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冰雹:温暖季节天上掉的“冰疙瘩”有什么规律可循?

冰雹为何越来越“懒”呢

最近在天气预报里

总能看到强对流天气的身影

说起强对流

除了强降雨之外冰雹也是不得不提的一个存在。 冰雹,俗称“雹子”“冷子”,是强对流家族里另一个有名的家伙,它能毁坏庄稼、砸坏车辆玻璃、甚至还可能危及到人畜生命安全。那么它有什么特性呢?

4月16日19-20时,受强对流云系影响,云南金平县老集寨、老勐、营盘、勐拉、勐桥等多个乡镇出现冰雹天气,最大直径在3厘米左右,此次过程造成当地部分农作物和房屋受损。(金平县气象局 文/梁澄,图/孙建林)

2020年4月21日11时至12时,福建安溪县祥华乡、西坪镇、官桥镇、龙涓乡、虎邱镇等乡镇均出现直径约为0.5~1厘米的小冰雹,过程持续了20分钟左右。对茶叶主产区造成不同程度影响。图/文 龚华秀

01

空间分布 喜走山路 青藏高原为其最常打卡地

冰雹喜走山路。有研究表明,冰雹最常出没地与地形高度有密切的关系,随着地形高度的降低,冰雹的出现频率也会逐渐减少。冰雹最常打卡地分布图也印证了这一观点,

冰雹常打卡地大体沿山系伸展,最常打卡地当属青藏高原,其次为大兴安岭至太行山一带。另外,天山、祁连山、长白山、云贵高原等地也是冰雹出没较多的地区。

平均而言,每年冰雹会在青藏高原打卡3-15天,部分地区可超过15天;在云贵高原、华北中北部、内蒙中东部、东北和新疆西部和北部山区,平均每年冰雹会出现1-3天;而华南沿海、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的平原地区等地区,年均冰雹日数小于0.1天,也就是说,冰雹平均10年才会出现一次,冰雹很少出现。

02

时间分布 喜温暖季节 不同地方表现迥异

冰雹喜温暖季节。就全国平均而言,

冰雹主要出现在5-9月,这5个月的总雹日占全年雹日的80%以上,其中又以6月为冰雹盛行月,而冬季是冰雹最少出现的季节。

但在不同地区,它的表现存在很大差异。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青藏高原地区,它常出现在5-9月,6月是其喜爱的月份;而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冰雹喜2-4月,3月尤甚;2-5月冰雹常造访华南、西南地区。

03

成因 温暖季节为何会产生冰疙瘩?

通常,我们认为冬季才是制造冰雪的能手,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到,冰雹几乎很少出现在冬季,反而更青睐温暖甚至炎热的季节,这是为什么?

冰雹出生在发展强盛的积雨云中,这种云也叫冰雹云。

这种云必须在不稳定的大气条件下才能产生,春夏季节,天气转暖,太阳把大地烤得滚烫,近地面极易形成不稳定的湿热空气,当高空有弱冷空气时,“上冷下暖”容易引起空气的强烈对流,湿热空气迅速上升,为冰雹的形成创造了极佳的条件。而在冬季,近地面气温很低,不能产生强大的快速上升气流,所以冰雹在冬季很难形成。

04

气候变暖的影响 全球变暖背景下 冰雹也越来越“懒”了

现如今,我们经常在各种媒体上看到冰雹的相关报道,那么冰雹是越来越多了吗?其实不然。数据统计,1961年以来,我国年冰雹日数呈显著减少的趋势,平均减少速率为0.2天/10年。阶段性特征明显,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为冰雹多发期,1961—1980 年我国年均单站冰雹日数呈微弱增加趋势,90年代之后冰雹进入减少期。也就是说,20世纪90年代之后,冰雹越来越“懒”得出动了。在年代际变化上,我国年均单站冰雹日数时间分布从大到小依次是1970s、1980s、1960s、1990s、2000s和2010s。冰雹为何越来越“懒”呢?目前似乎还没有定论,但有研究提出,冰雹减少有可能是全球变暖背景下,温差减小,从而导致对流活动减弱导致的。

不过,

冰雹虽然减少了,

但它对我们的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

以及带来的灾害损失仍然十分显著。

所以日常生活中

公众仍需及时关注气象预报预警信息,

科学防雹远离灾害。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