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意之时须知“怕”

●一个人最容易迷失自我的时候,往往是自我感觉良好之时。比起失意时的奋起,得意时的知“怕”同样重要

笔者一次乘坐出租车,驾车的司机有几十年驾龄,车开得却并不快。他说,十次车祸九次快。新手因为技术不好一般不敢开快,而真正有经验的司机,因为见的交通事故多了,一般也不敢开快。发生重大车祸的,往往是那些驾车有段时间却并不长的人。这些人自以为技术好了,心中少了“怕”字,所以越开越大胆。仔细一想,此话确有几分道理。

一个人最容易迷失自我的时候,往往是自我感觉良好之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皇家空军统计在战争中失事的战斗机和丧生的飞行员,以及飞机失事的原因和地点,结果发现事故发生最频繁的时段,不是在激烈的交火中,也不是在紧急撤退时,而是在战斗机完成任务胜利归来、即将着陆的几分钟里。因为在返航途中,飞行员精神越来越放松,当他们终于看到熟悉的基地、自己的飞机离跑道越来越近时,顿时有了松弛感。恰恰是这一瞬间的掉以轻心,最容易酿成大祸。心理学家有过研究,在高度紧张过后,一旦外界刺激消失,人们心里会产生“几乎不可抑制的放松倾向”。

一些人之所以在得意之时不知“怕”,关键是他们没有看清事物发展的本质、摸透事物发展的规律,被一时成绩冲昏头脑,被表面现象迷惑心智。而真正的智者,越是身处高位,越会有“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越是荣誉满载,越会有“下一秒就被追上”的紧迫感;越是顺风顺水,越会有“危险就在身边”的危机感。春秋时期,宋国大夫正考父身为几朝元老,却对自己要求很严,没有因一次次得到重用而忘乎所以,反而用“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来提醒自己要时刻谦虚谨慎。“官有所畏,业有所成”,那些青史留名的廉吏能臣,正是因为害怕辜负重托,害怕让百姓失望,才会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地谨慎做事,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故而能够慎终如始、善始善终。

对于普通人来说,得意之时不知“怕”可能只是个人修养问题,然而对于手握权力的党员干部来说,一旦得意忘形,肆意妄为,往往产生危害。那些在一片赞誉声中失去对权力敬畏的人,会在重大决策上急于求成、随心所欲,造成决策的失误;那些躺在功劳簿上不知道谦虚谨慎的人,会失去对纪律规矩的敬畏,很容易被别有用心之人“围猎”,毁了自己,坏了风气,给单位建设造成重大损失。对此,党员干部应高度重视,引以为戒。

人生的道路十分漫长,得意与失意都是人生的常态。比起失意时的奋起,得意时的知“怕”同样重要。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无论何时都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把知“怕”作为一种习惯来养成,时常自警自省、慎独慎微,真正做到行有度、止有法。唯有如此,才能把好人生的“方向盘”,更稳地走好人生路。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