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新京报制图
新京报讯(记者 郑伟彬)11月30日,时值第十六届“舞动北京”群众舞蹈大赛刚刚结束之际,由新京报社、千龙网、北京舞蹈学院、北京市文化馆、北京舞蹈家协会联合主办,新京智库承办的“健康中国·舞动文明——2021首届中国广场舞发展论坛”以线上方式举行。
北京舞蹈学院党委书记巴图以“戴爱莲‘人人跳‘理念的时代价值”为主题发表演讲表示,广场舞是当今非常壮观的文化现象,是中国艺术发展的生动写照,并且也与北京舞蹈学院首任校长戴爱莲先生的“人人跳”理念相通。
广场舞是中国舞蹈艺术发展的生动写照
巴图表示,今年的“舞动北京”有上千支舞蹈队伍参加了比赛,可以是说非常壮观的文化现象,展现了积极、乐观、团结的精神。这样的盛景让他想起了戴爱莲先生所倡导的“人人跳”。“人人跳”是戴爱莲先生壮丽舞蹈人生的最后最高追求,是先生的舞蹈美育思想的核心。
舞蹈专业化与普及化是戴爱莲在新中国成立后主张做的两个方面事情。在舞蹈专业化方面,戴爱莲通过对深入民间采风,将边疆舞成功地搬上舞蹈,揭开了复兴中华民族舞蹈的新序幕,开启了中国舞蹈专业化的步伐,丰富和完善了中国舞蹈体系和舞蹈品质的成熟。她创作的《荷花舞》《飞天》等经典作品就是这个努力的标志性。
在舞蹈普及化方面,戴爱莲先生前后有三次普及舞蹈的经历。第一次是在上世纪40年代,戴爱莲先生提出普及民间舞的理想,传播边疆舞;第二次是在上世纪50年代,积极参与和引导“集体舞”活动;第三次则在随后的上世纪80年代,不再致力于舞台艺术的创作与表演,多次赴云南采风,开展土风舞运动,倡导“人人跳”,这一创举目的在于弘扬自娱性民间舞。
巴图表示,如果能看到今天广场舞的“人人跳”景观,戴爱莲先生一定会感到非常欣慰。昔日故人之“人人跳”,今日群众之广场舞,是新中国舞蹈艺术发展的生动写照。
专业舞蹈不能脱离民间舞的本真
对于“人人跳”的观念,巴图表示可以从“人人皆可舞蹈”和“人人皆应舞蹈”两个层面理解。
舞蹈是人类的天性,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宣情形式,可以随心而舞,随性而舞,随情而舞。因此,戴爱莲先生深信“人人跳”的条件具备,前景可期。而巴图认为,“人人皆可舞蹈”的思想,为舞蹈发展创造了无限的可能,为百姓接近舞蹈创造了无限可能。
在另一层面上,巴图表示,戴先生“人人皆应舞蹈”的要求,是践行“人人跳”的思想自觉,是人生舞蹈化的要求,是保持生命活力的象征。手舞足蹈是人们与生俱来的本能反应,在人们具有多种生而有之的潜力中,要使这些潜力不发生萎缩,就必须加以使用。
人们在公园跳舞。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在今天人们越来越依赖于高度发达的科技,随之人体的动觉意识正在日渐衰退。戴先生所呼吁的“人人跳”这种由原生态舞蹈演变发展而来的自娱性民间舞蹈,“唤醒了人们去寻找渐渐淡漠与失落的那种纯真、那种真挚”,“人人跳”的理念,就是要把舞蹈还给每一个爱舞蹈的人,还舞蹈的自然之美、简易之美、纯朴之美。
为了推动“人人跳”在当代的发展,巴图提出了三方面的建议,一是要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百姓舞蹈。广场舞在国内的活跃与流行,值得学院去研究广场舞如此普及的原因。这些自娱性舞蹈是如何反映民族风俗、民族心理,因应变化了的审美情趣的,要深入研究百姓舞蹈的本体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以群众舞蹈的丰富素材反哺专业教育和演出。
二是要努力解决舞蹈专业化和专业普及化的壁垒问题。戴爱莲先生认为,“学院派”的发展模式已经脱离了民间舞的本真,过于“秀”艺和“炫”技,而缺少了原本自然朴实的东西。因此,巴图表示,专业舞蹈与群众舞蹈不应壁垒森严,舞蹈专业化和专业普及化依然是当今专业院校必须认真寻求解决的问题。
三是应当致力于不露痕迹地以专业性改善与提升群众舞蹈的艺术性。专业力量与群众力量的合流是方向,要实现原生性与原创性的统一、舞蹈性与文学性的结合。虽然在戴爱莲生前,其“人人跳”只能算是小获成功,但巴图表示,“人人跳”观念,却以真理的力量,穿越历史时空到达当下,正在深刻融入时代精神和审美。
编辑 | 张笑缘
校对 |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