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普遍认为,在缅甸军政府应要求扫清盘踞在缅北地区的电诈集团之后,中缅边境地区针对中国人的犯罪活动将因此而大幅减少,而后续所发生的一系列事实也是如此,泰国政府甚至针对妙瓦底开展了停水停电行动,让这些园区难以继续经营。
可当所有人都以为能够松一口气的时候,缅甸却又发生了一件大事,重创了敏昂莱军政府对于缅甸地方行政的掌控力,让缅甸原本趋向于稳定的局势,开始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01.缅甸突发大地震
根据多家媒体的报道称,在3月28日的下午2点左右,作为中国邻国的缅甸发生了7.9级大地震,这是近十年以来全球发生的最大规模的地震之一。
截止到目前为止,这场地震已经造成至少100人2死亡和2376人受伤,包括中国云南省瑞丽市,泰国曼谷也均有人员伤亡的报告。
按照中国地震台网所披露的信息,此次的地震源头位于缅甸曼德勒省周边,震源深度达到了30公里,邻国民众也都能明显感受到地震带来的剧烈晃动。
从地理的角度上来说,缅甸自身位于欧亚大陆板块和印澳大陆板块交界处,自身就位于典型的“地震带”,上一次发生地震还是在2022,只不过彼时仅有5.9级,也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而上一次发生7级以上的地震,则要追溯到更早的1930年,迄今为止已经过去了近百年时间,也难怪这次地震来得如此“措手不及”。
另一方面,从当地华人民众发回的视频影像上看,缅甸国内糟糕的基建工程,导致其高层建筑的抗震能力极差,不断有大楼因为地震而出现倒塌的情况,这或许也是地震所导致的缅甸人员伤亡的重要来源。
此外,缅甸自身也缺乏应对此类大规模自然灾害的应急机制,且资金力量有限,如何实施后续救灾活动,成为了敏昂莱政府所要面临的首要难题。
再加上缅甸内部军阀派系林立,亲中、亲美多支民族地方武装呈现出割据态势,外国救援力量如何在确保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开展救援,也是缅甸救灾行动的一大重要障碍。
02.大灾之后是大乱?
尽管从政治学的角度上来说,如今的缅甸政府是典型的军政府架构,敏昂莱本人对于国家事务拥有完全的决定权。
但在缅北三兄弟同盟发起“1027”军事行动之后,所有人都看到了缅甸军政府的脆弱本质,如今对华贸易口岸更是全面失守,进一步打击了缅甸军政府的财政收入,如今还要为大地震的善后工作付出大量人力、物力资源,实在是雪上加霜。
尽管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中国政府宣布向缅甸提供了1亿人民币的救灾援助,但鉴于缅甸军政府的贪腐问题,这些钱究竟有多少能够落到实处,我们还要打上一个问号。
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此次发生地震的中心点位于曼德勒省,与缅甸政府军和“民地武”的交火线高度重叠。
从地图上看,在曼德勒省的西北方向,人民防卫军与政府军展开了激烈的游击战争,曾一度控制了高速公路的部分路段。而东北方向则是我们熟知的果敢同盟军,在2024年年底的作战行动当中,果敢军逼迫政府军收缩势力,控制了缅甸全国经济命脉“仰光—曼德勒”公路。
而在曼德勒省的东部与北部,缅甸政府军则面临克钦独立军与德昂民族解放军两路夹击,在2024年全年打下220个政府军据点,控制了曼德勒周边的矿产资源,在25年初还执行了攻坚作战,通过埋设地雷的方式,进一步压缩政府军在外围的机动能力。
换句话来说,这次地震,让缅甸军政府所面临的战场局势进一步恶化,大量永固工事因为这场地震变成了废墟,给予了周遭叛军进行“抄底”的可能性。
而对于缅甸政府军来说,曼德勒省是决不能丢弃的战略要地,不仅坐拥全球第二大铜矿,缅甸对外贸易的60%都要通过周边的公路来进行。如今缅甸政府税收大幅下降,士兵出现频繁的欠薪情况,如果再丢掉曼德勒,那么敏昂莱军政府的统治,就几乎可以宣告结束了。
因此,对于各个民族地方武装来说,这次地震完全是“天赐良机”。在政府军士气、资源遭全面削弱的情况下,如果集结兵力针对曼德勒发起围攻,仅有15万人的缅甸政府军将面临一个抉择:究竟是先救灾,还是先前往前线“灭火”。
03.中国接下来该怎么办?
站在中国的角度上来说,缅甸地震所带来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如果叛军趁机“抄家伙”起事,甚至直接推翻了敏昂莱政府,那么对于中国边境造成的压力和麻烦将是空前的。
一方面,如果战事扩大,涌入的难民将极大提升中国边境的管控压力,增兵是一个必然结果;另一方面,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从昆明口岸出发,经过东南亚铁路直达南洋。但就如今缅甸的安全形势上看,今后只能改道泰国,三条东南亚铁路之一的中线,已经彻底走不通了。
除此之外,缅甸内部的武装组织派别复杂,既有解放战争中败退的国民党残部组成的武装组织,也有美国支持的昂山素季政权,甚至还有印度支持的克钦独立军。在敏昂莱失去主导权之后,这些武装组织必然会开启新一轮的全面内战,整个缅甸将如同一些非洲国家一样,彻底失去发展的时间窗口,成为妥妥的“失败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