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纳入医保报销 报销比例达50%以上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李琳):近日,中国国家医疗保障局等多部门出台完善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李琳):近日,中国国家医疗保障局等多部门出台完善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的相关政策,提出要将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的“两病”患者在门诊发生的降血压、降血糖药品费用纳入医保报销,报销比例达50%以上。中国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负责人9日表示,新政将减轻长期慢性病患者的用药负担,并有助于中国医疗卫生服务管理的长远发展。

高血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慢性病。据测算,中国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中约有3亿多“两病”患者。但是当前包括高血压、糖尿病等在内的部分不需要住院的门诊慢性病治疗,症状不重的难以享受到门诊报销待遇。对此,日前召开的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研究部署了完善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有关工作。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卫健委等部门还联合发布了关于完善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

中国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陈金甫9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介绍,这份《意见》提出,要将高血压、糖尿病城乡居民参保患者在医疗机构门诊发生的降血压、降血糖药品费用纳入医保报销,并提高报销比例,“在待遇保障上明确保障对象为城乡居民的参保人群,并明确采取药物治疗的‘两病’患者;明确保障范围为国家基本医保用药目录内的降血压、降血糖药品;明确以二级及以下基层医疗机构为依托,对‘两病’药品的门诊费用由统筹基金进行支付,政策范围内支付比例要达到50%以上。”

《意见》还明确提出了完善支付标准、保障药品的供应和使用、规范管理服务等三项配套措施。陈金甫说,这些政策措施,将减轻长期慢性病患者的用药负担,也有助于中国医疗卫生服务管理的长远发展:“政策措施落实以后,别看它是一个小小的‘两病’药政策,实际上由此带来的对老百姓的好处,首先就是减轻了长期慢病患者的用药负担,促进他去进行健康管理,防治小病大治。与此相应的是在卫生部门推进分级诊疗、全科医生、健康教育管理这一块,是一个制度性的促进。”

根据中国现行的处方管理制度,急诊处方量一般为一天,不超过三天,门诊一般不超过七天。也就是说,患者一次看病能拿到一周的药。而对于一些需要长期用药的患者,门诊处方量为14天,就是一次看病能拿到两周的药。去年,中国医疗卫生部门提出慢性病长期处方管理,并在浙江、上海、北京等地实行了长期处方制度。长期处方量一般不超过三个月。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局长张宗久介绍,这次出台的高血压、糖尿病医保门诊用药保障政策中提到,要进一步完善“两病”门诊用药长期处方制度,“这一次促进长期处方用药的管理改革。长期处方有利于解决患者多次往返配药,而且减少患者的就诊次数和相关费用成本。据估算,如果我们现在每名符合条件的患者,每两周就诊一次,就是在两周的14天时间内就要做一次诊疗配药的话,延长为3个月的长期处方,一年下来可以减少20次医院往返诊疗,这样会大大提高我们(医疗卫生)系统的效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