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桃花相映红”里的“人面”结局如何?她有两首写给崔护的诗


(写王侯将相、能人异士腻烦了,今天换个风格。)

崔护,唐朝诗人,他凭《题都城南庄》一诗孤篇盖全唐,“秒杀”唐朝无数诗人: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年轻的时候只是一个落拓的“安漂”,困居长安,盐米不继,颇多惆怅。一年春天,长安城外一片春意,万花芬芳,千鸟和鸣,崔护放下手里的书卷,打算去长安城南踏春游玩一番,也好排解一下抑郁。

这天,丽日高悬,惠风清扬,崔护在长安城南的山间纵情游玩,春花妩媚,春林多彩,春鸟情绵。由于景色怡人,崔护流连忘返,越走越远,不觉来到一山洼里。崔护忽感口渴,看到远处桃花盛开的地方,有孤零零一农家,于是前去讨杯水喝。

略显腐蚀的木门上,青苔点点,门顶几枝桃花摇曳春风里。崔护轻轻拍几下门环,少时,门开了,崔护不看则已,一看不禁心旌摇荡,原来是一个少女开的门,崔护心中暗暗感慨:真是深山出俊鸟啊,此女姿色堪称绝世,气质若兰,遗世独立,宛若桃花仙子!能甩长安城里的那些庸脂俗粉几条街。


与此同时,少女也为崔护的仪表所折服,虽然崔护破衣烂衫,但遮挡不住他那松风明月般的天人之姿。为了打破尴尬的气氛,崔护忙说:“小生游春不耐远行,打扰讨杯水喝!”少女转身去取水。崔护看她走在铺满杨花的小径上,仿佛像凌波微步。

很快,少女把水端来了,崔护一边喝水,一边问:“仙子家中都有何人?”少女答:“只有我和爹两人, 爹出去忙春耕去了。”

“你可曾有良匹?”少女闻言,粉面低垂,跑屋里去了。崔护喝完水,怕被人看到而误以为行为不检,强忍留恋之情,赶紧走了。

崔护本来想择日再来探看,谁知刚回到长安,就收到了老家一封信,家中有了大变故,让他赶紧回家去。崔护这一去就是一年,等忙完再回到长安时,又是桃花开的时节,他还记着去年都城南庄的事,所以赶紧再去老地方看看。

时间很巧刚好跟去年是同一天,风景依稀似去年,依然是桃花怒放,蜂飞蝶戏,但当崔护来到门前的时候,木门紧锁。崔护徘徊良久,不见有人回来,于是拿出随身佩剑,在木门上刻下: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博陵崔护。


刻完,崔护欲去,忽然看到一个老媪荷锄而过,崔护上前问:“老人家,您住的离这里远么,知道这家的主人去哪里了么?”老媪说:“你算问对人了,我前天也是路过这里的时候,看到一老头用牛车拉着一少女朝西边去了,那少女躺在牛车上,面无血色,头发散乱,紧闭双眼,以被盖身。哎,惨啊!”崔护听后,泪下如雨,大哭道:“去年桃花,灼灼城南,今已摇落,遗憾余年!” 

老媪一看他这样子,一头雾水,就说:“你哭什么,她还没有死,老翁说是拉着她去长安城里找医者看病去了,说不定今天就回来了。”崔护这才转悲为喜,但拿不定主意是去长安找呢,还是在这里等,听老媪的话,那女子病的不轻,所以干脆去长安找算了。崔护在长安找了两天,无果,于是又赶忙跑回城南桃花林里去看是不是已经回来了。


崔护刚到门前,一看上面的锁没有了,心里既喜又怕,喜的是可能老翁回来了,怕的是可能少女已经不治身亡了。当崔护敲开门的时候,来开门的是老翁。还没有等崔护开口,老翁说:“你是崔护吧?”崔护一想,门上的题诗看来老翁已经看到了,就回答说:“是”

老翁哭着说:“你差点把我女儿害死了,她从去年这个时候起,整天若有所思,后来发展到恍恍惚惚,每天写写画画,写完就撕掉,撕掉再写,到了今年春天等你不到,愈发严重,前几天已经气息奄奄了,我就用牛车拉她去长安找人看病。医者都说回天无术,让我回来准备后事。等回到家门口,我看到门上有人刻写了字,就把她喊起来看,她勉强抬头看了看,谁知居然一下就好多了,她气色明显好转了,不过现在依然不能起床。你把她害的好苦啊。”


崔护听后,伤心加内疚,请求进去看看她,老翁说:”去吧,你再晚来几天,估计她就离我而去了。”崔护急忙去屋里看,抱着她的头,说:“我来迟了,我来迟了,我在这里!”少女听到后,睁眼看看崔护,煞白的脸上慢慢红润起来,渐渐的露出了微笑。崔护忽然看到床头放着一张皱皱巴巴的纸,拿起来展开一看,上面写道:

其一

桃花院里桃花开,前度萧郎不再来。

满园桃花休要落,为留梦里那人摘。

其二

琴筝不弹鸟啼哀,鸿雁违期雨却来。

满园落花眉不展,一怀心事任人猜。



看完,崔护感动的痛哭流涕。过了几天,少女的病就完全好了,老翁把少女嫁给了崔护。从此后,花开花落,一任流年度,二人再也没有分开过。

(本文由庖丁解史原创,不揣愚陋,补了唐人写的本故事的漏洞。禁止复制粘贴式转载)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