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首家!乾陵景区正式确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12月27日

据文化和旅游部消息

经有关省(区、市)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推荐

文化和旅游部按程序组织综合评定

确定19家旅游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其中

陕西省咸阳市乾陵景区

正式确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也是此次陕西省唯一入选景区

图片

在这家5A

能看到什么

近年来这里有何新发现

又有哪些未解之谜?

一文读懂↓↓↓

图片

1

两帝一陵

乾陵位于咸阳市乾县,距西安约76公里,景区总面积达4.5平方公里。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景区包括主陵乾陵、陪葬墓区、仿唐乾陵地宫等景点以及博物馆、文创馆、数字乾陵沉浸式体验馆、乾陵VR探秘等功能区。乾陵气势宏伟、保存完整,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

图源 / 乾陵博物馆

乾陵始建于公元684年,历经了武则天、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唐玄宗李隆基四位皇帝,有17座陪葬墓,因而从动工到结束,整整动用了20余万人,历时长达57年。

乾陵是中国和世界上唯一的一座两朝帝王、夫妻皇帝合葬陵,也是陕西境内唐十八陵中唯一没有被盗、保存最完整、艺术价值最高的帝陵,这些在中国古代帝陵史上绝无仅有,在世界陵墓史上也非常罕见。

2

唐陵之冠

乾陵规模宏大,建筑富丽雄伟,被誉为“唐陵之冠”,成为后世众多帝陵的参照标准。其主体建筑和大部分石刻至今仍保存完好,是研究唐代建筑艺术和雕刻技艺、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图片

乾陵地理位置优越,风景秀丽。当人们站在乾陵东侧远眺,会惊奇地发现乾陵恰似一个“睡美人”,悠闲而肃穆地躺卧于天地之间。

它还曾有“柏城”的美誉,在《资治通鉴》卷229中记载,乾陵“山陵树柏成行,以遮迾陵寝,故谓之柏城。”当年陵园完工后,为遮掩施工痕迹和隧道口便广植柏树,使陵园郁郁葱葱,蔚为壮观。岁月更迭,昔日柏树早已不见踪迹,但近年来乾陵广植松柏,已再度恢复蓊郁。

图片

据史料记载,乾陵陵园原有城垣两重,内城总面积230万平方米,四面各开一门,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时造屋378间,从南至北建有鹊台、乳阙和门阙三道宏伟阙楼建筑以及下宫等建筑群。

阙为唐代皇家最高级别的三出阙,是皇家独有的权力标志,而乾陵的整个平面布局皆为仿唐长安城格局营建。陵园雕梁画栋,富丽堂皇,还有曲径游廊、苍松翠柏,规模之宏大,环境之肃穆幽雅,世不多见。

图片

著名的唐长安城,特点是规模宏大、布局整齐、各门施观(即城门上有城门楼),有帝王所在的宫城以及百官衙署所在的皇城,普通百姓则居于皇城之外,且各区域间界限明显。

乾陵陵园的设计,不仅有规模宏大、布局整齐、各门施观等特点,且有内城和外城之分。两位皇帝葬在内城中心,内城排列整齐的百余件石雕象征百官衙署,外城星罗棋布的陪葬墓则象征居民区,整个布局完全与长安城的建筑格局相吻合。

图片

图源 / 乾陵博物馆

3

精品石刻

唐代帝王陵之石雕,自乾陵之后,始有一定规制。乾陵石刻是盛唐石刻艺术的精品,被誉为唐代的“露天石刻博物馆”。体积硕大、雕刻精致的石像群,在唐高祖献陵陵园和唐太宗昭陵陵园从未出现过,在中国古代封建帝王陵园史上也是首次。

神道两边陈设百余件大型石刻组合,如石柱、翼马、鸵鸟、仗马及控马人、翁仲、石碑、六十一蕃臣石像等。乾陵石刻造型精美、体量较大,雕刻技艺高超,代表了唐朝时期国家最高实力和雕刻技艺,显示出乾陵庄严、神秘而宏伟、壮阔的气魄。

图片

从陵园南峰土阙起,由南向北依次对称排列,分别置有华表1对、翼马2匹、鸵鸟1对、仗马及牵马人5对,直阁将军(翁仲)10对,无字碑和述圣纪碑各一通,六十一尊蕃臣石像和石狮1对。

图片

图片

仗马及牵马人

图片

图片

◐西侧翼马

翼马又称天马或龙马,是古代传说中一种能飞善跑的瑞兽,这一对翼马雄浑大气,相对而立,皆为圆雕,额部有一犄角,鬃毛成绺披于颈右侧。双翼被雕刻成优美的卷云纹浮雕图案,紧贴于马肩两侧并向后上部飘逸。整体体态结构清晰,姿态雄伟俊逸,表情生动刚烈。有学者认为,乾陵翼马是“中国古代最有力量感”的马雕作品。

4

珍贵文物

乾陵另有大型陪葬墓17座,包括太子墓2座、王墓3座、公主墓4座、大臣墓8座,皆为唐代皇室贵族墓葬。其中永泰公主墓和懿德太子墓皆使用“号墓为陵”的最高等级,此外原以雍王身份陪葬乾陵的李贤,后追封为章怀太子。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考古工作队先后抢救性发掘了永泰公主、懿德太子、章怀太子等5座陪葬墓,出土了大量以唐三彩、彩绘俑、墓室壁画等为主的珍贵文物。这些文物制作考究精良、传神逼真,都真实具象地反映了唐代初期高超的工艺水平和绘画艺术,是研究当时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实物资料。

壁画

出于以极为奢华的陪葬制度彰显李唐复辟的目的,永泰公主墓、懿德太子墓、章怀太子墓等三座陪葬墓的规格要远高于其它帝陵陪葬墓。特别是墓中壁画,内容丰富、涉及广泛,艺术造诣很高。其中《阙楼图》《宫女图》《狩猎出行图》《打马毬图》在2013年8月9日,被国家文物局列为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图片

◐懿德太子墓出土《阙楼图》局部

整幅壁画其实是由三个部分内容构成,表现内容和手法各有不同。画中人物众多,画风细密,手法多样,保存完整,大气磅礴,乃鸿篇巨制,是表现唐代典章制度的写实作品,是我国唐代阙楼建筑最为珍贵的图像资料。

图片

◐永泰公主墓出土《宫女图》

该画位于墓室东壁,画面人物大小几乎与真人一般,画工将众多人物进行精心组合分布,疏密得当,错落有致,这些美女如云的画面,是唐代宫廷典型的妇女形象,也是最为写实的经典之作。

图片

◐章怀太子墓出土《狩猎出行图》局部

该画绘于墓道东壁,长约8.9米,极为壮观。画面由46个鞍马人物、两匹骆驼、5棵树及青山组成,描绘的是皇家贵族狩猎出行时大队人马行进在山间野外的壮阔场景。当年墓葬发掘后,为有效保护出土壁画,《狩猎出行图》在揭取时被分割成四幅,现珍藏在陕西历史博物馆。

图片

◐章怀太子墓出土《打马毬图》局部

整幅画面描绘了20多匹“细尾扎结”的各色骏马,马的身后皆以青山和绿树为背景,突出5个持偃月毬杖的毬员驱马抢毬。整个画面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充分显示出唐朝画工高超的绘画技巧和独具匠心的艺术构思。图中无论是人、马的细部描绘,还是山石古树的粗犷勾勒,都能给人一种古朴、典雅的美感,是国内罕见的描绘唐代马毬比赛实况的珍品。

除了精美的大型壁画外,懿德太子墓出土玉质哀册、彩绘贴金铠甲武士俑、彩绘骑马乐舞俑、三彩骑马胡人狩猎俑等。

图片

彩绘贴金铠甲武士骑马俑

造型精美、做工精良、彩绘精微、是我国古代穿戴防护装具重装骑兵的完美形象。

永泰公主墓出土三彩女立俑、三彩帷帽立俑、三彩生活器皿、彩绘木俑、玉器及大型石椁组合等,各种珍贵文物共1200余件,成为建国以来陕西省发掘的最大一座唐代女性墓葬。

图片

图片

三彩生活器皿

章怀太子墓出土三彩镇墓兽、三彩天王俑、三彩文官俑、三彩武官俑、三彩骑马狩猎俑、鉴若止水铜镜等。

图片

鉴若止水铜镜

该镜体量大、纹饰美,其背面铭文字数之多,在唐代铜镜中实属罕见,亦因其铭文中有“鉴若止水”字样而得名。背面纹饰构图华丽、典雅,做工精致、逼真,具有强烈的艺术感和摄人心魄的美感。据推测,可能是合葬太子妃时专门放入的,为太子妃房氏生前所专用。

石刻线画

唐代石刻线画是一种最具原创力的白描艺术,作为唐人别具一格的审美思维和造型技法,既呈现出极高的视觉效果和艺术价值,也真实的再现了历史记忆。乾陵已发掘的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懿德太子墓,其高大的石椁内外柱及内外壁均有精美的线刻画,数量达106幅之多。

图片

图片

◐永泰公主墓出土《披帛仕女图》

图片

图片

懿德太子墓出土《戴步摇凤冠仕女图》

双碑

图片

乾陵朱雀门外屹立着高大雄浑的双碑,东边为无字碑,西边是述圣纪碑,两碑遥相呼应,打破了帝王陵前不竖碑的先例

图片

述圣纪碑

碑高7.53米,每边宽1.86米,重达约90吨,原文46行,行约120字,共约5600字,皆楷书,且每个字笔画间都“填以金屑”,彰显了文字的精美、金石的浓郁。其顶部为唐代典型的庑殿式建筑造型,屋檐四角下各雕刻一位护法力士石像,形象微妙,动态十足。这通碑与其它历代碑不同,为方形,共七节,又称“七节碑”,之所以被称为碑中瑰宝,是因为这通碑一代女皇武则天亲自撰文,中宗李显书丹,记载了大唐王朝自创建以来的辉煌的历史,及唐高宗的文治武功。

图片

无字碑

乾陵前的无字碑是乾陵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之一,未解之谜。这块巨大的石碑通高7.9米,宽2.1米,重达87.5吨。关于无字碑的解释众说纷纭,至今仍是未解之谜。

六十一蕃臣像

图片

◐六十一蕃臣像

在乾陵陵园内城朱雀门(南门)外列置有大量蕃臣石像,据统计,共61尊,其中东群29尊,西群32尊,分东西四列、南北八排站立,被称作为六十一蕃臣石像。蕃臣像皆为圆雕,与真人大小一般,现存者残高约在150—177厘米之间,初立时,每个人的背部都刻有其国名、族别、官职、衔爵和姓名等文字信息,历经千百年来的风雨侵蚀及破坏,背部文字依稀可辨者仅余七尊。至20世纪初,所有石像的头部已经全部缺失。其中原因至今仍未解开。

图片

乾陵成功入选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不仅是对其历史地位的肯定

更是对历史文化遗产的

珍视与传承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