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钱容易增长难,9成企业都死在增长上

绝大多数的创业者以及创业项目,都死在了增长上。

很多人看到这个结论,会觉得我说了一句废话。

但事实上,很多人都知道很重要,但潜意识里都在逃避。

不管是员工还是老板,都期待别人来救自己,然后去做些可有可无的事情,麻痹自己,凸显自己很忙。

01 拿钱比做增长容易

我从2015年加入创业公司至今,经历了六七个项目的融资,如:

2016年A项目做互助的融资 5000万

2017年B项目做小程序融资 4000万

2019年C项目做社交电商融资 1000万

2020年D项目做垂直电商融资3000万

其中有许多项目连PPT都没有,就是有了想法,约了投资人沟通,很快就敲定了意向投资。

最快的一个项目,当月就拿到了首笔投资款,我们就招人开始干了。

但这些项目中,无一例外都失败了,为什么?

因为发现做市场、做增长,我们本质上是不在行。

02 忽视招募最重要的人

许多创业公司,在项目成立后,都在招财务、招人事、招运营等。

但却忽视了市场,尤其是真正能推动业绩增长的市场。

招来的人,要么是普通执行者,要么是停留在口头上的理论派经理、理论派总监。

其实,公司如果真要招人,优先的岗位或者最应该花心思招募的是做市场增长的同学。

一家公司里面,最多的人不应该是客户、运营、技术,而应该是市场。

03 创始人是公司市场的天花板

对于创业公司来说,尤其是10人以内的小公司,创始人的个人能力就是公司市场、营收的天花板。

1、如果你不是很牛逼以及很有钱,你也吸引不来极其优秀的人才,尤其是能力远胜于你的。

2、如果一开始创业,你的业务你自己不能做,反而要依赖招募外面的人来帮你做,那你的业务注定是受限的。

3、多数员工的个人能力、视野、资源真不如一个公司的老板,否则他也会来你公司打工啊。

所以,对于小团队来说,创始人要评估自己,能做多大的业务,能养活多少人,再来考虑招募多少员工。

04 做出来的产品没人用才是最可怕的

经过这些年的创业以及做产品,我从来都不担心招不到人、做不出来产品。

因为对于多数企业来说,你要做的产品,还不至于那么高精尖,市场上都有成熟的供应链。

比如我们这家很小的公司,发个招聘信息,在当下的行情,一天就可以收到几十份的简历,其中不乏在BAT有过多年工作经验的。

同时,我们想要实现的某个产品功能,和大公司相比,无非就是开发时间多个三五天或者半个月的时间而已。

我们曾经做了很多自己觉得很好用的产品,也做过市场上风靡的产品,比如我们对标过一些工具榜的前10名产品,去做些小工具。

但残酷的事实就是,工具花了一两月做出来上线了,但是却找不到人用。

05 你有市场资源或能力吗?

不管你是打算做自媒体,还是做付费社群,亦或是自己创业出来摆摊、做小程序。

当你在做任何一个业务之前,请务必询问自己,你有市场资源吗?你自己有做市场的能力吗?

1,在你以往的所有工作经历中,你是否积累了相关的客户?尤其是大客户资源。

2,没有现成的资源没关系,那你有没有获客的经验和方法,比如你做了十年的电销、陌拜、投放。

3,你明确知道要招募什么样的人能解决你增长的问题,你知道怎么评估他的能力好坏。

4,要么你有亲友人脉关系,一开始能够给你对接一些资源渠道。

5,你有足够多的试错成本,就算你什么都不知道,但是你能在不断的试错投入中,积累市场增长的经验。

比如你线下开个小吃店,你有个三五十万的成本,能让你摸索两三个项目。

我希望每一个人对照以上五点,仔细且冷静的评估一下自己,你在哪一方面是删除的。

否则盲目招人开干,最终难逃倒闭负债的结局。

06 增长是所有的事情

对于任何一家创业公司来说,不管你是客服、运营、人事还是市场、设计,大家理论是都要对公司的增长负责。

作为公司的员工,不分享公司的产品,不推荐客户使用,不服务公司的客户,不转发公司文章等,这样的人不适合在这家创业公司里待着。

但是,作为员工来说,他们的资源、能力是相对有限的。

公司的核心,唯一的增长指标,应该是由公司的创始人、合伙人团队背负的。

公司增长缓慢甚至是负增长,创始人、合伙人应该承担最大的责任。

我见过许多创业者和我说自己要去创业,然后把整个商业模式分析的头头是道。

我很少去分析商业模式的对错,我只问他你打算怎么获取目标客户,打算怎么做复购、做增长。

如果这些问题都能解决,别人卖空气也好,卖所谓心灵禅修,卖几万一斤的茶赚钱都是理所应当的。

恰恰很多创始人都在逃避或者刻意忽视了这个问题,从来没有对于市场这个方法进行深刻分析,其所谓的增长方法、渠道是否可靠的、可持续的、有巨大流量的。

很多创始人所谓的渠道,所谓的客户、所谓的朋友资源,都是不确定性,都是别人客套的话,都是有限的。

比如我们以前给一个物流团队做了一个功能,老板说自己有资源,有朋友,等你花了一个月功能做完了,别人只是象征性的体验了一下,就没有后续了。

所以各位创业者,不要对自己无法掌握、肯定的资源迷之自信,务必深刻的去思考,你的增长到底在哪里。

如果这个问题没有想明白,或者实践了几次没有成功,请停止幻想,立即裁员关停,这是最节省成本的方法了!

作者 | 长期专业利他 ; 编辑 | 荔枝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