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糖尿病肾病,中药古方调理8年病情稳定,中医如何治疗调养?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病人最重要的合并症之一。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目前认为系多因素参与,在一定的遗传背景以及部分危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致病。

患者往往同时合并其他器官或系统的微血管病,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外周神经病变等。1型糖尿病病人发生肾病多在起病10~15年左右,2型糖尿病病人发生肾病的时间与年龄大、同时合并较多其他基础疾病有关。

糖尿病肾病分为五期,一般到达第三期时,大多是发生在糖尿病起病后的5~7年,患者开始出现持续的微量尿蛋白阳性。如果进一步发展,可以发展到糖尿病肾病四期,出现显性尿蛋白阳性,并且开始出现高血压、浮肿等肾病综合征的症状。

这期间如果不进行有效治疗,病情继续发展就会到达终末期肾衰竭期,出现尿毒症的临床表现期。大多发生在糖尿病起病后的20~40年,患者可以有肾小球滤过率的持续降低、血压的升高。

男子糖尿病肾病,中医治疗肌酐恢复正常,病情稳定

病例:患者xxx,男,有糖尿病病史,由于早期对糖尿病危害认识不足,血糖控制不佳。大约8年前,因出现疲劳乏力,腿脚水肿,到当地医院就医,检查发现,血糖高、尿蛋白高、血肌酐高,肌酐316umol/L,被诊断为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开始重视血糖控制,药物治疗肾病。血糖不久控制住了,但肌酐没大变化,用大剂量激素控制尿蛋白,但长期用激素出现副作用。后来了解到中医治疗肾病有效,尝试中医药治疗。

在北京某医院中医专家门诊,初诊时,患者身体乏力、便秘、腹胀、自汗等症状。舌诊,舌色黯红,舌苔黄腻,中医辨证为湿热蓄积、气滞血瘀。治疗应通腑泄热、祛湿降浊,选用汉唐名方作为基础药方化裁加味,配伍药方,药物包括:生大黄、枳实、厚朴、黄连、山栀、生石膏、知母、陈皮、制半夏等多种中药,水煎服。用生大黄、生牡蛎等中药煎汤保留灌肠,辅助患者排出肌酐毒素,并坚持着用降糖药控制血糖。饮食上严格控制,均衡营养,规律作息。多方法综合治疗。

用药2个月复查,身体症状明显好转,肾功能血肌酐值 105umol/L,患者湿热已祛除,中医调整药方,重点调理脾肾功能,扶正固本。组方药;太子参、黄芪、生大黄、枳实、苍术、白术、丹参、陈皮等多种中药,水煎服。继续辩证治疗3个月复查,面色改善,精神好转,身体症状基本消失,体力增加,大便通畅,肾功能血肌酐值 88umol/L,降到了正常。此后坚持中药调理,病情稳定,没见复发。

中医如何治疗调养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的病因病机,中医学认为“久病入络” ,肾为络脉聚集之所 ,糖尿病肾病实质上为糖尿病日久所致,中医消渴病久治不愈,伤阴耗气,痰热郁瘀互结,阻于络脉,形成微型症瘕。以肢体水肿表现为主,则认为是阴损及阳,脾肾衰败,水湿潴留泛滥肌肤,遂发为水肿。

糖尿病肾病中医治疗时应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在基础治疗(包括控制血糖、治疗高血压、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的同时,合理应用清热解毒利湿法,可消除及缓解湿热之邪,抑制肾脏免疫性炎症反应,对于减少蛋白尿,促进肾脏病变的修复,进而改善肾功能,控制本病的进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治疗中注重活血化瘀,特别是久病患者,强调久病必活络。

在用药方面,一方面应注意调节病人的免疫功能,中药主要是补益药物的应用,如:补气可用人参、黄芪、党参,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补养类有肉桂、鹿茸、冬虫夏草、补骨脂、肉苁蓉、八味地黄丸等。另一方面,应注意避免使用有肾脏毒性作用的中药,如关木通、汉防己、斑蝥、蜂毒、益母草等。

糖尿病肾病初期临床症状多不明显,可见倦怠乏力、腰膝酸软,随着病情进展,可见尿浊、夜尿频多,进而下肢、颜面甚至全身水肿,最终少尿或无尿、恶心呕吐、心悸气短、胸闷喘憋不能平卧。应予优质低蛋白、富含维生素饮食;而应限制摄入植物蛋白,如豆类食品;水肿和高血压患者应限制钠盐的摄入。

糖尿病肾病病变早期可采用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传统锻炼功法,适量活动,不宜剧烈运动;而肾功能衰竭者应以卧床休息为主,活动量不宜过大,不可过劳,可选用气功之内养功等静功法。以平衡人体阴阳,调和气血,通畅经络为目的,对病体康复有一定辅助作用。

(东方红星,文/李烈,医师/张振忠;约1650字)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