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古老的灵长类动物竟与恐龙生活在一起
早在恐龙生存的时代,就已经有哺乳动物了,那么我们人类所属的灵长类在恐龙时代有没有呢?古生物学家最新的研究给了我们答案。
地狱溪组地层(Hell Creek Formation)是白垩纪末期的著名地层,该地层分布在北美洲中西部,以发现霸王龙、三角龙、甲龙等著名恐龙而闻名于世。与巨大的恐龙化石一起发现的还有许多小型哺乳动物的化石,其中一小块来自于地狱溪组连着牙齿的下颌骨化石就保存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古生物博物馆中。
图注:位于蒙大拿州的地狱溪组地层,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白垩纪的蒙大拿州生态复原,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加利福尼亚大学古生物博物馆中保存的化石,图片来自网络
就在几年前,一个由十位古生物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研究了晚白垩世的哺乳动物,他们检测对比的样本之中就包括了加利福尼亚大学古生物博物馆中部分收藏。当古生物学家观察这块下颌骨时判断其属于普尔加托里猴(Purgatorius),这可是一种非常原始的灵长类动物,体长只有15厘米,体重37克。从外表上看,普尔加托里猴一点也不像猴子,倒是像是老鼠和松鼠的合体,脑袋尖长、眼睛圆大、嘴中长着尖锐的小牙齿。普尔加托里猴浑身毛茸茸的,长着一条大尾巴,其四肢长而有力,爪子弯曲能够用来在树上灵活攀爬。
图注:普尔加托里猴的复原图,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攀爬食花的普尔加托里猴,图片来自网络
从1965年被命名之后,普尔加托里猴属下已经有六个种,但是它们与本次研究的属于普尔加托里猴的化石都不一样,证明是化石属于新种。2021年2月,古生物学家在《皇家学会开放科学》(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杂志上发表论文,正式命名了普尔加托里猴属下的第七个种——麦氏普尔加托里猴(Purgatorius mckeeveri),种名来自弗兰克·麦克基弗(Frank McKeever),他是化石发现地最早的居民之一,其所在的家庭也一直支持古生物学家的野外发掘工作。
根据地层判断,麦氏普尔加托里猴的化石来自距今约6590万年前,具体时间可能是在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之后10.5万至13.9万年之间。如此来看,麦氏普尔加托里猴肯定是生活在晚白垩世最末期的,也就是说它曾经与最后的非鸟恐龙生活在一起。麦氏普尔加托里猴的发现将该属的生存年代提前,这种极为原始的灵长类生存年代从距今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一直延续到距今6300万年前的古新世时期。
图注:与霸王龙生活在一起的哺乳动物,图片来自网络
领导研究的格雷戈里·威尔逊·曼蒂拉(Gregory Wilson Mantilla)是美国华盛顿大学伯克自然历史与文化博物馆(UW’s Burke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 Culture)古脊椎动物学主任,他在谈到本次发现时说:“想到最古老的灵长类动物,也就是我们的祖先长成这个样子,真是的令人大跌眼镜!”
麦氏普尔加托里猴的发现证明了最早的灵长类动物在非鸟恐龙灭绝之前就已经出现了,它们主要躲藏在树上,以昆虫和果实为食。当大灭绝发生时,这些小动物依靠自身的优势成功活了下来,在100万年后,灵长类也变得丰富起来,属于哺乳动物的时代已经到来!
图注:普尔加托里猴迎来了新世纪的黎明,图片来自网络
这项研究得到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加州大学古生物博物馆等机构的资金资助。
论文:
Gregory P. Wilson Mantilla et al. 2021. Earliest Palaeocene purgatoriids and the initial radiation of stem primates. R. Soc. open sci 8 (2): 210050; doi: 10.1098/rsos.210050
图片 / 网络(侵删)
文字 / 江氏小盗龙(江泓)
排版 / 江氏小盗龙