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老龄化趋势日益凸显的当下,部分不法分子将罪恶之手伸向了老年人的 “钱袋子”。他们借助 “养老服务”“养老项目”等五花八门的幌子,精心设计诈骗套路,严重侵害老年人的财产权益,扰乱养老产业的健康发展。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全省公安机关迅速行动,将打击养老诈骗犯罪列为重点民心工程,多管齐下,全力守护老年人的财产安全,为“银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主动担当作为,狠抓线索排查,是公安机关的首要举措。公安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构建起网络巡查监测、社区走访摸排与部门信息互通的全方位线索收集机制,力争对侵害老年人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做到早发现、早处置。同时,公安制定了涉养老诈骗犯罪线索摸排核查规定,从线索的收集到处置,形成一套规范的流程,确保每一条线索都能得到妥善处理。
破案挽损同样是打击养老诈骗的关键环节。公安机关以 “专业 + 机制 + 大数据”的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依托,通过各级侦查中心,整合警种力量,开展集群战役与专案行动。
潍坊市成功破获的一起投资理财诈骗案就是典型案例。山东公安机关精准出击,抓获 19 名犯罪嫌疑人,为 1000 余名受骗老人挽回了 1000 余万元的损失,有力震慑了犯罪分子。
打击养老诈骗还需多方协同共治。公安机关与金融监管、人社、医保等多部门紧密合作,搭建信息共享、协作联动的平台,常态化开展联合摸排、惩戒与行动,消除监管盲区,化解风险隐患。此外,山东公安机关坚持以案促改,向行业主管部门制发“公安提示函”,推动完善监管制度,从源头上防范诈骗案件的发生。
为提升老年人的防骗意识,山东公安机关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深入机关、学校、社区等地,采用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法律宣讲。
去年,全省共发送公益短信 1.3 亿条,开展线上线下宣传活动 186 场次,有效增强了老年人的防骗意识和识骗能力。
(凤凰网山东 张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