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多部门送“法治礼包”进工地,为项目建设系紧“法治安全带”

为强化城市管理源头治理,助力重点工程依法依规建设,近日,宁波北仑区住建局联合渣土办、水利部门、小港执法队组成专项服务组,主动走进维科建设工地,开展“法规前置指导+风险预警防控”联合上门服务。通过普法宣传、案例警示、现场答疑“三步走”,为工地建设系好“法治安全带”,实现执法监管从“末端处罚”向“前端预防”的转变。

服务组紧扣工地建设核心环节,分领域开展靶向普法。针对清运车队管理,明确要求所有车辆须经备案登记并全程开启GPS定位,车身须冲洗达标,严禁带泥上路污染环境;在渣土处置环节,强调必须通过电子联单系统全流程追踪渣土流向,严禁私自转运至非备案消纳点;针对工地取水排水,重点解读水资源税费政策,要求依法申领许可证、安装计量设施并按时缴纳费用。通过“清单式”法规解读,将工地运输、施工、资源利用等环节纳入规范化轨道。

普法结束后,执法人员结合近期查处的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某工地因违规将渣土消纳至未登记场地,被依法处罚8万元;某人因无证清运被罚1.5万元……一桩桩真实案件让业主与工地负责人深刻认识到“试探法律底线”的代价。渣土办负责人指出:“规范管理不仅是法律责任,更是企业长远发展的保障。”水利执法人员则用数据对比算清“侥幸偷水”与“合规取水”的经济账,引导企业树立守法经营意识。

“这次上门指导太及时了!”业主在座谈中感慨道,“本来觉得手续繁琐还想走点捷径,现在明白规范化才是真正的‘快车道’。”服务组现场建立“全周期服务对接机制”,向工地提供建设手续办理指南等资料,并承诺对后续施工中的疑难问题实时指导。综合执法队队长表示,将持续推进“普法先行+柔性监管”模式,通过定期回访、信用积分等机制,推动企业从“被动整改”转向“主动合规”。 

(通讯员 陆显娟)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