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姚书生”到“姚伯伯” 脚跛也能在田野上奔跑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3月31日上午,接到采访任务后,记者便电话联系了鼎城区卫校副校长、十美堂镇上河口村第一支部书记姚高峰,并加了他的微信。在驱车赶往上河口村前,记者翻看了他的朋友圈,一段他为上河口生态大米代言的短视频吸引了记者的眼球。“用短视频带货,还挺潮的。”这是记者对他的第一印象。

上河口村鸟瞰图。(李佑喜 张鹏 摄)

见到姚高峰时已近中午,记者注意到他的脚似乎受过伤,不良于行。简单寒暄后,他带记者来到上河口村千亩洲生态种养基地,向记者介绍稻田生态种养模式。田野里传来蛙声一片,此起彼伏,好不热闹。“生态得到了修复,前两年哪里有蛙声。”姚高峰自豪地说,稻田生态种养是他为上河口寻到的产业扶贫突破口。三年来,他带领村民历经艰辛,总算走上了这条生态发展之路,而他受伤的脚也与之有关。

姚高峰向记者介绍稻田生态种养模式。尚一网记者 罗朝阳 摄

2018年3月27日,这个日子姚高峰记得很牢,因为那天上河口村稻田生态种养的团队基本确定了下来,这让他开心不已。要知道,他第一次向村民抛出稻田生态种养理念时,却被村民戏谑了一番。“姚教授,你辛苦啦,我劝你早点回家,你霸着上河口村第一书记的位子,每天干着教小学生的事,简直是高射炮打蚊子,你觉得有意义吗?书生不懂种田的。”一位村民曾这样毫不留情地当面“抬杠”道。

生活在循环生态系统中的上河口村稻田甲鱼,姚高峰称它们为“幸福的甲鱼”。(李佑喜 张鹏 摄)

恰恰此时,姚高峰的左腿膝关节肿胀严重,左腿血脉不畅,晚上睡觉凉意袭人,左脚变黑——他2017年6月到上河口村任第一支部书记,开展扶贫工作,当年冬天天气寒冷,加上他经常熬夜,引发了关节炎,自此关节严重卡顿。2018年清明节前,他去医院检查,医院诊断为膝关节半月板三度损伤,被告知必须尽快手术。

可是,种出生态米,养出生态鱼鳖,是姚高峰到上河口村后孜孜以求的梦想。为了说服村里的养殖户尝试稻田生态种养模式,他带着他们前往浏阳孔蒲中家庭农场实地考察,孔蒲中曾做客中南海,就乡村振兴议题向李克强总理提过建议。“如果这时候稻田生态种养出现任何变故,而我躺在病床上,很可能就是功亏一篑。”纠结过后,他决定暂缓手术,保守治疗。

稻田生态种养模式下,为了增强水稻的抗倒伏能力,乡亲们人工插秧。(李佑喜 张鹏 摄)

几天后便是清明节,那天大雨如注,稻田生态种养基地土地流转却出现了矛盾,工作陷于停顿。接到这一消息后,姚高峰的心情就如糟糕的天气一样,烦闷不安。他不顾朋友劝阻,拄着拐杖乘坐班车来到上河口村,逐个给村民做工作,口干舌燥之际终于迎来转机。

在上河口村稻田生态种养基地,田埂上种着各种中草药,营造天然抗病虫生态。尚一网记者 罗朝阳 摄

之后,稻田生态种养模式在上河口村逐渐推广开来,稻鳖、稻蛙、稻鳝、稻虾生态种养合作社也慢慢建立起来。该村稻田生态种养模式还得到了大湖股份的关注和支持,大湖股份为基地投资120万元,与之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湖南千亩洲生态种养合作社是上河口村产业扶贫的核心依托,上河口11组(原介福12组)农户以资金、技术、土地等入股,全员加入该社。其中,土地入股社员按现行土地租金2.5倍保底分红,村集体以现金入股,按额定利率保底分红。2019年底,上河口村61户(169人)在册贫困户,得到了合作社500元/户的保底分红。此外,加之系列兜底保障政策和马蹄等经济作物的丰收及大卖,目前上河口村在册贫困户仅剩3户(12人)。

“上河口村的生态大米、生态甲鱼、生态鳝、生态虾等都是高品质、高价值的产品。”姚高峰坚信,把农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走生态可持续发展道路,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盈利能力都将得到极大提高,上河口村必将迎来“春天”。

《脚印——讲述50位基层扶贫人物的故事》大型专题报道首页截图。

这期间,姚高峰因长时间奔波,耽误了脚伤的治疗,在接受手术后依然拄了一年时间的拐杖,还落下跛脚的毛病。对此,姚高峰毫不后悔,只因他曾对上河口的乡亲许下诺言——一定要让这片土地有所改变。如今,称呼姚高峰为“书生”的那些村民,已改口称他为“姚伯伯”了。

尚一网记者 罗朝阳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