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门有“七宝”,第五种已禁止捕捞与买卖

佛门常以“宝”来形容诸佛菩萨,比如,称呼诸佛菩萨的庄严法相为“宝相”,称呼真如清净的佛性为“宝性”,称呼佛、法、僧为佛教中的“三宝”......

除了因为彼等都是无上珍贵的表征之外,宝物同样有着世间、出世间的福慧圆满的意义。今天,咱们就来看一看佛门七宝都有啥。

七宝(梵名saptaratnani)指七种珍宝,又称七珍,指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此七宝的名称出自鸠摩罗什所译之《阿弥陀经》,而玄奘所译之《称赞净土经》则称此七宝为“金、银、吠琉璃、颇胝迦、牟娑落揭拉婆、赤珍珠、阿湿摩揭拉婆”。此七宝之名,古代诸经论之译名颇有异同。以《无量寿经》的译本为例,汉、魏、唐、宋译本之译语就有不同的译法。

此外,依《法华经.宝塔品》及《佛地经论》卷一所载,即将七宝中之玻璃,代以玫瑰(karketana)。

01

金(suvama)

指黄金,又称为紫金。梵名苏代刺那(修跋拿),译为妙色或好色。

佛经中在赞叹佛身妙好庄严时,常用妙色身金色身之语。《翻译名义集》卷三引真谛的解释,举出金的四种特色:(1)颜色不变;(2)体性纯然无染;(3)能熔铸成各种器具,转作无碍;(4)令人富贵。经中以此四种特性来譬喻法身常、净、我、乐四种特德。

02

银(ripya)

指白银。

03

琉璃(vaidurya)

又作毗琉璃、吠琉璃耶、鞞头黎等。译为“青色宝”或“不远”。是一种类似玉的宝石。中国、日本常误以为此是有色玻璃。

此词古来多作“流离”,后代在使用时都加上玉偏旁。《慧琳音义》卷一中说:须弥山南面是此宝所成,其宝青色,晶莹透彻而有光明,凡有物靠近之,皆映成同一色,而帝释天的髻珠也是此宝所成,此宝是天生神物,不是人间炼石造作出来,焰火所成的琉璃。

04

玻璃(sphatika)

即水晶。又作萨颇胝迦、飒颇置加、塞颇胝迦、颇梨等。《慧琳音义》卷四中则说:玻璃的古译为水晶,这种说法并不完全正确。

因为玻璃虽然类似水晶,却有紫、白、红、碧等四种颜色差别,其中具备晶莹、清净、通达、明透四种要件者,则是宝中最上等的。颜色以红碧色最珍贵,紫白次之,如上好的光明砂,清净无有瑕点。

05

砗磲(musaragalva)

梵音牟娑落揭拉婆。是一类大型贝类。

《法华经玄赞》卷二中说:“砗磲梵云牟娑洛揭婆,青白间色。”目前,由于砗磲愈发稀有,属于濒危物种,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S)》附录II中加以保护。

06

赤珠(lohitamuktika)

即赤珍珠。《大智度论)者十说“珍珠出鱼腹中、竹中、蛇脑中。”《佛地经论》卷一中说:“赤虫所出,名赤珍珠,或珠体赤,名赤珍珠"珍珠普通呈薄鼠色、灰色,赤珠则指珠之稍带赤色者。纯赤色之珍珠极其难得。

07

玛瑙(asmagarbha)

并非今人所称之玛瑙,而是翠绿或带有深色光辉的宝石。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