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难???
别怕,胃造瘘来帮忙!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
一顿不吃饿得慌
吃饭,乃人生头等大事
可偏偏有些人因为生病
连吃饭都成了难题
这可咋办?
病例回顾
据说,宁乡市中医医院老年病科、肿瘤科实施了DSA引导下经皮穿刺胃造瘘术,让一位食管癌患者重新吃上了饭,还吃得挺香呢!
之前因为食管癌,根本没办法正常吃饭,营养状况差得不行。
简单来说,就是在肚子上开个“小窗户”,直接把营养送到胃里去。
这个手术特别“迷你”,切口只有约4毫米左右,比一颗绿豆还小呢!而且手术时间断短,用时仅15分钟,做完就能马上用这个“小窗户”往胃里输送营养,每次可以通过胃造瘘管注入半流食150-200毫升,每天5-6次,不仅没有腹胀腹痛,精神还明显好转,甚至能下床活动了。
DSA引导下的经皮胃造瘘术,微创、安全、简便、快速,这可真是“一步到胃”,让患者不再“饭”难,生活质量一下子提高了不少!
真的有人“吃不下饭”?你可能觉得奇怪,吃饭还能成问题?可对于一些生病的人来说,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比如食管癌患者,食管被肿瘤堵住了,食物根本下不去,还有些脑卒中、脑外伤的患者,吞咽功能受损想吃也吃不了,这要是长期吃不上饭,营养跟不上身体可就垮了,这时候“胃造瘘”就能帮上大忙了。
胃造瘘有啥好处?
1、微创:切口小,(仅3-5mm切口)。
2、方便:不用再插鼻饲管,再也不用担心鼻腔不舒服了。
3、高效:手术时间短,(手术10——20分钟)术后能马上恢复营养支持。
4、安全:术后并发症少,对身体没啥负担。
5、舒适:不用在脸上插管子,患者心理负担小,生活质量高。
谁适合做胃造瘘?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胃造瘘,但以下几种情况可以考虑:
1、吞咽困难:比如脑卒中、脑外伤、渐冻症等患者,吞咽功能受损,吃东西容易呛到。
2、食管问题:食管癌、食管穿孔、食管吻合口瘘等,食管堵了或者坏了,食物没办法正常通过。
3、长期营养支持:如果预计需要长期(超过30天)通过鼻饲管或者静脉输液来补充营养。
鼻饲管和胃造瘘如何选择?
● 短期不能吃饭:如果只是暂时吃不了饭,比如放化疗后口腔、咽喉受损,而且没有鼻部疾病,能耐受鼻胃管,那鼻饲管是个简单快捷的选择。
● 长期不能吃饭:如果长期没办法经口进食,比如食管肿瘤患者,或者不想把导管插在鼻腔里,想提高生活质量,那胃造瘘绝对是更好的选择。
1、鼻饲
鼻饲是将导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导管内灌注流质食物、水分和药物的方法,适用于不能吞咽和短时间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
2、胃造瘘
经皮穿刺胃造瘘术是在CT或者DSA设备引导下,精准定位穿刺在胃腔放置造瘘管,进行肠内营养的微创介入手术。
选择胃造瘘还是鼻饲取决于患者,不能经口进食的时间、病情、身体状况及患者本人意愿等(需经专业医师评判)。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宁乡市中医医院 老年病、肿瘤科 陈涛
(编辑Y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