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artnet新闻
刘小东(b. 1963),《三峡新移民》(四联作),2004年,布面油画,300×250cm×4,签名:小东 2004(左下)
提起刘小东,大部分人仍会将其视为中国当代写实功底最强的艺术家之一,他的从艺之路也几乎是中国学院教育体系的典型代表:从1980年美院附中至1988年毕业于美院油画系第三工作室,刘小东在中央美院的教学体制下学习了八年之久,也完全掌握了当时学院内倡导的苏联式写实主义造型方法。
而就在他作为美院学生的那些年中,中国艺术界出现了不少新气象,八五新潮后,艺术家们纷纷对学院体系、传统题材和创作方法进行反思与批判,但刘小东还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了写实主义的创作,因为“他自认是一个务实的人,传统技法相比起观念要实在、牢靠得多"。 作为一个现实主义创作者,刘小东早期的作品描绘了许多处在社会转型期的普通人,展现出他们多样的心理状态和现实生活处境,这种强烈的私人化叙事偏好使他得以将视角聚焦于身边的人和事,那一代与他年龄相仿的人面对着巨变的社会环境,对于自我的拷问是更加深刻与迫切的。而进入21世纪之后,刘小东的视角似乎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转变,写生创作由室内走向室外、由身边走向更远处、由描绘私人化的情感与精神状态到对更广大层面的社会性的关切——这是一种“宏大叙事观"的初始。当然,在绘画层面,刘小东依然安排人物,但他们不在处于日常的环境背景,而是承载于更具社会意味(甚至是一些大事件)的全景视野下。
从《三峡大移民》到《三峡新移民》
21世纪初,中国营建了几个举世瞩目的大型工程,三峡工程便是其中一个。由于建设三峡,附近百余万居民离开家园成为“三峡移民"。2003年,刘小东陪喻红参加武汉的展览,行程安排去到三峡,那时的三峡大坝正紧锣密鼓地建设着,刘小东曾如此形容自己的所见之景:“当时的状况是马上就要搬走,人们都很匆忙……一时间我也没有想好怎么表达那种心情,只知道这是我想要表达的,不仅因为它看起来很壮观,从人性上来说也是太值得去关注的一件事,毕竟涉及到太多人的生活变化。"于是他便于当年创作了《三峡大移民》,作品中呈现出来的是对废墟中人们真实生活,更包含个体在经受时代巨变时产生的精神焦虑。
(左)《三峡新移民》细节;(中)两个当地青年男子,刘小东摄;(右)两个女子摄于北京某寓所,刘小东摄
一年后,他再次奔赴三峡,取材创作了《三峡新移民》,此时的移民们多已安定下来,逐步开始新生活,刘小东也将这些微妙的个体情绪与社会气氛的变化诉诸笔端,绘制出这幅3×10米的巨幅油画。该画作为四联画,采用广角镜头的全景模式,二分之一的画面被用来表现一望无际的江水,以此表现自然的宏阔。画面左侧是雄伟的三峡大坝和等待继续拆迁的房屋,中部则是陆地和江水的过渡地带,右侧则是几个男女青年和儿童的人物形象。画面中的人物三两成组:左边有三个玩耍的小孩,中间两名男子望着汹涌的江水若有所思,在他们的右边有一立一蹲的两名男子,画面最右侧描绘四名少年少女。不难看出,刘小东在画中依然呈现出了普通人的生活百态,但他们因为艺术家的特殊构图而产生了渺小与宏大之间的强烈反差效果。
(左)《三峡新移民》细节;(右)三个当地儿童,刘小东摄
特别的构图效果
亮眼的V形构图是《三峡新移民》区别于前作的重要特征,也是这件作品在社会文化史的层面之外、技法本身最值得讨论之处。2004年,刘小东在纽约的一位藏家处看到宋代画家李公麟的《海汇图》,在惊叹于古人处理海水与人关系之精妙的同时,他也对自己的创作进行了思考,并反映在《三峡新移民》的V形构图中。
《三峡新移民》草稿
这种构图借鉴了中国传统绘画隐藏移动视点的思维,同时也体现出刘小东对于电影等绘画之外媒介的兴趣——众所周知,他的代表作《自古英雄出少年》就取材自王小帅的电影《十七岁的单车》;而他与贾樟柯也颇为亲近,纪录片《东》即记录了刘小东绘制三峡题材绘画的过程,而贾樟柯也因此发展出之后的剧情长片《三峡好人》——刘小东认为“电影能使人打成全方位的体验,绘画虽然不能如此,但可以汲取经验,在特定的空间中增加多重角度",《三峡新移民》就是这种思考的显现:为了呈现出具有压迫感的视觉效果,V形排布的江水占据了画面的视觉中心;但周边的人物也绝不只是陪衬,相反,他们有各自的不同视角,似乎承载着一段段完全不同的人生故事,因绘画的二维特性,他们突破了时空的差异性,并列出现在同个画面中,这又似乎是将中国传统卷轴画中“移步换景"的置景手法进行了更具现代意味的阐述。
艺术家简介
刘小东,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1963年生于辽宁锦州市,198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上学、画画、教书,刘小东的生活简单而丰富,生活中的刘小东自认是一个现实主义者,所以他认为艺术应该是现实主义,他始终对现实抱以敬意。
2020年6月4日,刘小东以2019年度公开拍卖市场作品总成交额6,841万元人民币名列《2020胡润中国艺术榜》第10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