式邀请基辛格博士秘密访问北京,尼克松总统欣然同意。
1971年夏天,基辛格受尼克松委托出访,成为了第一个踏上新中国领土的美国官员。对这次访问,中美双方都存在不信任。为了排除白宫和议会中反华势力干扰,基辛格访华的行动仅有少数几人知晓。
基辛格与周恩来(1971年)
美方为行动起名“波罗行动”,意味着此行和马可波罗东行一样,充满不可预知的风险。
在中国的48小时里,基辛格与周恩来总理进行了一场坦诚而艰难的对话,涉及中美两国对自身、对彼此的认知与定位,和对世界各关键国家力量博弈的定位。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双方一度僵持。
48小时后,基辛格的专机离开北京,向华盛顿发出秘密电报:“我找到了”——这句话的真实含义就是“北京之行取得了成功”。
基辛格的秘密访华,是中美“破冰”的关键,为1972年尼克松访华和1979年中美建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论中国》一书中,基辛格这样写道:“当美中两国第一次恢复关系时,当时领导人的最大贡献是愿意超越眼前的问题而放眼未来。”
1972年2月,毛泽东主席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
此后的几十年里,中美关系历经起落,交往中有误解、有争议,但也有很多相互支持、合作,共渡难关的时刻。
希望通过对话能帮助中美双方共同回顾历史,继续“放眼未来”,让中美关系这艘大船越过湍流、平稳前行。
(编辑:马小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