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证券:苹果(AAPL.US)加速入局折叠屏 核心环节有望深度受益

智通财经APP获悉,华西证券发布研报称,据TrendForce数据,2024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为1780万台,预计2027年有望增长至7000万台,2024-27年CAGR为57.8%。据IT之家,苹果(AAPL.US)有望于2026年推出折叠iPhone,有望带动折叠屏手机实现加速放量。增量环节上看,为进一步减少折痕并实现折叠屏轻量化,铰链有望引入液态金属和钛合金3D打印等创新材料和工艺;另一方面,柔性盖板是折叠屏屏幕的关键组件,需要兼具透明度、可折叠性、及良好的可恢复性,不等厚超薄玻璃(UFG)作为特殊的UTG玻璃,有望成为下一代主流方案。

华西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苹果入局折叠屏产品,带动行业加速发展

传统手机进入存量时代,折叠屏定义智能手机新形态。据TrendForce数据,2024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为1780万台,预计2027年有望增长至7000万台,2024-27年CAGR为57.8%。据IT之家,苹果有望于2026年推出折叠iPhone,有望带动折叠屏手机实现加速放量。

增量环节1:铰链

铰链作为折叠屏手机的核心组件,负责支撑和引导屏幕的开合、悬停。铰链尺寸虽小但结构复杂,内部包含上百个零部件,并要满足20万次以上的开合寿命,对于零部件的强度、精度、耐磨性等要求极高。与此同时,在折叠屏整机轻薄化设计趋势下,铰链设计要在开合顺畅的基础上,兼顾轻薄耐用,有效改善折痕等问题。因此,各大厂商积极进行产品迭代,对铰链的结构、材质和工艺等进行全面升级。

按形态看,折叠屏铰链主要分为水滴和U型两种。其中,水滴型铰链折痕相对更浅,并可有效减少屏幕磨损。华为、OPPO、小米、vivo等折叠屏基本都采用水滴型铰链。

按制造工艺看,折叠屏铰链以MIM工艺为主。与此同时,为进一步减少折痕并实现折叠屏轻量化,铰链有望引入液态金属和钛合金3D打印等创新材料和工艺。

增量环节2:盖板

柔性盖板是折叠屏屏幕的关键组件,需要兼具透明度、可折叠性、及良好的可恢复性。

按材料看,折叠屏柔性盖板常用的两种材料是透明聚酰亚胺(CPI)和超薄柔性玻璃(UTG)。相比CPI材质,UTG材料具备透光性更好、硬度高、耐刮擦、触感好、回弹性好等优势,因此,UTG逐渐取代CPI材料成为目前市场主流的折叠屏柔性盖板材料。据CINNO Research数据,2023年国内折叠屏智能手机 UTG 使用占比提升至70%,并呈现持续提升态势。此外,不等厚超薄玻璃(UFG)作为特殊的UTG玻璃,有望成为下一代主流方案。

按制作工艺看,UTG的生产分为一次成型法和二次成型法。其中,一次成型法技术壁垒较高,主要被几家国外大型显示玻璃制造商掌握,制作工艺主要包括溢流下拉法、窄缝下拉法和浮法。二次成型法(减薄法)批法批量生产技术门槛较低,生产成本可控,是目前国内厂商主要采用的方案。但相较于一次成型工艺,二次成型法的产品存在外观良率欠佳,大规模生产时产品一致性不足等问题。

投资建议

苹果加速入局折叠屏,有望带动折叠屏手机实现加速放量,并有望引领折叠屏产业链实现创新升级。看好折叠屏UTG盖板、铰链等核心增量环节以及液态金属、3D打印等新工艺。相关受益标的:1)UTG:蓝思科技(300433.SZ);2)铰链:领益智造(002600.SZ)、统联精密(688210.SH)、精研科技(300709.SZ);3)液态金属:宜安科技(300328.SZ);4)3D打印:华曙高科(688433.SH)、铂力特(688333.SH)。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新品推出节奏不及预期,新技术落地不及预期等。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