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些网络博主的“探险视频”着实让远在云南的哀牢山火了一把,随着“十一”假期骤然而至的人流也引得景区赶忙发布《安全提醒》,警示游客不要贸然前往,更不要擅入深山。这种实事求是、以游客安危为先的举动也得到了“这盆冷水泼得好”的赞誉,舆论也普遍支持对一些以“流量为先”而贸然涉险者予以相应处罚。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近年来,随着国家交通体系日臻完善,当年诗仙李白寄情山水、寻仙访道,正与当下旅游市场部分客群的需求两相呼应;各种文旅配套基础设施的增量提质和广大人民群众旅游需求多样化的发展,也让“小众游”甚至一些“冒险”性质的户外徒步旅行愈发流行。
哀牢山并非唯一一个因前来冒险的游客太多这种“幸福的烦恼”而发布公告的景区。典型的包括此前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关于游客不得擅自进入“无人区”的温馨提示》,提示高山、草原、戈壁、沙漠等野外“危险区域”“无人区”较多,游客需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珍爱生命,文明旅游”;每临重要节假日,各级多地文旅主管部门也会反复提醒民众在出游时“密切关注旅游、公安、交通、气象、外事等部门发布的出行提示,不要前往未开发开放、缺乏安全保障的区域”等等。虽然对于文旅部门而言,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其职责所在,但选择“小众游”“探险游”的游客也必须以“珍爱生命,文明旅游”为出发点,不能将对自己生命应负的责任甩给当地政府。这是此类旅游项目发展的根本依循,也是防范风险和悲剧发生的一道红线。
虽然“小众游”“探险游”是游客的个人选择,但所造成影响却并不局限于其自身,环境保护、遇险求援等都是这类游客常会面对的情况。因此,“文明旅游”不仅是此类旅行活动的起点,更是一种旅游素质、责任和品德。出行前,准备工作和相关攻略必须更加细致妥帖,可以有“说走就走”的度假松弛感,但不能没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出行责任感。而对于明令禁止进入的区域,就不仅是“文明旅游”,更是法律法规的问题了。“小众游”“探险游”游客必须提高自身法律意识,主动避开、有错要改、知错认罚,而不是想方设法抵赖;有关部门也应充分评估其环境影响与援救成本等损失,予以合理合法合情的处理。
严格来说,探险旅游是旅游,不是探险。探险旅游是以前往人迹罕至或险状环生的特殊环境探险为形式,以活动带有神秘性、危险性和刺激性的旅游体验为目的,最终聚焦点还是在旅游,而不是在探险上。资料显示,我国的探险旅游业起步较晚,在1998年前后初步形成规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年轻而喜爱追逐潮流的参与者增多而开始快速增长。截至2022年,我国探险旅游产业规模总产值约为1.24万亿元,同比增长34.96%,参与探险运动人数达2.3亿。
与探险人数快速增长相对的,是遇险和发生意外的数量也急剧攀升:据中国探险协会的不完全统计,2023年发生户外探险事故425起,同比增长14.2%;涉及人员1350人,其中受伤320人,死亡156人,还有26人失踪。
对于“小众游”“探险游”,加大风险宣传力度、让尽可能多的游客“听劝”仍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文旅主管部门的工作重点。“徐霞客曾在哀牢山迷路”“地质工作者称哀牢山不适宜人类活动”等词条,有效提高了民众对哀牢山危险性的认识。
站在景区的管理角度,对既有开发开放的景区环境做到“绣花针”式管理,对未开放的景区及毗连地带应准确梳理和掌握景区内外的相关通道,对有风险性的区域则要增加醒目的提示语,而对禁止进入的区域必须做到责任明晰、令行禁止。同时,一些景区的成功案例表明,关注网络动态信息和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及时掌握各种应急、突发出现的客流信息,积极与交通主管部门联动联防联控,能够有效管控和疏导“跟风”客流。最后,面对突发的危机管理事件,景区和当地文旅要提前做好多重预案,保障及时、准确、冷静处置,防范因舆情爆点产生的二次甚至多次危机情境。
在宣传劝止和加强监管的同时,开发更专业、更优质的线路以满足这类需求也是一个思路。例如,在外国一些国家公园的管理中,小众且专业的、保障性高的线路和服务也是当地的特色之一。如笔者曾亲身体验过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纳瓦霍原住民保护区的下羚羊峡谷文旅项目,该项目具有一定风险性,在开放和管理上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可根据天气情况、预计客流量大小等决定是否开放,并配有专业向导。在向导带领下,由10位游客组成的队伍有序探访景区,可实现时间上相对精确的控制。这类线路的重点在于对项目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国内“小众游”“探险游”市场总体上还是小型俱乐部为主,存在管理水平较低、户外探险安全缺乏保障等问题。未来如何提供更多兼顾专业性、合规性和性价比的服务,引导这一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将是既满足游客群体更高层次的旅游需求,又保障游客安全与环境保护平衡的关键。(作者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