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名小吃,你知道几个?

民以食为天,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特色饮食。

大 同 黄 糕

null

“大同有两宝,乌金和黄糕。”大同黄糕是用黄米面蒸制而成的,类似南方年糕样的食品,唯其色泽金黄,故名之。黄糕有“黄、软、筋、香”四大特点,吃起来松软可口,十分味美。“三十里地的莜面,四十里地的糕,十里地的荞面饿断腰”,黄糕不但好吃,还是充饥佳品,一顿下去,走四十里路不是问题。

大 同 铜 火 锅

null

大同的铜器是一种古老的特色传统手工艺品,其工艺精湛,早在北魏时期就享有盛名。铜火锅是一种将取火与用锅功能巧妙结合、能搬到饭桌上的食具,在大同所有铜器中,它最出名。铜火锅始于明朝初期,原本是老百姓为抵御寒冷发明,其后流入京城,并被宫中选定为御用品。铜火锅最适宜涮羊肉和烹制什锦菜肴,用餐者围火锅而坐,可以边投食料边取菜,享受自烹自食之趣。

临 汾 吴 家 熏 肉

null

吴家熏肉,临汾市吴保元、吴保恒兄弟几人经营的祖传肉食名产,肉皮明亮,色泽金黄,肥而不腻,瘦而不柴,草香浓郁,开胃健脾,后味翻香,食之舒畅。吴家熏肉始于清末,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百余年来,盛名不哀。

右 玉 盐 煎 羊 肉

null

盐煎羊肉是右玉县一道颇具特色的地方招牌菜,鲜美爽口,肥而不腻,因为极为滋补,在当地有“小人参”之称。右玉盐煎羊肉的制作过程颇为奇特:选择色泽鲜红、肉质鲜嫩、肥瘦适宜的当年生或一岁口绵羊肉加工切碎,然后用“半只羊一碗水,一只羊半碗水”的比例进行煮制。肉煮熟后,再用盐和大葱翻炒,其它调料一律不用,以保持右玉羊肉的原汁原味。

榆 次 豆 腐 脑

null

豆腐脑这一小吃,各地均有,榆次豆腐脑别具特色,以材料和“打卤”见长。榆次豆腐脑的历史悠久,要从清朝年间说起,那时候榆次小东关有个叫白海马的人,以制作豆腐脑而闻名远近。白海马的豆腐脑由“三锅”组成。大铜锅里,是以上等的粉条、黄豆、淀粉及各种调料煮制而成的卤汁。售卖时将铜锅架在笼圈套盒里,下置木炭盆以保温;火锅里,炖上丸子、猪肉片、油炸豆腐片等;直径尺余的砂锅里则盛着豆腐脑。食时,先将一勺豆腐脑盛入碗底,浇上铜锅里的粉条、黄 豆、卤汁,再放上火锅里的丸子、肉片、油炸豆腐片,再滴几滴香油,顿时香气四溢,入口鲜嫩可口。

运 城 炒 凉 粉

null

炒凉粉是运城市一道民间传统风味小吃,口感软嫩,香辣可口,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其做法也不难。先将凉粉切成长宽各3~4厘米、厚约1厘米的方块,放置待用。锅内放少量食油,烧热后将切好的凉粉块入锅翻炒,再将醋汁蒜沫浇入,加盖,待蒜、醋味入里后即可出锅。

高 平 烧 豆 腐

null

烧豆腐是高平的一种特有传统食品,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传,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赵括被秦将白起一举打败,40万赵军降卒被白起坑杀。白起的残暴激起了后世人们的憎恨,便把豆腐比作白起肉,火烧水煮而食之,以泄心中之愤。不料,人们食后颇觉新鲜,别具一番风此菜皮黄肉白,松软筋道,辛辣鲜香,风味别具。

阳 城 烧 猪 肝

null

烧猪肝,阳城的地方名吃,以鲜猪肝加佐料,用花油包卷,经煎、蒸、炸等工序达焦黄酥软即成。其特点是外焦里脆,味美适口,佐酒佳肴,热食不腻。阳城烧肝配方独特,制作精细,工序复杂,配料有13种之多,有补血、明目、解毒之效,蘸着老陈醋吃,外焦里嫩,原汁原味,舒爽适口。

晋 城 木 耳 圪 贝

null

木耳圪贝是一道颜色黑白相间、口感美味香滑的名吃,在晋城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是“十大碗”宴席中的头道菜。烧上一锅水,把准备好的食材都放进去,锅开了掉点香油散点芝麻就可以出锅了,用筷子捞上一些半透明的、类似凉粉一类的淀粉类制品,其色泽洁白清亮,柔软利口,汤味清香。

大 同 荞 麦 圪 坨

null

大同荞麦圪坨是山西省大同市的一种风味小吃。大同很适合种植荞麦,荞麦经过加工磨制,成为荞面。荞面的吃法很多,有擀面条、压饸烙、烙饼、捏圪坨,其中以捏圪坨为最讲究。捏圪坨又名捏猫耳朵,煮熟以后浇以鸡蛋、豆腐皮、金针、木耳的素卤汁,或者浇以羊肉臊子、猪肉臊子荤卤汁,蘸而食之,味香可口,别具一格。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