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艺闻|巴黎奥运会开幕式陷争议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

2024.07.23—2024.07.31

伴随着连日大雨,7月终于即将过去。奥运会的火热更加凸显艺术的气息,而每一场比赛都宛如一幅动态的画作,展现出运动员们优雅的身姿与坚定的眼神。此时,艺术与运动交织融合,无论是精妙的体操动作,还是激烈的田径比赛,都透露着无尽的创造力与生命力。

在这样一个季节,艺术创作者们也从自然中汲取灵感。他们通过作品,将这种生命力传递给观众,唤起人们对自然、对生命的热爱。

在这样的时刻,人们或许会停下匆忙的脚步,静静地感受大自然和艺术带来的美好。或许正是这些短暂而美好的瞬间,构成了我们生活中的诗意,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宁静和满足。无论是大自然的奇景,还是奥运会的激情,亦或是艺术家的创作,都在这个炎热的季节里,共同谱写出一曲充满活力与希望的夏日之歌。

就跟随着我们的脚步一起探寻吧!

艺术·事件

北京中轴线历经12年申遗成功

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四十六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

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不断演进发展至今的北京中轴线,是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发展至成熟阶段的杰出范例,是中华文明的历史见证。

北京中轴线经过腾退整治、修缮利用、考古发掘、环境保护,走过12年申遗保护之路终于申遗成功。

北京中轴线是中国现存最为完整的传统都城中轴线建筑群。从钟鼓楼起一路向南,经万宁桥、景山,过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正阳门、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至南端永定门,太庙和社稷坛、天坛和先农坛分列中轴线东西两侧。

“面朝后市”“左祖右社”,北京中轴线以独具匠心的选址,展现了《考工记》所载的理想都城规划范式;它的建筑与景观,集中表达了中国传统都城规划对于秩序的强调;它多元化的空间组织,为国家礼仪文化与传统城市管理方式提供了有力的物质见证。

开幕式画风与《最后的晚餐》相似,巴黎奥组委道歉

据法新社28日消息,巴黎奥组委在记者发布会上为开幕式节目引发争议道歉。本届奥运开幕式的其中一个节目里,多名扮相各异的演员在一张长桌前分别摆出不同造型,画风被认为和世界名画《最后的晚餐》高度相似。此外,开幕式上还有一个“白马骑士”的形象,也被认为影射了《圣经》中的“天启四骑士”。

针对这些普遍的批评和质疑,巴黎奥组委发言人表示他们为节目引发的争议向公众道歉,但这名发言人强调,这些节目并没有故意冒犯任何宗教或者团体的意图。

另外,同一天奥林匹克官方账号删除了巴黎开幕式视频,同时此次奥运会的赞助商之一,美国科技公司C Spire因不满开幕式内容,宣布将撤出自己在奥运会期间的所有广告。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宣布即将举办个展

2024年10月10日至2025年2月28日,国际知名艺术家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ć)的大型个展《能量转换》将在上海艺仓美术馆举办。本次展览灵感源于阿布拉莫维奇最具代表性的表演之一 —— 她与德国艺术家乌雷(Ulay)于1988年在中国长城上的历史性行走,这一旅程使他们成为首批穿越长城的国际艺术家。《能量转换》由上海艺仓美术馆艺术总监Shai Baitel与阿布拉莫维奇紧密合作策划,将展出超过1000张艺术家长城行走的图像,以及一系列为本次展览全新创作的作品。

国际打击走私行动在欧洲收缴6400多件文物和艺术品

经过25个国家的海关和执法官员之间的通力合作,散落在欧洲各地的6400多件文物被追回。在这场由西班牙国民警卫队领导、欧洲刑警组织和国际刑警组织支持的行动中,共有85人被捕。这项名为“潘多拉行动”(Operation Pandora)的计划自2016年以来每年都在上述机构的支持下开展,官员们在海陆空边境口岸进行检查,并对艺术机构、拍卖行和互联网公司展开调查。

参加第八次行动的国家包括阿尔巴尼亚、奥地利、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捷克共和国、克罗地亚、塞浦路斯、法国、德国、希腊、爱尔兰、意大利、拉脱维亚、马耳他、黑山、荷兰、挪威、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西班牙、塞尔维亚、瑞典、乌克兰和英国。

收缴的文物包括11件斯基泰黄金首饰,价值超过6000万欧元。这些文物是在洗钱行动中被非法贩运到西班牙的,由西班牙和乌克兰警方联手追回。保加利亚海关官员追回了在土耳其和法国之间非法交易的432枚古钱币,而法国官员在巴黎戴高乐机场阻止了越南艺术家梅忠恕(Mai Thứ)的一幅价值约17万欧元的画作非法出口。在希腊,当地警方通过调查追回了43个古代双耳瓶;在罗马尼亚,当局抢救了一件19世纪的木制圣像屏,这件文物从一个教堂里被盗走后在网上出售。意大利宪兵队缴获了一件当代艺术品,如果被鉴定为真品,价值可达15万欧元,他们还缴获了约两千件文物,包括新石器时代的石镞和陶器。

目前共有113起刑事案件和137起行政案件仍在审理中,预计将有更多嫌疑人被捕和被扣押。

安妮·伊姆霍夫设计的六块广告牌在奥地利遭破坏

7月23日,由德国艺术家安妮·伊姆霍夫(Anne Imhof)设计的六块广告牌在奥地利布雷根茨(Bregenz)遭蓄意破坏。这些广告牌与伦敦的Zak Group合作设计,作为艺术家目前在布雷根茨美术馆(Kunsthaus Bregenz)举办的个展的补充,沿着该市主街道展出。每块广告牌上都用正楷写着展览的标题“希望你是同性恋”(WISH YOU WERE GAY)。所有六块广告牌都被部分划破,至少有一幅已无法辨认。伊姆霍夫在Instagram上发帖表示广告牌将被更换。

她在帖文中写道:“这种对爱、创造力和自由的攻击只能证明这场斗争的必要性,但这种仇恨犯罪无法夺走我们对一个没有恐同和歧视的世界的希望。”

伊姆霍夫指出,这些广告牌自1997年起就一直存在,是博物馆提供的公共艺术展示空间。布雷根茨美术馆馆长托马斯·特鲁默(Thomas D. Trummer)公开谴责了这一破坏行为。他在一份声明中写道:“这是对艺术和人权的懦弱攻击。恐同在我们的社会中没有立足之地。”

据《艺术新闻》报道,布雷根茨警方正在调查此事。与西欧许多国家一样,奥地利近年来极右翼团体激增,保守派的自由党赢得春季欧盟选举,预计将在今年秋季的国民议会选举中大获全胜。

马未都回应裁员风波

7月24日,观复博物馆发表声明:近期,网络上出现了一些关于观复博物馆、上海观复博物馆的负面消息,包括但不限于“倒闭”“破产”“停业”等,这些消息均为不实信息。目前,位于北京的“观复博物馆”、位于上海的“上海观复博物馆”均在正常运营。

艺术·机构

卡琳·欧恩将领导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当代艺术中心

卡琳·欧恩(Karin G. Oen)被任命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当代艺术中心(NTU CCA)总监。欧恩曾于2019年至2021年担任该中心策展项目副总监,之后转任南洋理工大学人文学院高级讲师兼艺术史系主任。她已于7月1日履新,接替在该职位上工作了十多年的创始总监乌特·梅塔·鲍尔(Ute Meta Bauer),后者将在新加坡教育部的两个气候变化项目中担任高级调查职务,并继续在南洋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和媒体学院的博物馆研究和策展实践硕士课程任教。

欧恩将继续留任南洋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此前,她曾在马萨诸塞州皮博迪埃塞克斯博物馆(Peabody Essex Museum)、达拉斯亚洲艺术博物馆(Crow Museum of Asian Art)和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Asian Art Museum of San Francisco)担任策展人。她拥有麻省理工学院艺术与建筑历史、理论与批评博士学位,她与鲍尔在麻省理工学院相识。2019年起,两人一直在NTU CCA合作策划展览和活动,并共同撰写和编辑了多种出版物。

南洋理工大学当代艺术中心是由鲍尔于2013年创建的隶属于南洋理工大学的当代艺术研究机构。由于预算不足,该机构在2021年被迫关闭了吉尔曼兵营(Gillman Barracks)展厅和驻留工作室。

艺术·市场

泡泡玛特卢浮宫店奥运开赛日同期开幕

7月27日,巴黎奥运会第1个正式比赛日,卢浮宫迎来了泡泡玛特卢浮宫店正式开幕,泡泡玛特成为首个入驻卢浮宫的中国潮玩品牌。

开业首日,全球限量49体SKULLPANDA「染浸之尾」举行发售,次日艺术家熊喵亲临现场,举办法国首次签售活动。门店也呈现LABUBU精灵艺术系列,LABUBU和蒙娜丽莎。

巴黎城市中轴线上步行每10分钟就可以看到一家泡泡玛特门店,从去年巴黎沙特莱广场落地首家法国门店,到今夏与奥运一同亮相的卢浮宫店,泡泡玛特在法国的布局逐渐明晰。

JUDYHUA×张恩利跨界联名分享会举行

7月24日,JUDYHUA携手中国当代艺术家张恩利推出联名款系列,限量发售。此次跨界合作也是张恩利首次与时装品牌的联名合作。

华娟和张恩利的工作室曾均在上海M50创意园区,毗邻而居。2024年在佳士得拍卖行,华娟见到张恩利作品:花园里的《工具间》时,顿感亲切,因为这件作品所绘内容正是当年与张恩利做邻居时期小区花园里的“工具间”,于是便拍了下来,并创作联名系列。

基于张恩利油画《工具间》的速写小稿为灵感,JUDYHUA设计了7款日常时尚单品,包括男女T恤、男士polo衫、男女衬衫,以及青少年Tee,设计上延续JUDYHUA经典标志性的荧光色印花、撞色手工线迹等品牌元素,既保持了品牌一贯的高级奢华又兼顾了服饰的简约利落之美。

艺术·展览

意大利总理梅洛尼亮相

“传奇之旅:马可·波罗与丝绸之路上的世界”

7月29日,“传奇之旅:马可·波罗与丝绸之路上的世界”大型文物展览在中华世纪坛盛大开幕。

今年正值中意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立20周年和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展览以此为契机,通过中世纪传教士、商人和士兵的眼睛,从威尼斯这座城市的历史故事、宗教、商业、战争、知识和再现传奇这六个单元,引导观众踏上一段“传奇之旅”,追溯七个世纪间欧亚大陆的跨文化交流。

对于当今世界而言,马可·波罗代表的不仅是一位历史人物,也是一种跨越时空的文化符号。这个名字承载着开放探索、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精神,在新时代背景下依然富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激励着人们继续追寻知识的边界,促进不同文明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 开幕式上,意大利总理乔治亚·梅洛尼(Giorgia Meloni,左)致辞,中国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孙业礼(右)

本次“传奇之旅:马可·波罗与丝绸之路上的世界”大展展出了精选自15家中、意文博机构的135件珍品,含抄本、油画、雕塑、珠宝、陶瓷、钱币、玻璃制品、纺织品、插画等类型。展览聚焦东西文明交流,“以物述史”,用六个部分讲述了威尼斯这座城市的历史故事、宗教、商业、战争、知识和再现传奇,追溯13至20世纪欧亚大陆的跨文化交流。展览结尾处还设有沉浸式展区,以科技助力文化交流互鉴。

第四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开幕

7月28日,“腹地脉动——第四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在新疆美术馆艺术长廊开幕。在近3个月的时间里,将集中展出来自中国、意大利、德国、哈萨克斯坦等14个国家和地区艺术家的263组/件艺术作品。总策展人为张子康。

2024年新疆双年展以“腹地脉动”为主题,将目光聚焦在广阔大陆这一地缘特点。展览由“数字驿站”、“生态密码”、“丝路智融”、“合力共振”、“共生之境”几个板块,以及一个平行展“共生之境—新疆百年美术的发生发展与当下艺术观察”组成。

展览作品的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绘画、雕塑、互动装置、影像、沉浸式艺术、研究文献等,涵盖了生态艺术、观念艺术、抽象艺术、科技艺术等诸多前沿艺术流派和新科技生产力媒介,大量加入了数字VR及新媒体互动作品。

James Jean简明个展“无尽之旋IV”开幕

7月29日至11月10日,今日美术馆1号馆举办James Jean简明个展“无尽之旋IV”这是华裔艺术家简明中国巡展首次进入北京,通过经典以及最新创作的200多件作品,展现艺术家20余年丰富且多元的思考

此次展出的作品包括巨幅绘画、大型雕塑、动画、装置、手稿和色彩研究等,展览主视觉《奇美拉》是简明专为本次展览特别创作的,2024年新作龙年挂毯《龙锦》及雕塑《向日葵》首度与观众见面。简明在展厅内铺陈开一个独具匠心的神话世界,一个属于简明的世界。

每次简明的巡展,均收获爆棚效应,这与艺术家的多元身份密切相关。他为多部好莱坞热门影片创作海报,操刀多张音乐唱片封面,与顶尖时尚品牌跨界合作,但他最爱的还是艺术创作。通过尝试不同风格和艺术历史流派,将当代文化和古老寓言中所提取的图像层层叠加,从而创造出独一无二的视觉宇宙。艺术家的思考,皆在“无尽之旋IV”中。

周阳明举办个展“我看见了真相”

7月26日至9月16日,位于北京798艺术区的白盒子艺术馆举办周阳明个展“我看见了真相”,徐薇担任策展人,展出艺术家最新绘画作品20余件。

周阳明1971年出生于浙江台州,现工作生活于上海。他的作品常常给人安静的感觉,细看层层笔触中透出的颜色,蕴含着对于绘画无尽的热情。周阳明曾说:“有一个笔触持续抚慰着我。”这是艺术家的本能,也是其几十年来坚持以类似“一”这样的线作为视觉元素的原因。

线条中潜藏的变化正是艺术家心境的缩影,在徐薇看来,周阳明的重复带来的差异,并不会将其带入偏离,因为他在用最朴素的画法,最朴素的图示来确认一个真相:无限从坚固中诞生,而非来自于恣意的自由。“一”是最小的数,是唯一的智者,是被认为接近无限的增长数,是无限本身。

·逝者

邵大箴(1934-2024)

著名美术理论家、艺术教育家、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大箴于2024年7月25日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90岁。

邵大箴,1934年出生于江苏镇江,1955年赴苏联列宾绘画雕塑建筑学院美术史系学习, 1960年7月毕业后回国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长期从事西方美术史和中国现代美术的研究,在研究中大力培植中国现代美术,力促中国美术形态从传统走向现代。

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美术》杂志主编。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七、八、九、十、十一届全国美展评委、北京国际双年展评委、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学科主编、李可染艺术基金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及北京师范大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特聘教授、上海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及学术委员会主任、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名誉教授等。

乐黛云(1931-2024)

2024年7月27日,著名学者、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乐黛云教授逝世,享年93岁。她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经历革命激情燃烧的岁月,也经历知识分子颠沛流离的黑暗时光。

乐黛云,苗族,1931年生于贵州贵阳,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任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CCLA)会长及国际比较文学学会(ICLA)副主席。著有《比较文学原理》《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知识分子的形与神》《跨文化之桥》《中国小说中的知识分子》(英文版)《比较文学与中国——乐黛云海外讲演录》(英文版)等。

阎善春(1934-2024)

2024年7月25日,著名动画艺术家、一级导演阎善春先生因病逝世,享年90岁。阎善春,1934年出生在辽宁大连,1958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同年进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历任动画设计、美术设计、导演等职。在其辉煌的职业生涯中,深度参与了《大闹天宫》《牧笛》《哪吒闹海》等影片的创作工作。单独或合作执导动画片《老狼请客》《网》《邋遢大王奇遇记》(与钱运达合作)等十余部。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