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里屯北小街的一坐一忘,是很多北京人的云南菜启蒙餐厅,那清凉又热烈的感觉,不在云南,胜似云南。
这家餐厅背后的主理人是李刚,作为一个文艺青年,他曾瞒着家人开起了第一家云南菜,经历过半年的绝望,又在互联网的第一波浪潮里起死回生,在第一家餐厅开的风生水起之时,他又退出,重新开启了自己云南菜:一坐一忘。
很难想象一个文艺青年是如何靠着拥抱互联网来拯救自己的餐厅的,也很难想象一个热爱云游四方、去深山里采风的人是怎么管理团队的,谈起来每年去云南采风,李刚还是眼里奕奕有光。
我就想做一件跟云南相关的事
一大口·口述系列
我小时候很馋,那时候春节大家都会买新衣服,我说衣服不要买,把那个钱省下来给我买吃的。
八七年那会儿我从江苏来北京,那会儿读的是解放军艺术学院,后来复员了在企业里做过几年。九三年的时候,我们一帮搞艺术的去云南采风,租了一辆破旧的标志车从昆明开到大理,在年三十从大理开到丽江,在丽江大水车前面跨年,那时一个人都没有,就我们俩在那放烟火,觉得太美妙、安静极了。
那种感觉还挺喜欢的,我就想做一件跟云南相关的事。
我就像抓到救命稻草一样
一大口·口述系列
决定转行的起因是看到了北京最早的云南菜宝琴,他们的老板是我大理朋友的老师,我们就去帮忙,那会儿的餐厅没空间,没环境,更没服务,但它就是地道,原汁原味,我眼睁睁看着它从装修到一开就火了,挺振奋人的。
我觉得如果要做云南餐厅,应该可以把我擅长的文化表达和空间表达提炼出来。
虽然酝酿了好多年,但一直下不了决心,一直到2004年的时候,找到联想桥双安商场斜对面的那个地方,就开了回到丽江。
那个年代开餐厅真是好开,基本上你只要是做的不差,就有人去。当时我家里人都不支持这件事,所有人都觉得我就是一个文艺青年,画画的,怎么可能去开个餐厅,你不会算账,你不是那种开餐厅的人,我每天出门还得骗媳妇自己是去上班去了。
第一次组团队才有意思,真的是生找。我印象特别深,朋友帮我在村子里提前约好人,从村子里找了三十几个留着各种杀马特发型的年轻人,从四面八方开着摩托车过来,就在一个农家乐里头围成一圈,然后我就让他们介绍一下自己,每一个人至少要扭扭捏捏讲10分钟,就这么慢慢地找到了第一批员工,我们连厨师也是这样找到的。
我还记得回到丽江第一天开业的场面,因为我一直做品牌,所以广告宣传纸很早就发出去了,用牛皮纸印的品牌故事,很文艺,老早大家就很期待,很多人后来舍不得去兑换上面的折扣券。
一开业很多人都来了,但我们的员工都是从农家乐过来的,还不知道北京的节奏。在云南吃饭很慢,先给你来一大盆瓜子,不许催菜的。但到我们这来吃饭的都是在周围上班的,就一个小时吃饭时间,第一天中午的时候,我吓得躲到凉菜间不敢出来,因为他们都在骂"老板给我出来,我们菜半天上不来!"
那天中午收入应该是7000多块钱,最后实际收入才600多,大家都跑单了,你也不敢跟人家要钱,该交的学费还是要交的。后来马上我们开始调整,楼上的包间全部不开,只开一楼大厅,都还忙不过来,可见团队组建的多么苍白。
后来就每天快一点点,经过了大概有半年的低迷,当时还有一些财务投资人开始怀疑是不是我们选云南菜不合适,这个品类是不是选错了,但我特别清楚问题出在哪,我是操盘手,每天管运营,我知道品牌方向一点问题没有,就是因为我们自己运营端出了问题,在于能力储备不够,所以我还蛮坚持的。
后来我们一方面自己团队的重新调整,还有一方面是因为当时赶上了第一波互联网介入餐饮行业。那个时候没有餐饮人关注互联网,饭统网和大众点评的员工背着小军挎包去餐厅拉业务,其他老板都轰他们走,那会儿餐饮这个板块特别传统,老板就根本不懂互联网这个人群。就觉得骗人的,什么互联网。
餐厅那个时候很低迷,我也并不太懂网络,但是觉得好像是个机会。我老婆说她们公司的秘书给老板订餐就用饭统网,我像抓到救命稻草一样,赶紧就合作起来了。所以当时效果是非常明显,我们真的是拥抱互联网。
他们当时也刚刚起步阶段,我研究了一段时间就说,我们不能浅浅的做,我如果要做,要迅速。当时饭统网有个全北京的订餐排行榜,我就想快速做到订餐排名前三,他们说那折扣要大,当时他们也没有广告这个说法,我说你能不能把最上面那个(广告位)给我,三天就行,我说我可以给你全单6折。
上线当天一炮打响,我们就进到前三,一周以后我们就到第一,然后几乎是一年没下过榜单,排名第一大概有大半年。
回到丽江后来生意就很好,每天排队,挣钱了,但那个店不是我理想的店,空间表达和文化表达不够,而且我希望把它做成一个品牌,而不只是分钱。所以没太多的纠缠,等到两年的时候我把股份原价退了。
开一坐一忘的时候,原来不在这儿(三里屯北小街1号),在金谷仓那边三楼,要从一个楼梯爬上去,当时窗外全是这种绿意盎然的,开了紫色的槐树花,特别美,我觉得这里是表达丽江意境最好的地方,所以我当时心里有底,而且已经有了一些方法论。
当时开一坐一忘的时候,我们在网上做了10天的的倒计时宣传。其实大众点评好几个频道,当时都是我们相当于帮他开发的,比如试吃频道,坐忘开业的时候,我和他们说:你帮我邀五星会员来试吃,他也不知道什么意思,我说你来帮我,因为我太知道点评的这些五星会员的价值传播力量。那个时候北京可能也就50个五星会员,被我邀请了30个,所以这个店几乎没有任何悬念,一开就火了。我们还和他们一起做了联名卡,接着又遇到了55 BBS,我们也跟他有合作。那个时候他们的影响力很大,果然那个店一开就起来 。
当时饭统网也把我们作为一个样板间,不停的找各种媒体来,电视台老来采访,甚至有一天我们店里几乎70%的人全是通过饭统网预定的,整个餐厅的气势就起来了。
那种憨憨的笑,眼神你都能看出来
一大口·口述系列
当初做这个餐厅的初心,是希望把云南的美好带到城市里来,他们的人,也是其中的一部分。
我们的店里的员工都是从云南边疆来的,我一直没有要求他们在服务上太标准化,因为这不是他们熟悉的语境,他们在家就是唱歌跳舞,到了城市里,我希望能保留大家对云南的向往,他们朴实的那种憨憨的笑,眼神你都能看出来,经常有客人点评说一坐一忘的员工的眼神是少有的清澈,也不会有明显的销售意识,我们很少激励去多卖一道菜,几乎没有,我们不提倡这样。
有一年郑渊洁去德国使馆参加一个活动,去之前他想上厕所,从那边一直走,所有的服务员都说你不消费不能进去,走到我们门口的时候,他问我不消费也能进来上洗手间?我们很乖的俩小孩说当然可以。他就马上写了一条微博,拍了一张照片:“说我一会参加活动,一定要来吃一顿饭。“他跟他的助理真的吃了一碗小锅米线,然后微博上就发酵,变成一个公共事件。后来我也奖励了那两个孩子。
我们的主厨石师傅,其实是北方人,之前他是在北京云南菜的黄埔军校——云南宾馆,那个时候云南宾馆很辉煌的,每年中秋前都有车在门口排队,就等着拉他们的云腿月饼,很风光。
那时我跟他的师傅认识,我说我需要人,之前的厨师都属于没受过系统规范训练的,管理力会弱一点,后来石师傅就加盟了。他很敢于去挑战自己,而且他是一个很有学习力的人。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他加盟了一年多以后,经不住媳妇的诱惑回去创业了,说你生意做这么好,咱们回家自己赚钱不行,就去内蒙开了一家云南站,一年以后关了,又回来了。
云南是变化莫测的
一大口·口述系列
其实餐厅日常运营,我参与的不多,但每年有几个动作我一定要做的,一个是采风,我们每年会邀请一些艺术家、建筑师、美食家,什么人都有,和我们的团队一起去云南,我们还会出一本书,我们还会做一个长桌宴,像汇报演出一样,大家一起去菜场去采购,每个人出一道菜,构思也行,亲自上手也行。
每次回云南采风,就是一个做产品的过程,而且一定都是我发起的,整个线路也是我设计,我们这次去找什么,为什么要去这个地方,让我的团队能接受到什么样的启发和讯息,我们会选择什么样的人跟我们一起去,我们在本地会选什么样的餐厅去学习和交流,包括我们团队的云南厨师,他们其实对云南的了解也是局限于自己家乡,云南非常大,到现在我也不敢说自己对云南有多么的了解,就是比大家多去了一些。
云南菜最大的一个特征也好,或者它的魅力也好,就是它食材的多样性、独有性。我们每年去采风,回来以后就要出个菜单卖半年,供应商他不愿意给你做这些小众的东西,只有你们一家要,其他云南餐他又不要,所以那个时候我们也就成立了自己的供应链。
我们产品库里有超过菜单10倍的菜,就是说有9倍的菜被我们淘汰掉,但都会在我们的产品库里,也许某一天就会拿出来再次上菜单,比如我们最近很红的一个叫“普洱茶酥红豆”,它现在叫“普洱酸菜酥红豆”,之前一度很红,后来不行了就取消了,前段时间我们招聘了一个新厨师,他是来自佤族的,这个菜就是他们家乡的,我让他试菜的时候,这个酥红豆就一下子把我带回了在云南的感觉,我说必须要上。
还有腊排骨这道菜,我们最早的厨师团队大部分都是德宏人,特别擅长做那种酸酸辣辣的,很适合夏天的,一到冬天我们生意就不好了。我说这怎么办?肯定不行,那个时候丽江的大排骨已经起势了,在游客里面已经稍有影响,我想就把这个拿过来,但是没故事讲,我就编了一段跟三叠水有关的,他们有个隆重的宴席叫三叠水,最后会吃个火锅,我就把火锅安到三叠水里头,我就讲了一张过去,你现在百度上搜索的结果都是我编的。
云南菜其实是中国非常有潜力的,一个值得高端化的菜系,因为它的物产实在是太丰富了,云南有世界一流的食材,然后又在边境融合,我觉得云南菜非常国际化,是老外在中国菜系里的接受度最高的之一。
云南菜地理上去分,可以说高寒地区的食物味道上更浓烈一点,你可以把它理解成更接近川菜,因为海拔高很冷需要热量,所以重油重盐,比如滇西南的德宏。而傣族那边就天气很热,需要酸、清淡这样的。还有怒江,它在云南都是一个没有被开发的处女地,比较中部,他们的饮食自成一派,被怒江大峡谷隔开了,他们煮漆油鸡里面会倒白酒,基本喝一碗汤就醉了。
云南菜里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脉络,其实是中原菜,很多中原人在早些年进入云南,然后在漫长的时间中就隔绝了,但是很神奇的是,到现在可能还有一些食物的做法能和中原某地对上号。有一次我去逛菜市场,很神奇的发现了我们老家的一道食物叫米饭饼,我们把米磨成浆,然后摊在锅上烤,米香味极浓,结果我就在云南的菜市场看到了,我就问他你是本地人?他说是,我说你们祖上一定是江苏人,他说是的,他是从南京过去的。这就是中原的饮食文化和云南本地的互相交融,最后变成一个他们的东西。
云南是变化莫测的,丰富极了,你不同的季节去同样的地方,呈现的食材食物就完全不一样,特别神奇,所以它值得我们一次次的去。
一下子真的年轻了
一大口·口述系列
做餐饮不能吃老本,现在一年一个变化,这个行业卷的多厉害,你没有一点新东西,你怎么杀出这种苦海。
我们前面七八个店都是我设计的,到后面跟SKP合作,要求高了,我想我二把刀就不能再上了,就找了一些设计师,有国内的,也有日本团队。
我们在VI视觉这个部分投入还蛮大的,现在餐饮的电商、外卖这种产品都出来了,需要大量的设计类的东西,尽管原来的logo是我自己写的,心里有点不舍,但是作为现代标识延展性是不够的,时尚性也不太够,所以就介入了专业的团队,找了刘治治的团队,整个效果很好,可以应用到商品化、平面包装各个应用层面,换了就不一样了,一下子真的年轻了。
在三里屯北小街上撞星
一大口·口述系列
三里屯北小街很有意思,就是撞到明星的几率极高,几乎你能数得过来的大牌明星都来过。
房租涨了十几年,但这条街有一种魔力,我来的时候这些店铺基本都在,旁边的意大利餐厅、金谷仓、然后拐过去为人民服务,雅典娜,即便是新来的阿拉伯餐厅也有七八年了。
有一个明星曾经把我们带出圈带火全中国,就是李宇春,她在店里吃饭被网友拍照发到微博,迅速我的微博就被李宇春粉丝玉米们“包围”了,我们就和粉丝一直互动,还共创了玉米菜单,我们还设计了一个玉米折扣,但是要有一个暗号,这个暗号就从玉米们提的里选,大家选投票选一个最好玩的,只有他们懂,你只要报就可以享受折扣,那前天还有人问我折扣还有没有,都10年了。
上海华润时代广场店一开业遇到疫情,所以特别悲惨,结果去年pdd去了发了一条抖音,说向你们推荐一家餐厅特别好,那个店彻底扭转颓势,最重要的是来了一批更年轻的客群,他在抖音上粉丝1800多万,所以一下我们就疯了。
我想起来后来李宇春在五棵松有一个大演唱会,我们店在一个月前被玉米全部包掉了,演唱会那天全国各地的玉米拿着行李箱在餐厅门口,行李箱多到壮观,那个时候没有抖音,有抖音可能会更火。
我们这样的故事太多了。
文 | 李刚口述,大龙勉整理
图 | 涛涛(部分来自一坐一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