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蜀山十里庙社区:爱粮节粮,不负“食”光

民以食为天,仓廪实,则天下安。

‌粮食是生命之源,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石。节粮、爱粮不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观念、一种美德。为了让节约粮食、爱惜粮食的种子扎根在孩子幼小的心灵深处,从小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意识,知晓“盘中餐”的来之不易,就显得尤为重要。‌

2月9日,由合肥市蜀山区井岗镇妇联指导,蜀山区百易通家庭教育服务中心、蜀山区十里庙社区、十里庙小学共同主办,青松食品集团承办的“爱粮节粮 传承美德 从我做起”食品小达人主题活动成功举办。来自十里庙小学3中队的20名小朋友和家长,一起走进青松食品集团,沉浸式体验面食制作,互动式学习食品科普知识,切身探秘传承千年的面食文化。

面食文化,古韵探寻

走进青松集团面食文化馆,孩子们仿若穿越时空,置身于面食文化的浩瀚海洋。传承千年的面塑错落陈列,诉说着传承千年的历史、春秋;详细介绍面食起源、发展历程的展板,宛如一部部鲜活的史书,徐徐展开面食发展的壮丽画卷。

来自青松食品集团的吴老师,热情洋溢,化身文化使者,引领孩子们穿梭于各个展区。从北方豪迈粗犷、承载着地域豪情的大碗面,到南方精致细腻、满含水乡韵味美食糕点,每一种美食背后的地域风情与人文故事,都如灵动音符,奏响中华美食文化的激昂乐章。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传统饮食文化的火种,就此悄然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种下,生根发芽。

在这传承千年的面食文化探索中,孩子们更是惊叹于各地面食制作工艺的精妙绝伦。

“陕西biangbiang面非常宽且厚,又名“裤带面”。这种面条是手工擀制的,强调手工制作带来的独特口感‌,Biang Biang面的调料丰富,常见的做法是油泼,即将热油直接泼在辣椒面和其他调料上,发出“嗞啦”一声,香气四溢‌,”

“天津狗不理包子皮薄、馅嫩、汤鲜、味美,吃起来外焦里嫩,香而不腻。狗不理是创始人‘狗子’(小名)卖的包子生意兴隆,狗子忙得顾不上与顾客交谈,顾客们戏称他为‘狗子卖包子,不理人’,久而久之就变成了‘狗不理’。”

在青松面食文化馆,孩子们上台讲述着自己学到特色美食文化。这些独特工艺世代相传,凝聚着先辈们无尽的智慧与对美食的执着追求,让孩子们深刻领悟到面食不仅仅是饱腹之物,更是艺术与匠心的完美融合。

面食 DIY,欢乐实践

在青松教育基地,孩子们和家长密切配合,亲手实践,制作专属面点美食。

对于大多数孩子而言,这是一场从零开始的挑战,但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光芒,跟着老师聚精会神地学习,有模有样地揉、搓、擀,忙得热火朝天,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空间。

当进入包子制作环节,现场气氛更是被推向高潮。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捧着馅料,眼神专注而认真,努力捏出一个个形状各异的包子。

玫瑰花包子、柳叶包子、三角形包子,传统圆包子……有的包子圆润饱满,憨态可掬;有的则造型奇特,别具一格。尽管成品模样各不相同,却都承载着孩子们满满的成就感。

食品科普,知识滋养

在享受动手乐趣的同时,食品科普知识如同一股清泉,缓缓浸润着孩子们的心田。

从认识五谷开始,工作人员认识五谷稻、黍、稷、麦、菽‌,通过实物展示,让孩子们近距离观察、触摸这些大地的馈赠;趣味问答环节,孩子们积极踊跃,小手举得高高,在一问一答中,深入浅出地了解到爱粮节粮的重要性。

随后孩子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认识二十四节气文化,了解现代农业,感受粮食安全、学习营养健康知识,践行生态环保理念。

千辛万苦一粒粮。粮食,宛如大地孕育的珍宝,每一粒粮食从田间的萌芽,历经农民们寒来暑往、披星戴月的精心呵护,再到工厂里复杂精细的加工,以及漫长辗转的运输,最终才化作餐桌上热气腾腾的餐食。

食品安全知识同样不可或缺。工作人员详细向孩子们讲解食品安全的五大要素,与孩子们探讨食物营养成分,让孩子们懂得为自己的健康把关。

在营养搭配板块,孩子们认真聆听工作人员讲解均衡饮食的奥秘,知晓不挑食才能茁壮成长,并且还学会了将厨余垃圾进行分类,为环保贡献一份力量。

交流互动,成长收获

活动接近尾声,小记者们勇敢地拿起话筒,采访青松食品负责人。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安全的食物呢?对于农产品的生产过程,有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确保食品安全?对于食品安全问题,很多消费者都十分关注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在这方面有什么原则和标准……面对孩子们天真而充满求知欲的问题,负责人始终面带微笑,一一耐心解答,让孩子们对食品行业背后的付出与坚守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此次活动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一次难忘的实践体验,更是将爱粮节粮的美德、健康饮食的理念深植心中,让传承中华美食文化的接力棒,稳稳地交到下一代手中。相信这些食品小达人在未来的生活中,定会以实际行动践行今日所学,影响身边更多人。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