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所学者办公室外景
致力于寻找第二个太阳系的大型科研项目——“天语计划”将正式立项。其挂帅者是85后青年科学家冯发波。
两年多前,初入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以下简称“李所”),冯发波博士酝酿着一个想法——通过国内的望远镜和设备发现与太阳系相似的行星系统。
太阳系外行星搜索,极度依赖先进望远镜和高精尖仪器设备,由此他提出研发高精度光谱仪。但此类项目难度大、门槛高,若是循着常规走向,有可能申请几年便没了下文。冯发波将推进项目的想法和遭遇的“堵点”向李所和上海交大天文系阐释,几经打磨和多方研讨,项目实施路径明朗起来:在总目标下,小步快跑,分两步实施推进。
“这样一种孵化思维,让青年科学家有了直接负责项目的机会,并为更大规模项目的启动铺平了道路。”冯发波说。
昨天,《上海市浦东新区优化揭榜挂帅机制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若干规定》正式实施。其中对人才和资源支持的指向清晰:不得以国籍、年龄、资历、学历和工作经历、单位属性等作为国内外人才和团队在浦东新区参与创新项目“揭榜挂帅”的资格条件……
“五年来,李所已吸引了一大批80后、90后杰出青年科学家。吸引他们的重要一点,是这里令人心无旁骛的研究氛围和更加宽容的评价机制。”在日前举行的市政协年末视察中,李所党组织书记赵昕告诉记者,基于此前的探索,《若干规定》的实施,将给予青年科学家“揭榜挂帅”更多的可能性。
冯发波表示,“基础科研本身有着巨大的不确定性。青年科学家的想法能得到重视并有机会得到较大力度的资源支持,将激励我们投入更大精力去研究、去突破。”
李所学者冯发波
揭榜
冯发波的办公室在李所所在大楼的6层,远处陆家嘴“三件套”隐约可见——这也是他对“天语计划”的期待:使第二个太阳系“隐约可见”。
“天语计划”如何发现系外行星?“光谱仪和望远镜的研发和建设是采集高精度视向速度数据至关重要的环节,而目前使用的数据仍然是基于自己与国外机构的合作以及开源数据。”冯发波说,“如果我们在中国最好的天文观测台址青海冷湖建设一个专用于行星搜索的望远镜阵列和高精度光谱仪,也就拥有了中国自己的数据资源,利于开展独立研究,也能形成国际合作基础,通过和国际资源的整合,拓展更广泛的合作领域。”
数据是科学研究的基石,而高精尖的设备是凿出这块基石的斧子。基于此,他踌躇满志地提出了“天语计划”。
赵昕说,“李所专家团队经充分评估认可了这个想法,也会设法帮助他将想法进一步细化、完善,以吸引各方支持。”
“天语计划”细化为两步走:第一步通过难度相对较低的方法发现第二个太阳系的候选体;第二步研发高精度光谱仪并通过光纤将光谱仪连接到多个小望远镜,基于对10万颗恒星速度变化的长期测量确认第二个太阳系。
开放包容的科研环境和专业化的资源支撑,让冯发波的“揭榜”成为可能,“从一个比较宏观的角度去考虑这样一个具有原创性和突破性的大项目”。
挂帅
作为“天语先导计划”牵头人,冯发波在一个国际团队中负责数据分析。他说,“数据分析是我们的优势,也是目前在我们没有独立数据的背景下,吸引该领域高端人才前来合作的基础。”基于早些年国际合作的基础,他通过李所的平台对团队作了一定程度扩展。
想法、人才、资源、硬件,冯发波正在集齐项目要素,实现了实质性的“挂帅”。有学术圈科研项目人士告诉记者,青年科学家独立实现科研设想并不容易。如果研究方向一致,一般还是以参加“大咖”科学家主导的团队为主,而李所则鼓励有想法、有项目的青年科学家“挂帅”闯出一番天地。“孵化意味着阶段化,成果相对更细化也更明确”。
冯发波摸到了关键:科研项目要讲究循序渐进——近两年,他和团队用视向速度法发现的系外行星和最近类木星数量为世界之最,为进一步争取资源奠定了基础。
“没有所谓‘资源垄断’”,这是李所青年科学家的共识,“更多是从专业角度、实际效果角度作出评判,倾斜资源和人力,推动项目进展。”
有一种颇成共识的说法:基础科研领域在成果转化、产业化等方面的作用不甚明显。冯发波认同基础科研的纯粹性,“但‘不甚明显’不代表无所可能”。
冯发波用自己的科研项目举例,譬如硬件方面的带动,“望远镜的高精度测光需要配备非常高端的CMOS(一种图像传感器)相机,对CMOS芯片的纯净度以及相机的噪声要求极高。现在越来越多天文项目需要这种芯片的供给,就有可能促使供给企业技术的更新和产业的迭代。”
作者:苏展
摄影:邢千里
编辑:占悦
责任编辑:祝越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