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医师 | 她们不容“疫”!忙碌至凌晨、穿着防疫服爬八楼

7月底,根据疫情防控需要,重庆部分区县进行全员通宵核酸检测。晚上11点,重庆医药高专附一院(市第六人民医院)护士陈英刚结束一天的工作。待她脱下防护服,最显眼的是被汗水浸泡的泛白双手和可以拧出水的衣服。

这其实是半个月来,核酸检测医护队伍的常态。“连轴转”是来不及歇一口气的。第二天,陈英将继续工作8-12个小时,等下一班同事来替换她……

▲陈英

顶着高温

入户核酸检测连轴转

“一开始真的没有想到,这份工作会有这么艰辛,艰辛到了影响日常生活的程度”。作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一名护士,从7月28日开始,陈英正式加入支援社区核酸检测的工作队伍。每天下午两点,她都会和同事们一起,换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带上转运箱前往自己负责的检测片区。

说起感受,陈英坦言,“热,是肯定的。防护服不仅不透气,而且比较重,在高温下,对我们的身体和意志都是一种严峻的考验。”

8月3日她在朋友圈里这样简单地写道:出门前&回来后,并配了三张图——第一张是她在办公室出发前戴着口罩,第二张是烈日下穿着防护服的她提着转运箱走进小区,第三张则是核酸检测完毕后她脱下防护服后的样子。

八月进入三伏,酷暑难耐。但在陈英她们所负责的片区里,有不少老旧小区的居民也需要进行核酸检测。在这些没有电梯配套的小区里,医护人员得爬上七八层楼,才能到居民家中为其进行检测。“平时轻装上阵爬楼还好,但穿着防护服上楼完全不一样。一般七八层楼爬下来,都已经是满身大汗,说话喘气都很困难。”

▲穿着防护服,陈英正在烈日下工作

外部环境的“考验”可不止这些。陈英说,因为上门检测时间是不固定的,从下午两点要工作到凌晨一两点。虽然上门之前通常会电话联系需要检测的居民,但有时候有部分居民还是会嫌去晚了,打扰他们休息,有些还要责怪几句。

陈英记得,有一天晚上,她和同事们在联系一位老奶奶时,被老奶奶误认为是要骗取她钱财的骗子,故意给她们报了假的地址。结果她们按照老奶奶给的假地址,四处寻找,整整找了一个多小时,找了三个不同的小区,才最后确定老奶奶的位置。

“工作中有委屈、被误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但是作为一名党员,我还是很高兴自己能够坚持下去,将工作进行到底。”在采访中,陈英认真地告诉记者,作为众多医护工作者中的一员,她再普通不过。“还有和我们一样辛苦的,默默奉献在岗位上的工作人员,我没有什么需要特别宣传的。”

▲正在照顾患者的陈英

辛苦值得

希望疫情早日结束

其实,这并非是陈英第一次这么长时间穿着防护服。在2020年1月,陈英是曾经支援湖北孝感的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之一,在湖北孝感度过了漫长又短暂的57天。

在孝感市中心医院重症病房,她是最年长的一位护士。但为了对患者负责,她的干劲和认真不输任何人。一个夜班的工作时间是12小时,那段时间,陈英长期熬夜。

患者的咳嗽声,呕吐声,心电监护的报警声,还有呼吸机的报警声……虽然离开孝感回渝已经一年多了,但当时的场景她至今难忘。

“连弥漫的空气都是压抑的,凌晨时分的困乏感、呼吸困难的窒息感混合着患者的咳嗽,让人觉得筋疲力尽。”尽管如此,陈英也说,和这次核酸检测听到居民们的感谢,主动提供的矿泉水和西瓜一样,当时康复患者的肯定,哪怕病愈后也没有终止的问好联系,让陈英觉得,一切辛苦很值得。

这次,她和同事们走进白昼,穿过黑夜,加班加点不问时间的工作再一次成为常态。近日,重庆医药高专附一院抗疫记录发布。这些照片讲述着她和她的同事们在40度高温下穿着防护服为百姓奔波忙碌的故事。

陈英把照片转发在了朋友圈,并这样评论道:“看见同事们在烈日下前行的背影,和深夜里的‘行者’,希望疫情早日结束!”

上游新闻记者 周荞 通讯员 韩颖 摄影报道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