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公园里,如何修一条人与动物能和谐相处的道路?

522生多周 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

2020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是“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即追寻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缓解生物多样性丧失、气候变化和土地退化等问题;我们也开启“522生多周”栏目,帮助你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了解更多。

提起生物多样性,可能最容易联想到的,就是这个星球上和我们一起生活的各种野生动物。

我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仅脊椎动物6347种,占全球脊椎动物种类总数14% [1]。然而,野生动物栖息地破碎化严重,再加上乱采滥挖、林地流失以及环境污染等等,他们的保护面临巨大挑战。

© Richard Barrett / WWF-UK

以我们最为熟知的大熊猫为例,大熊猫的栖息地内存多种大型干扰,包括总里程1339公里道路,268.7公里高压输电线,还有常驻人口50人以上的居住区984个[2]。 这种破碎化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中国近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使得基础建设和开发(公路、铁路、梯级电站、开矿、城镇扩大、农田拓垦等)直接在现存野生动物分布区空间上造成了动物栖息地和景观的空前隔离,更为严重的是这种割裂是长期的,有些还是不可逆的。

根据全国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结果,我国87.7%的野生动物种群因栖息地缩减、割裂、质量下降、人为活动干扰等原因,生存空间不断受到挤压,成为生态孤岛 [3]。全球多国研究表明公路工程建设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栖息地损失、栖息地质量降低、公路交通致死、迁徙阻隔、动物种群分割与局部灭绝等。

国家公园(试点)的建立,被认为是解决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破碎化一个新的且强有力的发案,将增强栖息地的联通性、协调性、完整性,推动生态系统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实现种群稳定繁衍。

为什么是国家公园?因为国家公园的设立是平衡人与自然、保护和发展的有效机制。

国家公园的概念起源于美国。1872年美国政府颁布《黄石国家公园法》,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提出了“后代人的权利远比当代人的欲望更重要”这一理念。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由总统直接任命,不受地方的约束。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中的野牛© Thomas Szajner / WWF-US

学界普遍认为,国家公园体制是人类保护环境最成功的机制之一,现在已经被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所参照移植,建立了国家公园和保护区30350个,总面积占地球面积8.83% [4]。在我国,2020年被视为国家公园元年。今年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将结束,并正式设立第一批国家公园。

国家公园在突出生态保护的同时,也将建设为人们体验自然的公共空间。国家公园的基础设施建设、解说系统等等方面,都要融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的理念,即使是一条看上去平平无奇的公路。

尼泊尔国家公园的老虎出没提醒标志© Emmanuel Rondeau / WWF-US

在国家公园里,如何修一条人和动物能和谐相处的道路?修路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请我们的专家来讲一讲。

三江源国家公园内公路建设中野生动物保护

三江源国家公园是第一个进入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国家公园,也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12.31万平方公里),更汇聚了长江、黄河、澜沧江世界著名的三条大江的源头,被誉为“中华水塔”,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地理奇观。

三江源国家公园的青藏铁路野生动物通道建设取得了成功经验,在国际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基于公路工程建设对野生动物的影响的研究,也可能会对保护带来新的思路。

以自然之道,做科学设计

想要修好路,先要做好研究。

根据国外研究,食肉动物种群可能在路网密度不超过每平方公里范围有0.6公里公路下才能生存,具体要研究当地基于敏感物种保护的路网密度阈值。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的间距对四种常见有蹄类动物的影响各异。我们初步研究发现,两条交通线路的间距不大于2.4 km的区间内,藏羚羊很少在两路之间的区间内活动,而野牦牛、藏野驴、藏原羚则不然,说明青藏公路和铁路对藏羚羊的活动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叠加阻隔影响。

非洲肯尼亚蒙内铁路建设之前,察沃国家公园保护部门已经开展了5年的公路与野生动物相撞的事故统计,包括重点保护物种非洲象与车辆相撞的时间、地点、频次等信息,这为非洲象通道建设的位置选择提供了直接的依据;此外,研究者采用GPS卫星跟踪项圈跟踪了16只角马的迁徙路线,将迁徙路线与拟建铁路线位进行叠加,科学给出基于角马保护的动物通道位置。

三江源国家公园分为核心保护区和一般控制区,因此路网规划要绕避核心保护区。由于野生动物常常移动到国家公园范围外活动,基于其栖息地完整性保护角度出发,在路网规划阶段也要考虑到非国家公园范围内的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问题。

我们通过2014-2016年初步研究,给出了未来青藏高速公路野生动物通道设计的参数,包括桥梁高度不低于5米可满足藏羚羊迁徙需要。

在国家公园里,如何修一条人与动物能和谐相处的道路?

一小群藏原羚穿越公路,似乎不害怕车辆。

修联结之路,人与动物自有天地

对于当初为了人们方便而修好的路,还能对动物友好么?当然可以。

三江源地区高速公路(如共玉高速公路、花大高速公路等)全封闭,野生动物无法通过路面穿越,可以通过预设的桥涵等动物通道来穿越公路,因此合理设置动物通道成为关键。

在国家公园里,如何修一条人与动物能和谐相处的道路?

藏羚羊迁徙穿越青藏公路动物通道

野生动物通道设计包括通道选址、形式与规模、尺寸、生境诱导、辅助设施、维护与管理等内容。在通道选址方面,建议野生动物保护部门和交通部门共同完成,可通过成立联合工作小组或专家咨询会等形式来实现。如国道丹阿公路穿越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段动物通道选址是通过东北林业大学、丹阿公路建设指挥部等单位共同完成。

当前我国交通野生动物通道选址多基于专家咨询和宏观层面分析,缺乏现场监测的验证,未来应加强现场监测工作;在通道设计方面,建议结合缓解目标、目标物种的具体要求和工程成本及工程限制,尽量多建设上跨式通道和下穿式通道,通过监测和工程验证来优化和完善技术参数,并尽早编制我国交通建设野生动物通道设计标准规范。

在国家公园里,如何修一条人与动物能和谐相处的道路?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猞猁穿越共玉高速公路涵洞通道

对于非高速公路的普通公路,由于路基宽度不大,且不封闭,建议通过低路基缓边坡的措施来创造野生动物穿越公路的条件。配合设置减速带、标志牌等辅助设施来保障野生动物安全穿越公路。但交通量一旦增大,野生动物穿越公路成为安全隐患,尤其是夜间穿越,因此该措施应谨慎采用。

由于历史原因,当前在三江源国家公园内分布有多条公路,但年久失修路况极差,影响了当地牧民的出行。而修缮道路又可能影响到对园内生态的保护。因此如何在国家公园内部设计和修建巡护道路,同时又不对野生动物栖息地进行过多的干扰,是很有价值的研究。

共享公路,同享自然

作为游客,我们可以在国家公园中为一条对动物友好的公路做些什么吗?

在国家公园里,如何修一条人与动物能和谐相处的道路?

家养牦牛和绵羊闯入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给交通安全带来隐患

在三江源国家公园内驾车行驶,如果有机会看到路侧悠闲吃草的藏野驴、藏羚羊、藏原羚等食草动物,或者是靠近公路试图穿越的狐狸、狼等食肉动物,建议首先将车辆保持低速行驶或者停下,不要鸣笛,不要惊扰动物。如果拍照只需将车窗摇下即可,野生动物并不怕车,当车辆靠近一般动物并不惊恐和逃离,只是抬头看看,发现没有什么危险又继续低头吃草。

另外我们正在开发公路野生动物调查与保护分析系统,希望未来公众可以帮助我们,尽可能多的收集公路和铁路沿线的野生动物影像资料,包括车辆致死野生动物、野生动物穿越公路、路侧野生动物活动、野生动物穿越公路桥涵通道等,这些资料将为未来国家公园内交通线路改造、野生动物通道建设、其他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提供依据。

(本文部分图片由作者提供)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